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凡例
1概述
1大事记
6第一篇 建置
35第一章 建置 沿革
35第一节 境域
35第二节 沿革
35第二章 行政区划
37第一节 乡里都建制
37第二节 区乡保甲建制
37第三节 乡村(社队)建制
38第三章 县城 乡镇
41第一节 县城变迁
41第二节 乡镇概况
41第二篇 自然地理
47第一章 地质
47第一节 地层
47第二节 褶皱
48第三节 断裂
49第四节 岩浆岩
50第二章 地貌
51第一节 山地
51第二节 丘陵
52第三节 岗地
53第四节 平原
54第三章 气候
55第一节 年际变化
55第二节 四季特征
56第三节 地域差异
58第四章 水系 水文
64第一节 水系
64第二节 水文
65第五章 土壤 植被
67第一节 土壤
67第二节 植被
68第六章 自然资源
70第一节 土地资源
70第二节 水资源
71第三节 矿产资源
73第四节 植物资源
74第五节 动物资源
76第三篇 人口
79第一章 人口流徙
80第一节 迁入
80第二节 迁出
81第二章 人口规模
83第一节 人口数量
83第二节 人口分布
87第三章 人口构成
88第一节 性别构成
88第二节 年龄构成
88第三节 民族构成
89第四节 文化构成
89第五节 职业构成
90第四章 计划生育
91第一节 人口与社会
91第二节 宣传教育
92第三节 政策规定
94第四节 技术服务
94第五章 婚姻 家庭
97第一节 婚姻
97第二节 家庭
98第四篇 党派群团
99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永兴县地方组织
99第一节 县级机构
99第二节 代表大会
102第三节 重大活动纪略
108第四节 组织建设
117第五节 思想建设
124第六节 党风党纪建设
126第七节 统一战线工作
129第八节 其他党务工作
131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和其他党派
135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永兴县地方组织
135第二节 其他党派
137第三章 群众团体
139第一节 工人团体
139第二节 农民团体
142第三节 青少年团体
143第四节 妇女团体
146第五节 工商团体
148第五篇 人大 政府 政协
151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
151第一节 代表产生
151第二节 代表会
152第三节 常务委员会
155第二章 政府
161第一节 知事公署
161第二节 县政府
169第三节 县苏维埃政府
173第四节 县人民政府
173第三章 人民政协
189第一节 县议会 参议会
189第二节 县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89第六篇 公安司法
195第一章 公安
197第一节 政治保卫
197第二节 打击刑事犯罪
198第三节 治安管理
198第四节 拘押 看守
201第五节 消防
201第二章 检察
203第一节 刑事检察
203第二节 经济检察
203第三节 法纪检察
204第四节 监所检察
204第五节 控告 申诉检察
205第三章 审判
206第一节 刑事审判
206第二节 民事审判
207第三节 经济审判
208第四节 林业审判
208第五节 人民陪审员制度
208第六节 申诉复查
209第四章 司法行政
210第一节 法制宣传
210第二节 人民调解
210第三节 公证
211第四节 律师事务
211第七篇 军 事
213第一章 机构驻军 设施
213第一节 机构
213第二节 驻军
216第三节 设施
217第二章 兵役
219第一节 募兵制
219第二节 征兵制
219第三节 志愿兵役制
219第四节 义务兵役制
220第三章 地方武装
221第一节 民国政府地方武装
221第二节 工农革命武装
222第四章 民兵
224第一节 组织建设
224第二节 政治教育
224第三节 军事训练
225第四节 主要活动
226第五章 战事纪略
229第八篇 民政 侨务
233第一章 民政
233第一节 优抚 安置
233第二节 救灾 救济
235第三节 社会福利
239第四节 社会事务管理
240第二章 侨务
243第一节 “三胞”形成和发展
243第二节 侨务工作
244第三节 侨务机构
246第九篇 经济综述
249第一章 发展概况
249第一节 发展速度
249第二节 经济结构
251第三节 经济效益
255第二章 人民生活
259第一节 农村人民生活
259第二节 城镇人民生活
259第三章 经济综合管理
262第一节 计划管理
262第二节 劳动管理
265第三节 工商行政管理
269第四节 物价管理
272第五节 标准计量管理
275第六节 统计管理
278第七节 物资管理
278第十篇 农业
281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
281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281第二节 农民个体所有制
283第三节 集体所有制
284第四节 全民所有制
285第二章 生产力状况
287第一节 劳动力
287第二节 耕地
288第三节 农用机具
289第三章 种植业
292第一节 农作物
292第二节 农技农艺
297第四章 养殖业
301第一节 牲猪
302第二节 耕牛
304第三节 家禽
306第四节 水产
307第五节 其他养殖
309第十一篇 水利
311第一章 工程建设
312第一节 蓄水工程
312第二节 引水工程
318第三节 提水工程
319第四节 水土保持
321第二章 抗旱抗洪
322第一节 抗旱
322第二节 抗洪
323第三章 水利管理
324第一节 组织管理
324第二节 工程管理
325第三节 经营管理
326第十二篇 林业
327第一章 森林资源
328第一节 山地
328第二节 树种
328第三节 林副产品
329第二章 山林权属
331第一节 私有山林
331第二节 集体山林
331第三节 国有山林
332第三章 营林
333第一节 采种育苗
333第二节 植树造林
334第三节 封山育林
335第四章 油茶生产
337第一节 发展概况
337第二节 栽培技术
338第三节 工程建设
340第五章 森林工业
343第一节 木竹采制
343第二节 木竹运输
344第三节 木竹购销
344第四节 木竹加工
345第六章 森林保护
348第一节 护林防火
348第二节 病虫防治
349第三节 市场管理
350第十三篇 乡镇企业
351第一章 企业形式
353第一节 乡镇办企业
353第二节 村办企业
354第三节 联户企业
354第四节 个体企业
355第二章 行业结构
357第一节 工业企业
357第二节 建筑企业
359第三节 运输企业
359第四节 商业服务企业
360第五节 农业企业
360第六节 重点乡镇企业简介
361第三章 企业管理
363第一节 劳动管理
363第二节 质量管理
364第三节 供销管理
364第十四篇 工业
367第一章 发展概况
367第一节 规模速度
367第二节 结构布局
368第三节 经济效益
369第二章 经济成分
371第一节 个体、私营工业
371第二节 国营工业
371第三节 集体工业
372第三章 工业门类
373第一节 电力
373第二节 冶金
378第三节 五金机械
379第四节 化工
382第五节 建材陶瓷
385第六节 造纸印刷
388第七节 纺织服装
389第八节 食品
391第九节 其他工业
393第十五篇 煤炭
399第一章 资源
400第一节 煤田勘探
400第二节 含煤地层及储量
401第三节 煤炭质量
402第二章 矿区
403第三章 生产
407第一节 开采
407第二节 采掘
408第三节 职工队伍
411第四章 管理
413第一节 资源管理
413第二节 生产、劳动管理
413第三节 安全管理
415第四节 供销管理
416第五节 管理机构
419第十六篇 交通运输
421第一章 设施
422第一节 陆路设施
422第二节 水路设施
427第二章 运输
430第一节 运输组织
430第二节 运输工具
430第三节 车站车队
431第四节 运力运量
431第三章 管理
433第一节 体制
433第二节 运政管理
433第三节 路政管理
435第四节 安全管理
436第十七篇 邮电
439第一章 邮政
440第一节 邮路
440第二节 业务
440第三节 投递
444第二章 电信
446第一节 网络
446第二节 电报
446第三节 电话
447第三章 管理
451第一节 职工队伍
451第二节 业务管理
451第三节 质量管理
452第十八篇 商业
453第一章 经济成分
454第一节 私营商业
454第二节 集体商业
454第三节 国营商业
456第四节 公私合营商业
456第二章 市场
457第一节 县城中心市场
457第二节 乡村市场
457第三节 工矿市场
459第三章 商品购销
461第一节 农副产品购销
461第二节 生产资料供应
463第三节 生活资料供应
466第四节 废旧物资回收
468第四章 饮食服务
470第一节 饮食业
470第二节 服务业
470第十九篇 粮油
473第一章 收购
474第一节 粮食收购
474第二节 油脂收购
475第二章 销售
477第一节 市场销售
477第二节 计划销售
477第三章 储运
480第一节 仓容
480第二节 储备
480第三节 调运
481第四章 管理
482第一节 票证管理
482第二节 仓储管理
482第三节 机构队伍
483第二十篇 财政
485第一章 收入
486第一节 农业税
486第二节 工商各税
487第三节 企业收入
4 88第四节 其它收入
488第五节 债券
489第二章 支出
491第一节 经济建设费
491第二节 文教科学卫生费
492第三节 行政管理费
493第四节 抚恤救济费
493第五节 其它支出
494第三章 管理
496第一节 管理体制
496第二节 预算管理
498第三节 财务管理
498第四节 税务管理
500第五节 监察审计
501第二十一篇 金融
503第一章 金融机构
504第一节 银行
504第二节 信用合作社
505第三节 保险公司
506第二章 货币
507第一节 货币流通
507第二节 流通管理
508第三章 存款
511第一节 单位存款
511第二节 个人储蓄
511第四章 贷款
513第一节 民间借贷
513第二节 银行贷款
513第三节 信用合作社贷款
516第五章 保险
518第一节 保险种类
518第二节 理赔
519第二十二篇 城乡建设
521第一章 县城建设
522第一节 街道
522第二节 房屋
523第三节 公共设施
524第四节 园林绿化
525第二章 乡村建设
526第一节 乡镇建设
526第二节 村庄建设
526第三章 建筑业
528第一节 建筑队伍
528第二节 建筑设计
528第三节 施工管理
529第四章 房地产管理
531第一节 房产管理
531第二节 国土管理
531第五章 环境保护
533第一节 工业污染及治理
533第二节 农业污染及治理
533第三节 生活污染及治理
534第二十三篇 教育
535第一章 私塾、义学、书院、县学
536第一节 私塾义学
536第二节 书院县学
537第二章 普通教育
538第一节 幼儿教育
538第二节 小学教育
539第三节 中学教育
542第三章 中等专业教育
546第一节 师范教育
546第二节 职业技术教育
546第四章 工农业余教育
549第一节 农民业余教育
549第二节 职工业余教育
550第五章 教师
552第一节 师资来源
552第二节 业务培训
553第三节 教学方法
553第四节 教师待遇
554第六章 教育行政
556第一节 机构
556第二节 经费
556第三节 设施
557第二十四篇 科学技术
559第一章 科普活动
561第一节 科技宣传
561第二节 技术培训
561第三节 科学实验活动
562第二章 科技成果
563第一节 农业科技成果
563第二节 林业科技成果
564第三节 工业科技成果
565第四节 其他科技成果
566第三章 科技管理
567第一节 科技机构
567第二节 科技队伍
570第三节 科技计划
571第四节 科技情报
571第五节 技术市场
572第六节 科技达标
572第二十五篇 文化
577第一章 文学
578第一节 文学创作
578第二节 文艺作品
579第三节 民间文艺
582第二章 艺术
586第一节 戏剧
586第二节 音乐
589第三节 舞蹈
590第四节 美术书法摄影
591第三章 电影 录像
593第一节 电影
593第二节 录像
594第四章 新闻
595第一节 报纸
595第二节 广播
595第三节 电视
596第五章 图书
597第一节 发行
597第二节 馆藏、借阅
597第六章 文物 胜迹
599第一节 文物
599第二节 胜迹
601第二十六篇 医药卫生
603第一章 防疫
604第一节 公共卫生
604第二节 疫病防治
607第二章 妇幼保健
611第一节 新法接生
611第二节 妇科病防治
611第三节 儿童保健
612第三章 医疗
613第一节 医疗单位
613第二节 医疗技术
615第三节 医疗制度
616第四章 药材药品
619第一节 药材生产
619第二节 药材、药品经营
619第三节 药政管理
620第二十七篇 体育
621第一章 社会体育
622第一节 农村体育
622第二节 职工体育
624第二章 学校体育
626第一节 体育教学
626第二节 课外活动
626第三节 学生运动会
627第四节 业余培训
627第三章 体育竞赛
628第一节 县内竞赛
628第二节 出县参赛
628第四章 体育设施
634第一节 体育场馆
634第二节 器械经费
634第二十八篇 民族 宗教
637第一章 民族
637第一节 境内瑶族简历
637第二节 民族政策
637第三节 风俗习惯
638第二章 宗教
642第一节 佛教
642第二节 道教
643第三节 基督教
643第四节 天主教
643第二十九篇 风俗 方言
645第一章 风俗
645第一节 生产习俗
645第二节 生活习俗
647第三节 礼仪习俗
650第四节 岁时节日
652第二章 方言
654第一节 语音
654第二节 词汇
662第三节 语法
679第四节 讳语
682第五节 谚语歇后语
683第三十篇 人物
685一 人物传
685二 人物表
715三 英名录
743附录
749一 文件辑存
749二 艺文选萃
759三 1989~1993年大事纪要
774四 社会发展统计
778五 县志编纂概览
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