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弘扬山田村的人文精神
3凡例
5概述
11大事记
18第一章 建置
1第一节 村名由来
1第二节 村域
1第三节 隶属
6第四节 区划
6第五节 村落
7一、 熊家
7二、 南冲里
7三、 小白坳
8四、 知青点
10五、 山田李氏后裔外居记略
17第二章 自然地理
18第一节 地形
18第二节 土壤
18第三节 气候
19第四节 资源
21一、 矿产资源
21二、 水资源
21三、 植物
21四、 野生动物
22第三章 姓氏与人口
24第一节 族姓溯源
24一、 李氏源考
24(一) 李氏得姓始祖——利贞
24(二) 山田(鸾林)李姓渊源考
25(三) 十五族的脉络及世系源流表
28(四) 仲绣公传递世系表及六大房族
33二、 熊氏源考
36(一) 熊姓概述及源流
36(二) 熊氏迁徒分布
37(三) 熊氏郡望堂号及家谱文献
38(四) 熊氏字辈排行及先公训诲
38第二节 人口
40一、 人口状况
40二、 婚姻与家庭
47三、 计划生育
50第四章 党派群团与行政组织
52第一节 政治运动
52第二节 村党组织
56第三节 行政组织
57第四节 村群团组织
59一、 妇女组织
59二、 共青团
60三、 老年协会
61第五节 兵役
63一、 募兵与征兵
63二、 志愿兵与义务兵
63三、 民兵
64第五章 村庄建设与村民生活
66第一节 传统村落
66一、 古村布局
66二、 旧村祠堂
68三、 石板大道
71四、 大塘
72五、 庙宇 戏台
75六、 凉亭
78七、 惜字炉楣杆石
79八、 石板路
80第二节 新村建设
82一、 小学校园
82二、 “怀恩思远”祠堂
82三、 室内灯光球场
83四、 社区办公楼
84五、 水泥路
84第三节 村民生活
86一、 村民收入
86二、 生活状况
88三、 日用器具
90第六章 农业
95第一节 耕地与劳动力
95一、 耕地
95二、 劳动力
96第二节 种植业
98一、 粮食作物
98二、 蔬菜作物
105三、 经济作物
106第三节 养殖业
110一、 家畜
110二、 家禽
113三、 水产
115第四节 农具器械
115一、 耕作农具
115二、 加工器械
118三、 纺织工具
119四、 加工设施
121第五节 季节与农事
124一、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及含义
124二、 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
126第七章 水利
129第一节 水井
129一、 巡检司水井
129二、 大井水
130三、 小井水
130四、 人造蓄水井
130五、 村南古井
131六、 庙山水井
132第二节 自来水
133第三节 水塘 山塘
133第四节 水渠 排洪水沟
134第五节 长冲水库
135第八章 林业
137第一节 山林概况
137一、 风水林和风景林
137二、 松树
137三、 杉树
138四、 柏树
138五、 楠竹
138六、 油茶树
139七、 桐子树
139第二节 林业开发
139第三节 山林保护
140第九章 工商企业
142第一节 传统产业
142一、 旧法烧石灰
142二、 旧法烧砖瓦
143三、 山田竹器社
145四、 山田五七厂
146第二节 民营企业
147一、 煤炭产业
147二、 房地产业
151三、 冶炼企业
152四、 加工业
153第三节 第三产业
154一、 运输业
154二、 商业 餐饮 娱乐行业
157第四节 传统工艺
159一、 山田斗笠
159二、 民间工匠 艺人
163三、 民间编织
167第十章 教育
171第一节 私塾
171第二节 公办教育
172一、 幼儿教育
172二、 小学教育
173三、 中学教育
175四、 扫盲 业教
175第三节 山田学校历任校长和教师
178一、 历任校长名录
178二、 历任教师名录
178第十一章 医疗卫生
180第一节 赤脚医生与合作医疗
180第二节 乡村医生与新农合
182第三节 环境卫生与健康
183第十二章 体育文化
188第一节 民间武术
188一、 耍狮 武术
188(一) 舞狮
189(二) 牵狮
189(三) 拳术
199(四) 耍大桌
200(五) 叠罗汉
201(六) 抛叉
202(七) 打连枷
204二、 舞龙
205三、 耍狮 舞龙活动中的唱酬
205第二节 民间文化
216一、 花灯戏
216二、 童谣
217三、 长工歌
220四、 伴嫁歌
221第三节 故事传闻
234第十三章 民风民俗
241第一节 传统习俗
241一、 良辰民俗
241二、 佳节传统
242三、 传统婚嫁礼仪
245四、 传统丧祭礼仪
251五、 社日祭祀
253六、 祭灶
254七、 中元节祭祖
255八、 求雨
255第二节 民俗文化
257一、 山田人文生态文化
257二、 山田饮食文化
260三、 山田酒文化
262四、 山田民俗文化理事会
265附一: 首届民俗文化理事会成员
265附二: 珍贵的忆恋是故乡
266附三: 倡议书
269第三节 谚语
270一、 气象谚语
270二、 农事谚语
271三、 修身谚语
271四、 敬老谚语
272五、 家教谚语
273六、 交情谚语
273七、 为官谚语
273八、 法治谚语
274九、 经商谚语
274十、 其他谚语
274第十四章 人物
275第一节 人物传略
275一、 历史人物
275二、 革命烈士
280三、 现当代人物
283附:山田籍已故国家公职人员名录
292第二节 人物简介
293一、 村政及企业界人士
293二、 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公职人员
296第三节 人物名录
306一、 山田籍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公职人员名录
306二、 山田工商企业界及农村专业户人物名录
312三、 山田村籍高校毕业生就业(或自创业)人员名录
313四、 山田村籍高校在校(含进修)学生名录
315附录
一、 山田人荣誉榜
317(一) “爱我家乡”公益事业捐款名录
317(二) 山田人获县团以上荣誉称号部分人员名录
324二、 艺文录
326(一) 记忆文选
326(二) 诗词选录
332(三) 楹联选录
335三、 史实补录
337(一) 山田村辖区内兴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纪略
337(二) 原田心人民公社(乡、镇人民政府)驻地的勘正
339(三) “鸾林田心”之辨
342(四) 十五族之山田:廓清历史与现实
343四、 《山田村志》编纂史料辑录
345(一) 致山田村民及在外工作人员的一封信
345(二) 《山田村志》“个人资料”征集函
346(三) 《山田村志》评审资料摘录
346五、 常用称谓大全
351六、 公元与传统纪年对照表
357后记
369《山田村志》提供资料主要人员
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