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永存历史的精神家园(李宙南)
001第一章 流华湾的明清建筑民俗文化
流华湾从历史走来(徐堂忠)
002流华湾民居石雕艺术与安宅兴家的民俗意蕴(何次贤)
012流华湾古民居建筑雕刻表现出的人生价值观和美学思想(段辉光)
016第二章 流华湾的民俗礼仪
节庆习俗礼仪(徐堂忠整理)
022一、 春节的祭祖习俗
022(一) 春节的起源
022(二) 春节祭祖是维系家族的纽带
023(三) 春节祭祀的基本流程
025二、 偷春节
031三、 惊蛰节
032四、 清明节
032五、 端午节
033六、 六月六
034七、 中元节(七月半)
035八、 中秋节
035九、 重阳节
036十、 冬至节
037民间舞蹈习俗(徐堂忠整理)
038一、 习俗舞蹈
038(一) 龙舞
038(二) 狮舞
039(三) 灯舞
039(四) 踩高跷
040(五) 采莲船
040(六) 移故事
041二、 宗教祭祀舞蹈
041(一) 宗教舞蹈
042(二) 祭祀舞
043三、 舞春牛
044四、 坐唱汉剧
046诞辰与寿庆(徐堂忠整理)
047一、 诞生与成年礼俗
047(一) 三朝礼和取名
047(二) 满月礼和百日礼
047(三) 成年礼仪
047二、 寿庆礼仪
048(一) 祝寿
048(二) 拜寿仪式
049传统婚嫁习俗(徐堂忠整理)
050一、 婚嫁习俗
050二、 婚嫁礼仪流程
051传统丧葬习俗(徐堂忠整理)
052一、 寿终入殓仪式
052二、 报丧仪式
054三、 招魂、送魂仪式
054四、 做“七”仪式
055(一) 亲人哭丧
055(二) 请人吊孝
055五、 烧冥屋
057六、 丧服仪式
058七、 出殡择日仪式
058八、 下葬仪式
059第三章 民间工艺
民间铁匠工艺
062民间裁缝手工艺
064手工刺绣
066白露酒(程酒)
067一、 资兴白露酒(程酒)的历史记载
067二、 资兴白露酒(程酒)制作工艺
067三、 资兴白露酒(程酒)酿制流程
068第四章 流华湾袁氏占村群落传说
流华湾传说(袁孔仁)
070“金鸡之地”木瓜塘(刘娟丽)
071九个半岭下(刘娟丽)
073龙头石、乌牛凼、古书院(刘娟丽)
075木瓜塘之由来(袁树人)
077下茅屋——让我魂牵梦萦的地方(浩洋)
078浅说上茅屋(袁述楼)
080黄昌岭村史略(袁作兴袁斗生)
081吊钟岭之概况(袁郁胜)
083漫话石头坵(袁文秀)
084辰冈书院
084辰冈岭记(水精)
085第五章 诗词、楹联、散文
诗词
088一、 华祝堂袁氏祖辈诗词欣赏
088二、 本土原创诗词
094楹联
097一、 名人名联
097二、 祭祖厅对联
098三、 袁氏续修族谱对联
098四、 本土原创对联
098红色诗词对联
099一、 农民歌
099二、 资兴民歌
099三、 放脚歌
099四、 资兴民谣
100五、 湘南起义对联
100原创散文
101流华湾里滚惊雷(李宙南)
101流华湾——一个英雄的村庄(欧艳文)
107附:湘南起义在流华湾大事记(徐堂忠整理)
108荷塘深处流华湾(王跃华)
109古井悠悠(袁佳男)
113春雨如酥,水墨云烟流华湾(简安然)
116赏荷流华湾(独木桥)
118梦回古村(停云)
119古韵乡风扑面来——写在“资兴首届乡村生活节”(周巍、李强辉、朱孝荣)
122孝行流华湾,相约重阳节(周巍、何志强)
123偷春
125附录
附录一: 袁氏家族文化
128袁氏寻根溯祖(袁立泽)
128一、 妫舜源远
129二、 袁氏缔造
129三、 六字奇观
131四、 追缅始祖
132湘南袁氏第一人——始祖学渊公简介(袁浩洋)
136族规 家训 家风
138一、 古德圣训——《袁氏家训·上卷》睦亲
138二、 古德圣训——《袁氏家训·中卷》处世
151二、 古德圣训——《袁氏家训·下卷》治家
165附录二: 资兴市重点古村落简介
178石鼓古村
178星塘古村
178新坳古村
179秧田古村
179留加田古村
180代头古村
180中田古村
180洴泥古村
181附录三:资兴市四大古书院简介
181程子楷书院
181观澜书院
182辰冈书院
182文峰书院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