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凡例
1概述
1大事记
12第一篇 地理
73第一章 建置
73第一节 境域
73第二节 沿革
74第三节 政区
75第四节 乡镇
81第二章 地质
90第一节 地层
91第二节 构造
93第三节 岩浆岩
94第三章 地貌
95第一节 特征
95第二节 类型
96第四章 气候
99第一节 气候特征
99第二节 气候要素
100第三节 灾害性天气
106附:自然灾害年表
108第五章 水文
111第一节 地表水
111第二节 地下水
114第六章 土壤植被
116第一节 土壤
116第二节 植被
122第七章 自然资源
123第一节 土地资源
123第二节 水资源
123第三节 野生动植物
125第四节 矿藏资源
127第二篇 人口
131第一章 人口变动
132第一节 总量变动
132第二节 迁徙
132第三节 出生死亡
133第二章 人口分布
135第一节 地域分布
135第二节 城乡分布
136第三节 人口密度
136第三章 人口构成
137第一节 姓氏与民族
137第二节 性别与年龄
139第三节 行业与职业
140第四章 人口素质
141第一节 身体素质
141第二节 文化素质
141第五章 婚姻家庭
142第一节 婚姻
142第二节 家庭
142第六章 计划生育
143第一节 机构队伍
143第二节 宣传教育
144第三节 计划生育管理
145第三篇 党派群团
147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郴县地方组织
147第一节 组织沿革
147第二节 代表大会
151第三节 组织建设
152第四节 思想建设
156第五节 党风党纪建设
159第六节 统一战线工作
162第七节 重大活动
164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郴县地方组织
177第一节 组织沿革
177第二节 主要活动
178第三章 其他党派郴县地方组织
180第一节 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郴县地方组织
180第二节 中国青年党郴县地方组织
180第三节 中国民主社会党郴县地方组织
180第四章 群众团体
181第一节 工人团体
181第二节 农民团体
182第三节 青少年团体
183第四节 妇女团体
185第五节 工商团体
187第四篇 人大政府政协
189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
189第一节 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89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192第三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203第二章 政府
204第一节 民国政府
204第二节 苏维埃政府
207第三节 人民政府
208第三章 人民政协
223第一节 历届委员会会议
223第二节 主要活动
227附:郴县议会、郴县参议会
228第五篇 民政
229第一章 优抚
229第一节 拥军
229第二节 优待
230第三节 抚恤
232第四节 褒扬
232第二章 救济扶贫
233第一节 灾害救济
233第二节 贫困救济
236第三节 城镇生产自救
236第四节 农村扶贫
237第三章 社会福利
238第一节 孤老孤儿供养
238第二节 病残照顾
239第三节 弃婴收养
239第四章 安置
239第一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239第二节 移民安置
240第五章 其他事务管理
241第一节 婚姻登记
241第二节 殡葬管理
241第三节 收容遣送
242第四节 地名管理
242第六篇 公安司法
243第一章 公安
244第一节 政治保卫
244第二节 刑事侦查
244第三节 治安管理
248第四节 消防
251第五节 看守
252第二章 检察
253第一节 刑事检察
253第二节 经济检察
255第三节 法纪检察
256第四节 控告申诉检察
256第五节 监所检察
257第三章 审判
257第一节 刑事审判
258第二节 民事审判
259第三节 经济审判
260第四节 行政审判
261第五节 申诉复查
261第四章 司法行政
262第一节 法制宣传
262第二节 民事调解
263第三节 律师事务
264第四节 公证事务
265第七篇 军事
266第一章 兵备
267第一节 机构
267第二节 设施
269第三节 驻军
271第二章 兵役
272第一节 募兵制
272第二节 国民兵役制
273第三节 志愿兵役制
273第四节 义务兵役制
274第三章 地方武装
274第一节 团练
274第二节 民团
274第三节 工农武装
276第四章 民兵
280第一节 组织建设
280第二节 政治教育
281第三节 军事训练
282第四节 主要活动
282第五章 主要战事
284第一节 太平军攻占郴城
284第二节 天地会起义
285第三节 工农革命军攻克郴县
285第四节 工农红军攻郴
286第五节 红军游击队的斗争
286第六节 人民解放军游击队活动
287第八篇 经济综述
289第一章 经济发展概况
289第一节 发展速度
289第二节 经济结构
293第三节 经济效益
298第二章 人民生活
300第一节 农民生活
300第二节 城镇居民生活
303第三章 经济综合管理
304第一节 计划管理
304第二节 劳动管理
307第三节 物价管理
313第四节 统计管理
316第五节 标准计量管理
318第六节 工商行政管理
320第七节 土地管理
323第九篇 农业
326第一章 生产条件
327第一节 耕地
327第二节 劳力
328第三节 农业机具
329第四节 农田肥料
331第五节 农业区划
332第二章 种植业
336第一节 水稻
336第二节 旱粮
344第三节 经济作物
347第三章 养殖业
352第一节 家畜
352第二节 家禽
357第三节 水产
358第四节 其他
360第十篇 水利
362第一章 抗旱抗洪
363第一节 抗旱
363第二节 抗洪
364第二章 水利建设
365第一节 蓄水工程
365第二节 引水工程
370第三节 提水工程
372第四节 水土保持
375第三章 管理
376第一节 机构
376第二节 工程管理
376第三节 灌溉管理
378第四节 水费征收
378第十一篇 林业
379第一章 森林资源
380第一节 林地林木
380第二节 森林分布
381第三节 树种资源
383第二章 山林权属
385第一节 国有山林
385第二节 集体山林
386第三节 私有山林
386第三章 营林
387第一节 采种育苗
387第二节 植树造林
388第三节 抚育垦复
391第四节 封山育林
392第四章 森工
393第一节 木材采伐
393第二节 木材运输
393第三节 竹木购销
394第五章 管理
396第一节 林政管理
396第二节 护林防火
396第三节 病虫防治
398第十二篇 乡镇企业
400第一章 企业形式
401第一节 乡(镇)办企业
401第二节 村办企业
402第三节 联户企业
403第四节 个体企业
403第二章 产业结构
405第一节 工业企业
406第二节 农业企业
410第三节 交通运输企业
412第四节 建筑企业
413第五节 商业服务业企业
413第三章 经营管理
414第一节 劳动制度
414第二节 经济责任制
415第三节 财务管理
416第十三篇 工业
418第一章 经济成分
420第一节 私营个体工业
420第二节 全民所有制工业
420第三节 集体工业
423第四节 公私合营工业
424第二章 有色金属工业
424第一节 铅锌
424第二节 锡锑
426第三节 钨钼铋银铜
427第三章 黑色金属工业
428第一节 锰
428第二节 铁
428第四章 非金属工业
429第一节 煤炭
429第二节 石墨
430第三节 黄铁矿
431第五章 建材工业
431第一节 水泥及水泥制品
431第二节 砖瓦
432第三节 石灰沙石涂料
433第四节 大理石花岗石
434第六章 机械化学电子工业
434第一节 机械工业
434第二节 化学工业
436第三节 电子工业
438第七章 冶炼铸造工业
439第一节 冶炼
439第二节 铸造
439第八章 轻纺工业
440第一节 造纸印刷
440第二节 食品
441第三节 纺织服装
442第四节 竹木制品
444第五节 日用五金
444第六节 其他
445第九章 企业及名优产品选介
446第一节 企业选介
446第二节 名优产品选介
449第十四篇 电力
451第一章 发电
452第一节 火力发电
452第二节 水力发电
453第二章 供电
458第一节 输变电设施
458第二节 调度
463第三章 管理
463第一节 机构队伍
463第二节 电站电力网管理
464第三节 安全用电
465第十五篇 交通
466第一章 道路
467第一节 步道
467第二节 水道
469第三节 公路
471第四节 铁路
475第二章 运输
478第一节 运输工具
478第二节 搬运装卸
479第三节 公路运输
480第四节 铁路运输
481第五节 水路运输
481第三章 管理
482第一节 公路管理
482第二节 运输市场管理
483第三节 安全管理
484第十六篇 邮电
485第一章 邮政
486第一节 邮路
486第二节 业务
487第三节 投递
489第二章 电信
490第一节 电报
490第二节 电话
491第十七篇 城乡建设
494第一章 县城建设
494第一节 城池
494第二节 街道
495第三节 房屋
495第四节 公共设施
496第五节 园林绿化
497第二章 村镇建设
497第一节 乡镇驻地建设
497第二节 村庄建设
499第三章 房地产管理
501第一节 房产管理
501第二节 地产管理
502第四章 建筑业
502第一节 队伍
502第二节 设备
503第三节 设计
504第四节 施工
504第五节 管理
505第五章 环境保护
507第一节 污染
507第二节 治理
509第十八篇 商业
512第一章 经济成分
513第一节 私营(个体)商业
513第二节 集体商业
514第三节 公私合营商业
516第四节 国有商业
516第二章 市场
517第一节 市场建设
517第二节 市场选介
518第三章 购销
521第一节 农副产品购销
522第二节 生产资料供应
524第三节 生活资料供应
528第四节 出口商品收购
535第五节 再生资源回收
536第四章 饮食服务
536第一节 饮食业
536第二节 服务业
537第十九篇 粮油
539第一章 收购
540第一节 粮食收购
540第二节 食油收购
542第二章 销售
543第一节 粮食销售
543第二节 食油销售
547第三章 储运
550第一节 仓储
550第二节 调运
552第四章 加工
553第一节 粮食加工
553第二节 油脂加工
554第三节 饲料加工
555第二十篇 财政
556第一章 收入
557第一节 农业税
557第二节 工商各税
559第三节 企业收入
561第四节 公债及其他收入
562第五节 预算外收入
563第二章 支出
564第一节 上解支出
564第二节 经济建设支出
565第三节 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
567第四节 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
568第五节 行政管理费
569第六节 其他支出
570第七节 预算外支出
570第三章 管理
571第一节 财政体制
571第二节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572第三节 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
572第四节 企业财务管理
573第五节 农业财务管理
573第六节 监察审计
574第七节 工商税收征管
574第二十一篇 金融
576第一章 机构
577第一节 钱庄当铺
577第二节 银行
577第三节 信用合作社
578第四节 保险公司
579第二章 货币
579第一节 币制
579第二节 投放与回笼
581第三节 货币管理
582第三章 存款
584第一节 单位存款
584第二节 个人储蓄
585第四章 贷款
587第一节 民间借贷
587第二节 银行贷款
588第三节 信用合作社贷款
592第五章 保险
592第一节 农村保险
593第二节 企业财产保险
594第三节 家庭财产保险
594第四节 货物运输保险
594第五节 运输工具保险
595第六节 人身保险
595第二十二篇 教育
596第一章 私塾书院
597第一节 私塾
597第二节 书院
598第二章 学前教育
599第一节 幼儿园
599第二节 学前班
600第三章 初等教育
600第一节 普通小学教育
600第二节 初等职业教育
603第三节 扫盲
604第四章 中等教育
605第一节 普通中学教育
605第二节 中等师范教育
608第三节 中等农业技术教育
610第四节 中等卫生技术教育
611第五节 其他中等教育
611第五章 高等教育
612第一节 电视大学教育
612第二节 高教自学考试
613第六章 教师
613第一节 队伍
613第二节 培训
615第三节 待遇
615第七章 校舍建设与勤工俭学
617第一节 校舍建设
617第二节 勤工俭学
618第八章 教育管理
619第一节 管理机构
619第二节 管理体制
620第三节 教研教改
621第四节 政治工作
622第五节 经费设备
624第九章 园校选介
625第一节 幼儿园
625第二节 初等学校
626第三节 中等学校
629第二十三篇 科学技术
631第一章 机构队伍
631第一节 机构
631第二节 队伍
633第二章 科技活动
634第一节 科普宣传
634第二节 科技培训
635第三节 科技示范
635第四节 科技交流
635第五节 咨询服务
636第三章 科技成果
636第一节 成果概况
636第二节 成果选介
636第四章 科技管理
641第一节 计划管理
641第二节 科技达标
642第三节 专利管理
642第四节 经费管理
643第二十四篇 文化
644第一章 群众文化
645第一节 机构队伍
645第二节 文化活动
645第二章 文学艺术
646第一节 文学
646第二节 艺术
647第三节 戏剧
649第三章 电影
651第一节 放映
651第二节 发行
652第三节 宣传
652第四章 图书档案
653第一节 图书
653第二节 档案
655第二十五篇 报刊广播电视
656第一章 报刊
656第一节 县办报刊
656第二节 其他报刊
657第三节 通讯报道
657第二章 广播
658第一节 县广播站建设
658第二节 农村广播网建设
659第三章 电视
660第一节 差转收视
660第二节 摄像与录相放映
661第二十六篇 文物名胜
662第一章 古遗址墓葬
662第一节 遗址
662第二节 墓葬
664第二章 古建筑
668第一节 桥亭
668第二节 楼阁
670第三节 观庵
670第四节 塔坊
671第三章 石刻
671第一节 碑刻
672第二节 崖刻
673第三节 石雕
673第四章 近现代史迹
674第一节 太平军驻郴旧址
674第二节 人民革命旧址
674第三节 纪念建筑物
677第四节 烈士墓
678第五章 文物藏品
678第一节 陶铜瓷器
678第二节 证件武器
679第三节 文献资料
680第六章 山川名胜
681第一节 名山
681第二节 胜水
683第三节 奇岩
685第二十七篇 体育
687第一章 群众体育
687第一节 民间传统体育
687第二节 农民体育
689第三节 职工体育
690第二章 学校体育
690第一节 普通学校体育
690第二节 业余体育学校
691第三章 体育竞赛
691第一节 县级竞赛
691第二节 参加地区竞赛
693第三节 参加省级竞赛
693第四节 参加全国竞赛
694第四章 体育设施
694第一节 公共体育设施
694第二节 学校体育设施
695第三节 农村体育设施
695第四节 厂矿机关体育设施
695第二十八篇 医药卫生
696第一章 公共卫生
697第一节 环境卫生
697第二节 饮水卫生
698第三节 饮食卫生
698第四节 劳动卫生
699第五节 学校卫生
700第二章 疫病防治
700第一节 疟疾防治
700第二节 丝虫病防治
701第三节 其他疫病防治
702第三章 妇幼保健
706第一节 妇女保健
706第二节 儿童保健
707第三节 新法接生
707第四章 医疗
708第一节 中医
708第二节 西医
709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
713第四节 护理
713第五节 医疗制度
714第五章 医药
715第一节 中药资源
715第二节 药材种植
715第三节 药品加工与制造
716第四节 药品经营
716第五节 药政管理
717第二十九篇 瑶族宗教
719第一章 瑶族
719第一节 族源及分布
719第二节 政治经济
720第三节 文化教育
721第四节 语言风俗
722第二章 宗教
725第一节 道教
725第二节 佛教
725第三节 基督教
726第三十篇 民俗方言
728第一章 民俗
729第一节 劳动习俗
729第二节 生活习俗
730第三节 礼仪习俗
733第四节 岁时习俗
736第二章 方言
738第一节 语音
738第二节 词汇
742第三节 语法
749第三十一篇 人物
752一 人物传
752二 国家、省(部)级劳动模范名录
789三 革命烈士名录
793杂录
879一 文献选集
879二 艺文选萃
897三 故事传说选录
910四 民间歌谣乐曲选录
921五 谚语歇后语选录
926六 古代典籍著述目录
927七 奇闻轶事
929后记
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