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守望历史记住乡愁
1第一章 岁时节日门
一、 文化厚重的春节
2过小年,春节的前奏曲
2繁忙的备年货
2年猪,古老的传统
3岁末“辞年”
3忙碌而隆重的除夕
4正月初一迎喜神
6正月拜年
7年节“传杯”待贵客
7舞龙耍狮贺新年
8谨言慎行“上九日”
8张灯结彩闹元宵
9二、 敬畏生灵的二月节
10立春前日赞春牛
10投食饲鸟“大忌节”
10引龙入宅“二月二”
11杀毒驱虫惊蛰节
11三、 祭祖睦亲的清明节
12四、 三月三,地菜煮鸡蛋
13五、 爱护耕牛的牛王节
13六、 立夏蛋与立夏饭
14七、 集纪念与保健的端午节
16八、 阳光普照的六月节
17饱含希望的尝新节
17六月六晒衣节
17九、 神人相通的七月节
17七月初七少女乞巧
17七月十五祭亡魂
18十、 诗情画意的中秋节
19十一、 敬老爱老的重阳节
20十二、 乡情浓厚的冬至节
20十三、 熬粥敬神腊八节
21第二章 民居生活
22一、 民居特点
23二、 村邑设施
26巷弄——独具匠心的交通设施
26水井——开村立宅的首要设施
27池塘——集风水与实用为一体的基础设施
28楼门——村庄的标志性建筑
28曹门——风光而又神秘的建筑
29公祠、戏台——村庄的公共综合体
30牌坊——光耀门庭的建筑
30塔、惜字炉——镇妖邪、美风水的圣物
31路桥、路亭——乐善好施之善行
32三、 建造风俗
33下脚竖门,择吉而行
33圆垛上梁,赞歌连连
34帮工待匠,充满亲情
35建房圆工酒
35出煞与合门
35新居进火
36趋吉避煞置神器
36吉祥如意寓装饰
37屋舍布局讲实用
39四、 饮食习俗
一日三餐
41节日食俗
42无酒不成俗
42做酒
43传统特色菜肴
47传统副食、点心
52吃茶喝水
54腌咸菜
55沤豆豉
56打平伙
57呷烟
57五、 衣着服饰习俗
58传统衣着
58帽子、鞋袜
59“补疤衣”和“借衣”
60“穿草鞋”、“打赤脚”
61发型
61传统配饰
62村妇戴“帕子”
62锤被、浆被
63六、 赶圩习俗
63悠久的古圩场
63“圩日”约定俗成
64赶圩如同走亲戚
64猪仔钱隔圩拿
65小年过后乱逢圩
65大年三十“叫花子圩”
65七、 土法治病
66八、 游戏竞技
67体育竞技
67启智游戏
68闲情游戏
68童趣游戏
70第三章 劳动生产
74一、 传统农具
75农具的门类
75犁、耙
75蒲滚
77龙骨水车
77王桶
78二、 水稻种植习俗
78起春犁田
78下种不吭声
79插青示禁
79开秧门与防秧风
79莳田如过节
80“擂田三个脚”
81放水有规矩
82车水的艰辛与乐趣
82杀禾与打禾
83换工、帮工与雇工
84秋后洗禾镰
84翻冬田
85三、 烟草种植习俗
85传统晒烟种植
85烤烟种植
88烟丝加工
88四、 旱粮种植
91点麦子
91栽红薯
91种豆子
93种玉米
93点荞麦
94种花生
94五、 油料作物种植
95成片的油菜
95零星的芝麻
95六、 植桑种麻
95七、 传统蔬菜
96八、 养殖放牧
96养猪和杀猪
96耕牛放牧
99散养家禽
100养猫养狗
101九、 林业生产
101植树的传统
101封山育林
102林木采伐旧俗
103古老的木材运输方式
103油茶的开垦与采摘风俗
104十、 养鱼习俗
105天然河湾育鱼苗
105因地制宜养美鱼
106十一、 捕捞习俗
107诱饵引鱼入“毫子”
108松膏灯笼夜照鱼
108水口拦栅捕大鱼
109草本油料落仔鱼
109古法土炮炸河鱼
110山塘河湾打团鱼
110鱼罩围城网鱼虾
111搬网勾网捕涨水鱼
111简易浸网浸“哈公”
112十二、 狩猎习俗
112古老的狩猎方式
112练铳
113祭山的例规
113猎人出行讲规矩
114进屋不带铳口不对人
114赶山
115猎物的分配
115猎物皮毛的处理
115十三、 农家俗事
116秋收冬藏
116舂米、磨粉
117广辟“柴”源
118额外刨食
119积聚农家肥
121农闲剥苞谷
122集秆上树
122十四、 矿业冶炼
123储量巨大的矿藏种类
123无以伦比的冶铸规模
124吃苦耐劳的矿冶传统
125独树一帜的古法冶炼
126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
127第四章 行当技艺
129一、 行规习俗
130拜师授徒
130参师的规矩
131开业规矩
131商贸行规
132手艺行规
133行业祭祀
135二、 百作手艺
136三、 工业技艺
141土法造纸
141飞仙陶瓷
142烧石灰
143土法制革
144鞭炮制作
145金银首饰、玩具
146秆秤制作
147四、 竹草手艺
148织草席
148打草鞋
148割棕制绳
149编篾
149扎花灯
150五、 加工技艺
152做豆腐
152榨茶油
154打桐油
155酿酒
155六、 传统女红
156传统刺绣
156手工布鞋
157虎头鞋
158扎衍底
160口水枷
160肚兜
161七、 苦力行当
162矿山烹丁
162担脚的挑夫
163草鞋行
165短暂车夫行当
167盛极而衰的驾船行业
168第五章 喜庆福寿门
173一、 生育习俗
174孕妇的诸多规矩
174告祖、报喜
174坐月子
175洗三
176捆手捆脚
176取名与寄名
177满月
179奇特的“看贱”小孩习俗
182婴儿吵夜“万福贴”
182满百开斋
183剃毛头脑
183周岁礼
184招魂
185拜寄
186寄养
186二、 冠礼、笄礼
187三、 嫁娶礼俗
188古代婚嫁礼仪
188当代嫁娶风俗
196其他婚俗
211四、 分伙习俗
212五、 寿庆礼俗
215六、 丧葬礼俗
217第六章 求学施教
224一、 施教场所与求学历程
225桂阳文庙
225私塾
225家塾
226学馆、学堂、书坊
227义学
228州学与书院
228二、 滋养书院的学田
229三、 博采众长而游学
230四、 赶考之前做学酒
230五、 敬纸惜字习俗
231第七章 宗族邻里
233一、 传统家训族戒
234珍重谱牒
234维护宗祠
234惩治忤逆
234警惕游惰
235规诫淫乱
235禁止赌博
235清肃闺门
235严剿窃盗
235惩治凶暴
235急输国课
236爱息争讼
236严守族规
236二、 宗族乡邻规矩
236尊老爱幼
236长幼有序
236礼尚往来
237亲疏厚薄
237吃苦耐劳
237尊师重教
237互帮互助
238乐善好施
238热情好客
238和睦邻里
239三、 “族会”治村
239四、 传统交际礼节
240磕头礼
240跪拜礼
241拱手礼
241万福礼
242鞠躬礼
242五、 乡邻社交风俗
243搭老庚
243结拜
244结牛财亲
245认本家
246认老表
247第八章 戏曲舞蹈
248一、 戏曲曲艺
249桂阳昆曲
249桂阳祁剧
250桂阳湘剧
251桂阳花灯戏
252乡村坐班戏
253花灯音乐
253打渔鼓
256二、 舞蹈艺术
256舞龙灯,耍狮子
256龙舞
258碗灯舞
259扁担舞
260金瓜龙舞
261第九章 方言俗语
263一、 方言
264官话
264土话
265桂阳方言小考
266客套话
269竹溪“局话”
269奇字奇诗
270二、 俗语
272谚语
272歇后语
281第十章 桂阳瑶族
284一、 桂阳瑶族源流
285二、 桂阳瑶家风俗
286瑶家婚宴
286瑶胞服饰
289瑶族居宅
291瑶族婚俗
291瑶族长鼓舞
298瑶族节日
299盘王节
299尝新节
300瑶民医药
301瑶家禁忌
302瑶族治山会
303第十一章 信仰祭祀
304一、 求吉扬善的民间信仰
305崇尚自然
305敬仰先祖
305礼佛问道
305崇拜火
307鲤鱼崇拜
308二、 敬祖敬贤的祭祀古礼
309女娲、伏羲民间祭祀
309古代的求雨
310独特的“三堂”矿神
310祭祀造纸祖师爷蔡伦
311古代的祭城隍习俗
312春种秋收祭“社神”
313插秧之后祭青苗
314周姓族民“闹太祖公”
315传承久远的张氏祭祖傩仪
316三、 规范言行的民间禁忌
317语言禁忌
318行为禁忌
318节日禁忌
319其他禁忌
320附录一: 桂阳建置沿革
321附录二: 解放前夕桂阳城区图
323附录三: 清代桂阳古道示意图
324后记:让桂阳民俗之花更加璀璨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