前言
1第一编 汝城党组织的建立和在大革命时期(1921.7~1927.8)
第一章 汝城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11第一节 汝城党组织诞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11一 五四运动前夕的汝城社会状况
11二 五四运动对汝城的影响
16三 马克思主义在汝城的传播
18第二节 汝城党组织的建立
20一 汝城党小组的建立
20二 汝城县支部的建立
21三 汝城县特别支部的建立
22第二章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汝城农民运动的开展
25第一节 第一次国共合作在汝城
25一 帮助重建国民党汝城县党部
25二 支援北伐军过境
29三 挫败反革命武装叛乱
29第二节 农民运动的兴起
33一 成立县乡农民协会
33二 召开县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
35三 反对封建统治
37四 扫除封建恶习
41第三节 开展工商妇学运动
43一 县总工会的建立与活动
43二 县商民协会的建立与活动
44三 县妇女联合会的建立与活动
48四 共青团汝城支部的建立与活动
49五 大办教育和农民夜校
50第三章 汝城农民运动的高潮
52第一节 农民武装的建立
52一 建立县乡农民自卫武装
52二 举办农军干部训练班
53三 开展武装斗争
54第二节 马日事变后的86天
56一 汝城“新湖南” 现象
56二 八月失败及其教训
59第二编 汝城党组织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8~1937.7)
第四章 汝城秋收起义
69第一节 准备秋收起义
69一 中共汝城县委成立及其活动
69二 中央关于湘南秋收起义的指示
70三 毛泽东计划转兵湘南
73四 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移驻湘赣边
73第二节 举行秋收起义
75一 智取桂东、占领汝城
75二 接受改编
78三 汝桂秋收起义的历史地位
80第五章 朱范合作与汝城会议
81第一节 朱德与范石生合作
81一 朱德与范石生合作的基础
81二 范石生向共产党表达合作的愿望
82三 朱德主张与范石生合作
84四 朱德濠头遇险
85五 朱德与曾曰唯晤谈
87六 朱德同范石生谈判
88七 起义军从速脱离范部
90八 朱范合作的作用
92第二节 策划湘南起义的汝城会议
93一 汝城会议的举行
93二 汝城会议的贯彻落实
97三 汝城会议的作用
99第六章 湘赣苏区游击区的巩固与发展
101第一节 毛泽东到汝城策应湘南起义
101一 率部攻克汝城
101二 宣传发动群众
104三 创建西边山、龙溪革命根据地
105第二节 朱德第二次到汝城建政扩红
106一 重建中共汝城县委
106二 成立县乡苏维埃政权
107第三节 巩固井冈山根据地外围的斗争
108一 彭德怀一打胡凤璋
108二 彭德怀二打胡凤璋
110三 举行何举成追悼会
113四 彭德怀在汝城的其他活动
114第四节 开辟边境游击区
114一 资汝边游击区的开辟
114二 湘粤赣边特区的开辟
116三 东边山游击区的开辟
118四 西边山游击区的开辟
122第五节 苏区红军在汝城的活动
126一 红七军转战汝城
126二 红九师游击汝城
127第七章 红军长征过境汝城
128第一节 红六军团途经汝城
128第二节 中央红军过境汝城
130一 过境汝城的日期与路线
130二 突破第二道封锁线的主要战事
136三 过境汝城的主要活动
143第三节 汝城人民支援红军过境
146一 支援红军过境的主要活动
146二 踊跃参加红军
150第八章 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
152第一节 国民党疯狂“清乡”“铲共”
152一 迫害失散红军和革命群众
152二 强化保甲制度
154第二节 湘粤赣边游击支队战斗在东西边山
156一 蔡会文转战东边山
156二 游世雄三进西边山
160三 东西边山人民支援游击队
166第三编 汝城党组织在全国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
第九章 汝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
171第一节 游击队接受改编
171一 第一轮谈判
171二 第二轮谈判
173三 游击队开赴抗日前线
174第二节 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
175一 资汝桂中心县委的建立和重组
175二 汝城县委的重组
178三 基层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
179四 竞选乡保甲长
181第三节 组织和推动抗日救亡运动
182一 组织民众奔赴抗战前线
182二 濠头地区的抗日救亡活动
183三 汝城青年巡回剧团的抗日救亡活动
185四 星光书店的抗日救亡活动
186五 学校师生的抗日救亡活动
188六 津江农民合作社的筹办
190七 殿华游艺团的抗日救亡活动
191第十章 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后的对敌斗争
192第一节 抵制地方当局的反共活动
192一 反对查封星光书店
192二 谴责解散青年巡回剧团
193三 抗议改组启明学校
194四 请愿恢复朱秋的校长职务
196五 抵制关闭津江农民合作社
197第二节 汝城党组织转入地下斗争
198一 县委机关及其负责人转移
198二 党员就地隐蔽开展活动
199三 党员骨干转移到外地
201四 党组织惨遭毁灭性破坏
207第三节 汝城军民的抗日斗争
209一 支援前线和安置难民
209二 营救盟军飞行员和修建机场
210三 抗击日军入侵汝城
211第四节 南下支队过境汝城
213一 挺进南洞
213二 突破田庄封锁线
215三 白袍洞开仓济民
216第四编 汝城党组织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1945.8~1949.10)
第十一章 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
221第一节 抗战胜利后的汝城
221一 国民党地方当局加紧独裁统治
221二 汝城人民的反独裁斗争
225第二节 党组织的恢复与活动
228一 基层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
228二 “永和” 地下交通站的建立
230三 坪石会议的召开
232四 地方工委的建立
234第十二章 广泛开展武装斗争和策反工作
237第一节 发展壮大游击武装力量
237一 北上先遣队在汝城的活动
237二 雄狮武工队的建立与活动
241三 汝城独立大队的建立与活动
245四 濠头游击队的建立与活动
248五 马桥游击队的建立与活动
251六 汝城武工队的建立与活动
254七 崇仁汝人民反征救命团在汝城的活动
256第二节 策反国民党地方武装
258一 部署策反工作
258二 县自卫总队武装起义
259三 县警察中队武装起义
261四 乡镇地方武装起义
263第三节 湘南支队在汝城组建
267一 磻溪会议
267二 殿华整编
268三 部署“围城逼李” 作战计划
269第十三章 解放汝城
271第一节 解放汝城的战斗
271一 伏击李可才
271二 歼灭胡凤璋
274三 武装进城
278第二节 军管会接管汝城地方政权
279一 县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
279二 举办短期骨干学习班
281三 县、乡人民政府成立
282第三节 支援二野部队过境汝城
284一 组建支前委员会
284二 支前活动
285附录
一 中共汝城组织一览表
289二 党史人物简介
295朱青勋
295宋清贤
297朱春荣
300何举成
301何翊奎
303何日升
304邓毅刚
305蔡会文
307范修之 范旦宇 范大生
308何秉才
311游世雄
312赖鉴冰
313宋裕和
315李涛
316范卓
318朱汉樵
319朱舜华
320郭力军
323朱良才
324唐天际
325何远久
327赖绍尧
328郑德胜
329朱志元
330唐斌
332胡代炜
332朱上炯
333朱子奇
335何大群 夏蓝 何松波
336三 中共汝城历史文献选录
342后记
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