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大事记(1989—2002)
7第一篇 地理环境
第一章 区域建置
29第一节 地理位置
29第二节 建置沿革
29第三节 行政区划
30第四节 边界勘定
30第二章 自然地理
31第一节 地质地貌
31第二节 气候水文
32第三章 自然资源
35第一节 土地资源
35第二节 矿产资源
36第三节 水资源
36第四节 森林资源
36第五节 野生动物
40第四章 环境保护
40第一节 环境污染
40第二节 环境治理
41第三节 环境管理
43第二篇 人口与计划生育
第一章 人口概况
44第一节 人口数量
44第二节 人口分布
45第三节 人口变动
47第二章 人口构成
48第一节 年龄性别构成
48第二节 民族构成
49第三节 文化职业构成
50第四节 家庭构成
51第三章 计划生育
52第一节 机构队伍
52第二节 宣传教育
52第三节 计划生育管理
53第四节 技术服务
55第三篇 经济发展与管理
第一章 经济发展
58第一节 发展速度
58第二节 经济结构
59第三节 经济效益
60第四节 居民生活
60第二章 经济综合管理
63第一节 计划
63第二节 物价管理
66第三节 质量技术监督
68第四节 工商行政管理
69第五节 国土管理
72第六节 矿产资源管理
73第七节 统计
74第八节 审计监督
75第九节 农村经济管理
79第四篇 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章 城乡建设
82第一节 城区建设
82第二节 乡镇村建设
88第二章 城市管理
90第一节 管理机构
90第二节 管理职权
90第三节 市政管理
90第四节 环境卫生管理
91第三章 建筑业
91第一节 建筑队伍
91第二节 建筑设计
92第三节 建筑施工
92第四节 建筑管理
93第四章 交通建设
94第一节 公路建设
94第二节 交通管理
96第三节 铁路
97第五章 电信
98第一节 机构
98第二节 设施建设
98第三节 业务
99第六章 电力建设
100第一节 电源建设
100第二节 供电
100第五篇 农业
第一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03第一节 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
103第二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
104第三节 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105第四节 农村税费改革
106第二章 农业综合开发
106第一节 开发项目
106第二节 开发管理
109第三章 种植业
112第一节 粮食作物
112第二节 经济作物
115第三节 农业技术推广
117第四章 养殖业
118第一节 畜禽
118第二节 水产
120第三节 其他
120第四节 疫病防治
121第五章 林业
123第一节 采种育苗
123第二节 植树造林
124第三节 林业生产
127第四节 林业管理
127第六章 水利
129第一节 水利工程建设
129第二节 防洪抗旱
134第三节 水利管理
135第七章 农业机械
136第一节 农机种类
137第二节 农机服务
139第三节 农机管理
139第六篇 乡镇企业
第一章 乡镇企业改革
142第一节 经营体制改革
142第二节 管理制度改革
143第二章 经营形式
143第一节 集体企业
143第二节 个体企业
145第三节 私有企业
145第四节 联户企业
146第三章 行业结构
147第一节 工业企业
147第二节 农业企业
150第三节 交通运输企业
150第四节 建筑企业
151第五节 商业饮食服务业
151第四章 乡镇企业管理
152第一节 管理机构
152第二节 职工队伍
152第三节 经营管理
152第四节 财务管理
153第五章 民营企业选介
154第七篇 工业
第一章 工业企业改革
157第一节 产权制度改革
157第二节 经营体制改革
159第三节 用工制度改革
160第二章 工业结构
161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
161第二节 行业结构
162第三章 工业门类
162第一节 有色金属工业
162第二节 黑色金属工业
162第三节 煤炭工业
163第四节 电力工业
163第五节 建材工业
163第六节 机械工业
164第七节 化学工业
164第八节 轻纺工业
164第四章 工业管理
164第一节 生产管理
165第二节 安全管理
165第八篇 商贸
第一章 体制改革
167第一节 商业
167第二节 供销
168第三节 粮食贸易
169第四节 物资贸易
170第二章 市场建设
170第一节 城区市场
170第二节 农村市场
171第三章 商品购销
171第一节 生产资料购销
171第二节 生活资料购销
173第三节 专营物资购销
174第四节 废旧物资回收
175第四章 对外经贸
175第一节 招商引资
175第二节 外贸
177第三节 外资企业选介
179第九篇 财税金融
第一章 财政
181第一节 财政体制改革
181第二节 财源建设
182第三节 财政收入
183第四节 财政支出
186第五节 财政监管
190第二章 税务
192第一节 税制改革
192第二节 税收征缴
193第三节 税务管理
195第三章 金融保险
196第一节 金融
196第二节 保险
198第十篇 旅游
第一章 旅游资源
200第一节 自然景观
200第二节 文物古迹
202第二章 旅游开发
206第一节 设施建设
206第二节 景区开发
207第三节 旅游经营
208第四节 承办飞天山生态旅游节
209第三章 旅游管理
210第一节 开发建设管理
210第二节 安全管理
210第三节 旅游市场管理
211第四章 旅游景点选介
211第十一篇 中共群团
第一章 中共苏仙区委
214第一节 工作机构
214第二节 区(县)委重要会议
214第三节 区(县)委重大活动
217第四节 纪律检查
223第五节 组织建设
224第六节 宣传教育
227第七节 统一战线
229第八节 综合党务
230第二章 群众团体
233第一节 总工会
233第二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
234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
236第四节 工商业联合会
238第五节 个协与消协
239第十二篇 政权政协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
240第一节 人大代表
240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243第三节 区(县)人大常委会
245第四节 主要履职活动
246第二章 人民政府
249第一节 机构设置
249第二节 政府常务会议
250第三节 政务举要
252第四节 施政改革
257第五节 综合政务
259第三章 人民政协
262第一节 政协委员
262第二节 政协全体委员会议
263第三节 政协常务委员会
266第四节 主要活动
266第十三篇 人事劳动
第一章 人事
271第一节 人事制度改革
271第二节 干部队伍
272第三节 人才市场
275第四节 职称评聘
275第五节 工资晋升
276第二章 劳动
277第一节 劳动制度改革
277第二节 劳动就业
278第三节 劳动调配
279第四节 劳动工资
280第五节 劳动执法
280第六节 社会保险
281第十四篇 民政
第一章 基层自治组织建设
283第一节 村民委员会建设
283第二节 居民委员会建设
284第二章 优抚安置
284第一节 拥军褒扬
284第二节 优待抚恤
285第三节 退伍安置
286第三章 赈灾救济
288第一节 赈灾
288第二节 救济
289第三节 农村互助储金会
290第四章 社会福利
290第一节 孤老供养
290第二节 残疾人福利
291第三节 弃婴收养
292第四节 福利经费
293第五节 农村社会保险
293第五章 社会事务管理
293第一节 婚姻管理
293第二节 老年人工作
294第三节 丧葬管理
295第四节 社团管理
295第五节 地名管理
296第十五篇 政法
第一章 政法委员会
297第一节 机构队伍
297第二节 社会治安综合管理
297第二章 公安
299第一节 机构队伍
299第二节 刑案侦查
300第三节 政治保卫
303第四节 治安管理
303第五节 消防管理
304第六节 看守管理
304第三章 检察
304第一节 机构队伍
304第二节 刑事检察
305第三节 反贪污贿赂检察
306第四节 民事行政检察
306第五节 法纪检察
307第六节 监所检察
307第七节 控告申诉检察
308第四章 审判
308第一节 机构队伍
308第二节 刑事审判
309第三节 民事经济审判
311第四节 行政审判
311第五节 审判监督
312第六节 案件执行
312第五章 司法行政
313第一节 机构队伍
313第二节 普法教育
313第三节 律师事务
314第四节 公证业务
314第五节 法律服务
314第六节 人民调解
315第七节 “两劳” 回归人员管理
315第十六篇 军事
第一章 机构驻军
316第一节 地方人民武装
316第二节 驻军
317第三节 军事设施
318第二章 军民共建
318第一节 国防教育
318第二节 拥政爱民
319第三章 兵役与征兵
320第一节 兵役登记
320第二节 征兵工作
320第四章 民兵
321第一节 组织建设
321第二节 军事训练
322第三节 政治教育
322第十七篇 教育
第一章 学前教育
324第一节 幼儿教育
324第二节 学前班
325第二章 基础教育
325第一节 小学教育
325第二节 中学教育
326第三节 特殊教育
327第三章 成人教育
334第一节 农民教育
334第二节 职业教育
335第三节 成人学历教育
335第四章 教师队伍与教学研究
336第一节 民办教师
336第二节 公办教师
336第三节 职称评聘
336第四节 教师待遇
336第五节 教师培训
337第六节 教学研究
339第五章 教育管理与教育改革
341第一节 教育管理
341第二节 教育改革
342第六章 教育经费和设施建设
344第一节 教育经费
344第二节 校园校舍建设
347第三节 设施设备建设
347第十八篇 医药卫生
第一章 公共卫生
350第一节 食品卫生
350第二节 环境卫生
350第三节 学校卫生
351第四节 劳动卫生
351第五节 初级卫生保建
351第二章 疾病预防控制
351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
351第二节 计划免疫
352第三节 重点疾病防治
352第四节 疾病监测
353第三章 妇幼卫生保健
354第一节 妇女保健
354第二节 儿童保健
355第四章 医药
358第一节 中药材生产
358第二节 医药购销
358第三节 经营改革
358第五章 医疗
359第一节 中医
359第二节 西医
360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
362第四节 护理
362第五节 科研成果与医学教育
363第六章 卫生行政管理
363第一节 机构人员
363第二节 医疗体制改革
364第三节 人事制度改革
365第四节 医政管理
365第五节 药政管理
366第十九篇 科技文化体育
第一章 科技
368第一节 机构队伍
368第二节 科技活动
370第三节 科技管理
372第四节 科技成果
373第二章 文化
375第一节 群众文化
375第二节 文化活动
377第三节 图书电影
378第四节 史志档案
379第五节 文化管理
381第六节 广播电视
382第三章 体育
383第一节 机构经费
383第二节 学校体育
383第三节 群众体育
384第四节 竞技体育
385第二十篇 乡镇街道概况
苏仙岭街道
387南塔街道
387良田镇
388坳上镇
389白露塘镇
389桥口镇
390许家洞镇
391白鹿洞镇
391五里牌镇
392栖凤渡镇
392廖家湾乡
393邓家塘乡
394塘溪乡
394大奎上乡
395廖王坪乡
395马头岭乡
396荷叶坪乡
397太平乡
397岗脚乡
398第二十一篇 辖区企事业单位选介
湖南华润鲤鱼江发电B厂
399郴州华湘化工有限公司
400郴州桥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401苏仙区翠江水力发电厂有限公司
402郴州市第二中学
403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404郴州市苏园宾馆
405郴州市苏仙区高峰水电站
406郴州市苏仙电力有限公司
407郴州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
408湘南中学
409郴州市苏园中学
410苏仙区妇幼保健院
411郴州桥氮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412郴州七三二零化工有限公司
412湖南郴州玛瑙山矿
412第二十二篇 人物
一 人物简介
413二 革命烈士名录
427三 国家、省、市劳动模范名录
428四 区(县)劳动模范名录
429五 苏仙区籍在外工作名人录
431六 区(县)五大家领导名录
438七 区(县)高级职称人员表
449八 人物传略
461限外辑要(2003-2006)
2003年
4662004年
4672005年
4682006年
469附录
一 撤县建区文献
471二 故事传说
472三 郴县志人物补遗
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