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实施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和恢复国民经济时期1949年10月—1953年1月
第一章 解放初期党的建设
3第一节 中共嘉禾县委和区乡党组织的建立
3一、 解放初期的县情
3二、 中共嘉禾县委的建立
4三、 建立与调整各区乡党的领导机构
6四、 县人民武装部及区乡人武部的建立
6第二节 整顿与发展党的组织
7一、 创办培训班培养新干部
7二、 积极慎重发展党员
8三、 整党整风与开展“三反”运动
9第三节 恢复和建立群众团体
12一、 建立总工会
12二、 建立农民协会
13三、 建立妇女联合会
13四、 建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嘉禾县委
14第二章 建立县人民政府及基层人民政权
15第一节 建立县人民政府及其办事机构
15一、 临时人民管理委员会的组成
15二、 建立县人民政府
16三、 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7四、 行政区域的划分
18第二节 接管国民党地方政权 建立基层人民政权
20一、 接管国民党政权机构
20二、 废除保甲制度,建立基层人民政权
21第三章 巩固新生人民政权
23第一节 镇压反革命与肃反运动
23一、 镇压反革命运动
23二、 内部肃反
26第二节 开展抗美援朝运动和减租反霸
29一、 开展抗美援朝运动
29二、 减租反霸
30第四章 进行新民主主义改革
32第一节 实行土地改革和粮食统购统销
32一、 土地改革前农村的土地状况
32二、 土地改革试点与分批实施
33三、 土改复查与查田定产
35四、 实行粮食统购统销
37五、 粮食“三定”
38第二节 贯彻婚姻法和开展禁烟禁毒禁赌运动
39一、 贯彻实施婚姻法
39二、 开展禁烟禁毒禁赌运动
40第二编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时期(1953年1月—1956年9月
第五章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及社会事业
45第一节 统一财政经济稳定社会秩序
45一、 建立国营经济
45二、 稳定物价打击不法商人
46二、 统一财政金融管理
47第二节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48一、 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48二、 恢复和发展工业交通
50三、 调整工商业和建立供销社
51第三节 调整和发展社会事业
53一、 改造与调整教育事业
53二、 改造与调整文化卫生事业
54第六章 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开展经济建设
57第一节 “一五”计划的制定及其实施准备
57一、 学习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
57二、 制定“一五”计划
58第二节 开展经济建设
59一、 发展地方工业
59二、 发展交通运输业
60三、 开展农田水利、耕作制度与林业建设
61四、 “一五”计划胜利完成
63第七章 领导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65第一节 开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65一、 举办临时和常年互助组
65二、 发展初级合作社
66三、 建立高级农业社
68第二节 开展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70一、 开展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70二、 完成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71第八章 加强过渡时期党的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
74第一节 社会主义改造中党的建设
74一、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74二、 审查干部
75三、 建立党内监督制度
77四、 中国共产党嘉禾县第一次代表大会
78第二节 建立和逐步完善民主政治制度
80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80二、 工商业联合会的建立与发展
81第三编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1956年9月—1966年5月)
第九章 整风教育与反右派斗争
85第一节 学习贯彻党的八大精神
85一、 八大精神的传达学习
85二、 学习讨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87三、 调动积极因素发展生产
90第二节 党内整风与反右派斗争
93一、 党内整风与大鸣大放
93二、 反右派斗争及其扩大化
96第三节 全民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98一、 民主办社
98二、 开展农村政治教育
100三、 全民整风运动
102第十章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106第一节 “大跃进”运动
106一、 鼓励多种经营与农业“大跃进”
106二、 大炼钢铁与工业“大跃进”
110三、 “大跃进”中的水利、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112四、 科教文卫“大跃进”
115第二节 人民公社化运动
117一、 组建人民公社
117二、 办公共食堂
118三、 人民公社的组织形式与分配制度
119第三节 整顿人民公社与反“右”倾斗争
121一、 人民公社的整顿及在嘉禾蓝山并县后的体制调整
121二、 对左倾错误的初步纠正
124三、 开展反“右”倾整风运动
125四、 中国共产党蓝嘉县第二次代表大会
127第十一章 调整国民经济和其他关系
129第一节 生产、整风、度荒
129一、 国民经济陷入困境
129二、 开展新“三反”运动
130三、 整党整社纠“五风”
132四、 防治“三病”与蓝嘉县分设后的群众生活安置
133第二节 调整国民经济
135一、 大办农业、大办粮食
135二、 贯彻农业六十条与改善农业经营模式
137三、 调整工业和压缩基本建设规模
140四、 调整商业
142第三节 调整社会事业与民生
143一、 调整文教卫事业
143二、 精简干部职工 压缩城镇人口
145三、 纠“左”与甄别平反
147四、 减轻农民负担
149第四节 科学探索与革新
150一、 定权发证
150二、 改革耕作制度推广农业技术
152三、 抗旱救灾
154四、 改造山塘与低产土
157五、 国民经济在调整中恢复发展
158第十二章 开展“社教(四清)”运动和思想文化建设
159第一节 以小“四清”为主的前期社教运动
159一、 整肃“五股黑风”
159二、 经济上的小“四清”
162三、 反对修正主义的教育
164第二节 高标准社教(“四清”)运动
165一、 贯彻“双十条”部署高标准“四清”
165二、 广发社教(“四清”)试点
167三、 “四清”运动在农村铺开
168四、 开展新“五反”运动
170五、 机关革命化
172六、 贯彻“二十三”条整“资”促生产
173第三节 群众性学建活动
176一、 在反修防修中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
176二、 掀起学习毛泽东著作热潮
177三、 开展学雷锋、李定国、焦裕禄和王杰的活动
179第四编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5月—1976年10月)
第十三章 发动和开展“文化大革命”
185第一节 发动进行“文化大革命”
185一、 发动开展“文化大革命”
185二、 红卫兵运动
190三、 造反派夺权
192四、 政治性人命事件
197第二节 建立革命委员会
198一、 实行“三支两军”
198二、 建立各级革命委员会
201三、 成立“治安指挥部”与严禁武斗
203四、 深入推进“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运动
205第三节 整党建党
208一、 整建党的组织
208二、 中国共产党嘉禾县党员代表会议
211三、 中国共产党嘉禾县第三次代表大会
213第十四章 进行“斗批改”
215第一节 革命大批判与农村“斗批改”
215一、 革命大批判
215二、 农村“斗批改”
219第二节 专项清查打击运动
221一、 “三查一清”
221二、 “三清”“三反”
224三、 “一打两反”
226第三节 教育医疗事业革命与知识青年及城镇居民上山下乡
228一、 教育革命
228二、 创办农村合作医疗
232三、 知识青年和城镇居民上山下乡
236第十五章 党政群机构组织与社会事业工作
240第一节 党政群机构与党群组织工作
240一、 党政群机构设置和恢复活动
240二、 贫下中农协会
243三、 民兵组织
246第二节 精简机构与干部教育管理
248一、 精简机构和千部下放劳动
248二、 清理干部欠款
249三、 审干
251四、 领导班子老中青三结合
253第三节 社会事业工作
254一、 计划生育
254二、 群众文化体育和广播宣传
256第十六章 国民经济建设
260第一节 工业学大庆与农业学大寨
260一、 工业学大庆和发展地方工业
260二、 农业学大寨和农田水利林业建设
264三、 省委派驻农业学大寨工作团
268第二节 国民经济发展
269一、 抓革命促生产
269二、 国民经济状况
270第十七章 “文化大革命”的曲折与结束
273第一节 批修整风
273一、 反骄破满整风
273二、 批陈整风
275三、 批林整风
276四、 批林批孔
279第二节 反击“右倾翻案风”
281一、 批判“三项指示为纲”
281二、 声讨天安门广场事件和追查反革命谣言
283第三节 悼念毛泽东与粉碎“四人帮”
285一、 悼念毛泽东
285二、 拥护党中央粉碎“四人帮”
287第五编 嘉禾党组织在徘徊中前进和迎接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1976年10月—1978年12月)
第十八章 揭批“四人帮”与初步拨乱反正
291第一节 揭批“四人帮”
291一、 揭批“四人帮”的罪行
291二、 “一批两打三整顿”运动
292第二节 政治生活逐步恢复正常
294一、 整党整风
294二、 中国共产党嘉禾县第四次代表大会
295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恢复
296第三节 初步的拨乱反正
297一、 开展思想理论学习
297二、 平反冤假错案与放宽经济政策
298三、 教育转轨和恢复高考
299四、 实现青少年无文盲县
301五、 传承弘扬嘉禾民歌文化
301第四节 重视信访与农村“减负”
302一、 加强信访工作
302二、 落实减轻农民负担政策
303第十九章 加快经济建设与思想领域上的转机
305第一节 加速掀起生产建设热潮
305一、 继续普及大寨县运动
305二、 普及大庆式企业
308三、 财贸战线学大庆、学大寨
309第二节 思想领域上的转机
310一、 学习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
310二、 开展真理标准的讨论
311附录
中共嘉禾县组织机构及成员概览(1949.12—1978.12)
315嘉禾县基层党组织及党员发展情况统计表(1949.12—1978.12)
319重要历史文献选录
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