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大事记
6第一篇 地理环境
第一章 区域建置
44第一节 位置面积
44第二节 建置沿革
44第三节 行政区划
45第四节 撤市建区
46第五节 边界勘定
47第二章 自然环境
47第一节 地质
47第二节 地貌
51第三节 气候
52第四节 水文
57第五节 土壤
59第六节 植被
59第三章 自然资源
60第一节 土地
60第二节 水
61第三节 野生植物
61第四节 野生动物
62第五节 矿藏
62第四章 环境保护
64第一节 环境状况
64第二节 环境监测
66第三节 污染治理
68第四节 环保管理
71第二篇 人口
第一章 人口状况
74第一节 人口数量
74第二节 人口分布与密度
75第三节 人口变动
77第二章 人口构成
78第一节 年龄构成
78第二节 性别构成
80第三节 文化构成
82第四节 民族构成
82第五节 劳动力构成
85第三章 婚烟家庭
87第一节 婚烟状况
87第二节 家庭状况
88第三节 生育状况
90第四章 计划生育
91第一节 机构队伍
92第二节 管理措施
92第三节 政策法规
96第四节 技术服务
96第三篇 中共地方组织
第一章 代表大会
98第一节 区(市)党员代表大会
98第二节 乡镇党员代表大会
99第二章 组织机构
99第一节 中共北湖区(郴州市)委员会
99第二节 中共北湖区(郴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104第三节 区(市)委工作机构
104第四节 党组 基层党委
104第五节 党总支 支部
105第三章 决策议事
105第一节 区(市)委常委会会议
105第二节 区(市)委、区(市)政府联席会议
106第三节 区(市)四家领导班子联席会议
106第四节 书记办公会议
107第四章 重大举措
107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
107第二节 确立与调整发展思路
109第三节 深化企业改制
110第四节 推进机构改革
112第五节 农村建整扶贫
112第六节 优先发展教育
113第七节 精神文明建设
114第五章 组织建设
115第一节 党员队伍
115第二节 基层组织建设
116第三节 领导班子建设
117第四节 干部教育
118第六章 思想建设
120第一节 理论学习
120第二节 宣传教育
121第七章 统一战线
123第一节 统战工作
123第二节 对台工作
125第八章 党风廉政建设
127第一节 机构队伍
127第二节 党风廉政教育
127第三节 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127第四节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128第五节 纠风工作
129第六节 案件查处
129第九章 其他党务
130第一节 文秘信息
130第二节 督查政策研究
131第三节 机要保密
132第四节 老干部工作
133第五节 对外接待
134第四篇 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章 人大代表与代表大会
135第一节 人大代表
135第二节 代表大会
137第二章 人大常委会
141第一节 常委会构成
141第二节 常委会会议
143第三节 常委会工作机构
143第三章 职能活动
144第一节 决定重要事项
144第二节 监督“一府两院”
146第三节 代表视察与执法检查
148第四节 选举 任免国家工作人员
148第五节 指导基层人大工作
149第六节 其他职能活动
150第四章 乡镇人大与街道人大工作办公室
151第一节 代表大会
151第二节 职能活动
151第五篇 人民政府
第一章 机构
153第一节 区(市)人民政府
153第二节 乡镇人民政府
158第三节 街道办事处
159第二章 议事决策
160第一节 政府常务会议
160第二节 区(市)长办公会议
161第三节 区政府全体会议
161第三章 施政举要
162第一节 推进新型工业化
162第二节 推进农业产业化
163第三节 推进城镇化
164第四节 发展民营经济
165第五节 招商引资
167第六节 建设文明城市
168第七节 加强城市社区建设
169第八节 创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区
170第四章 综合政务
172第一节 文秘信息督查工作
172第二节 法制工作
174第三节 信访工作
174第四节 外事侨务
176第五节 信息化工作
178第六节 老龄工作
180第七节 机关后勤事务管理
182第六篇 人民政协
第一章 政协委员
183第一节 委员产生
183第二节 委员构成
183第三节 委员组活动
184第二章 政协会议
186第一节 全体委员会议
186第二节 政协常委会会议
188第三节 主席会议
189第三章 工作机构
191第一节 政协各办委
191第二节 乡镇(街道)联络工作委员会
192第四章 职能活动
193第一节 政治协商
193第二节 民主监督
194第三节 参政议政
195第四节 其他职能活动
198第七篇 人民团体
第一章 工会
200第一节 组织机构
200第二节 代表大会
200第三节 主要活动
201第二章 妇女联合会
206第一节 组织机构
206第二节 代表大会
207第三节 主要活动
207第三章 共产主义青年团
211第一节 组织机构
211第二节 代表大会
211第三节 主要活动
211第四章 工商业联合会
216第一节 组织机构
216第二节 代表大会
216第三节 主要活动
216第五章 残疾人联合会
219第一节 组织机构
219第二节 代表大会
220第三节 主要活动
220第六章 科学技术协会
223第一节 组织机构
223第二节 主要活动
223第七章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25第一节 组织机构
225第二节 主要活动
225第八篇 军事
第一章 军事机构与驻军
227第一节 区人民武装部
227第二节 基层人民武装部
228第三节 驻军
229第二章 兵役
230第一节 兵役登记
230第二节 征兵
230第三节 预备役
231第三章 民兵
232第一节 组织建设
232第二节 军事训练
232第三节 政治教育
234第四节 民兵活动
234第四章 国防教育与军民共建
236第一节 国防教育机构
236第二节 国防教育活动
236第三节 军民共建
238第九篇 政法
第一章 机构队伍
239第一节 机构
239第二节 政法队伍建设
241第二章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243第一节 综治网络
243第二节 综治管理
244第三节 社会治安防范
244第四节 联系联防
244第五节 专项治理
245第三章 公安
246第一节 户政管理
246第二节 政治保卫
248第三节 治安管理
249第四节 刑事侦察
253第五节 预审监管
255第六节 森林案件侦查
255第七节 消防
256第四章 检察
258第一节 刑事检察
258第二节 经济检察
258第三节 民事检察
260第四节 渎职侵权检察
260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
260第六节 监所检察
261第七节 司法监督
261第五章 审判
262第一节 审判制度改革
262第二节 刑事审判
262第三节 民事审判
263第四节 经济审判
264第五节 行政审判
264第六节 林业审判
265第七节 案件执行
265第八节 审判监督
265第六章 司法行政
266第一节 普法教育
266第二节 人民调解
268第三节 安置帮教
269第四节 法律服务
270第五节 公证事务
271第六节 律师事务
271第十篇 机构编制 劳动人事
第一章 机构编制
273第一节 机构设置与管理
273第二节 编制核定与管理
275第三节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
276第二章 劳动管理
277第一节 劳动制度改革
277第二节 劳动就业
277第三节 劳动服务
279第四节 劳动执法
280第五节 职工队伍
282第六节 劳动工资
283第三章 人事管理
285第一节 人事制度改革
285第二节 干部队伍
286第三节 干部管理
287第四节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
289第五节 政工人员职称评定
289第六节 工资福利
289第十一篇 经济综述
第一章 经济体制改革
292第一节 工业体制改革
292第二节 商贸体制改革
297第三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302第二章 经济结构
304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
304第二节 三次产业结构
305第三节 产业产值结构
307第四节 工业产值结构
307第五节 投资结构
309第三章 速度效益
310第一节 发展速度
310第二节 经济效益
311第四章 开放型经济
312第一节 经济环境建设
313第二节 招商引资
315第三节 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
320第四节 对外贸易
321第五节 劳务输出
323第五章 居民生活
324第一节 城镇居民生活
324第二节 城镇居民住房制度改革
326第三节 农村居民生活
328第十二篇 基础设施
第一章 城区建设与管理
329第一节 城区规划
329第二节 街道建设
329第三节 市政建设
340第四节 园林绿化
342第五节 城管监察
342第六节 环境卫生
342第二章 乡镇村建设
343第一节 乡镇 村规划
343第二节 乡镇驻地建设
343第三节 村庄建设
344第三章 交通
344第一节 公路建设
345第二节 公路运输
350第三节 公路管理
351第四节 铁路
353第四章 电力
354第一节 城区供电
354第二节 小水电建设
355第三节 农村电网改造
358第五章 邮政通讯
359第一节 邮政
359第二节 通信
361第三节 创建省电话县和信息化示范区
362第十三篇 工业 建筑业
第一章 工业结构
363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
363第二节 行业结构
365第三节 轻重工业结构
366第四节 技术改造
366第二章 工业门类
367第一节 金属 化工
367第二节 采选 冶炼
368第三节 机械 电子
369第四节 纺织 服装 瓷器
371第五节 印刷 包装 造纸
373第六节 食品 饲料
374第七节 建材
376第三章 煤炭石墨工业
377第一节 资源及其分布
377第二节 开发利用
377第三节 生产技术
378第四节 原矿销售与洗选加工
379第五节 矿山安全管理
380第六节 煤矿选介
381第四章 工业管理与效益
382第一节 管理体制
382第二节 生产管理
382第三节 企业安全管理
383第四节 质量管理
384第五节 财务管理
384第六节 困难企业帮扶
385第七节 工业效益
385第五章 工业园区建设
386第一节 北湖工业园
386第二节 郴州石盖塘省级乡镇工业小区
388第六章 驻区工业企业选介
390第七章 建筑业
394第一节 建筑企业
394第二节 建筑设计
395第三节 建筑管理
396第十四篇 商贸 服务业
第一章 商业经济成分
399第一节 国有商业
399第二节 集体商业
399第三节 个体私营商业
400第二章 商贸市场
401第一节 城镇集贸市场
401第二节 农村集贸市场
402第三节 商业网点建设
403第四节 社会商品市场
404第三章 商品购销
405第一节 农业生产资料
405第二节 工业生产资料
406第三节 生活资料
406第四节 粮油贸易
406第五节 再生资源
408第六节 民用爆破物资
408第四章 饮食 服务业
409第一节 饮食业
409第二节 服务业
410第五章 商贸管理
411第一节 机构
411第二节 综合管理
412第六章 驻区商贸服务企业选介
413第十五篇 农业
第一章 农业产业化与农村经济管理
420第一节 农业产业化
420第二节 农村经济管理
421第三节 农村扶贫
425第二章 农业综合开发
426第一节 项目
426第二节 资金
430第三节 效益
434第三章 种植业
435第一节 粮食作物
436第二节 蔬菜
439第三节 烤烟
443第四节 水果
445第五节 茶叶
447第六节 其它作物
448第七节 农技推广服务
448第八节 植保与检疫
452第四章 养殖业
453第一节 牲畜
454第二节 家禽
455第三节 水产
456第四节 特种养殖
457第五节 疫病防治
458第六节 动物检疫
459第七节 科技推广与服务
460第五章 林业
461第一节 机构
461第二节 造林绿化
462第三节 森林分类经营
466第四节 森林资源管理与保护
468第五节 森工生产
471第六章 乡镇企业
475第一节 经营体制改革
475第二节 所有制结构
476第三节 行业结构
478第四节 管理
480第七章 水利
482第一节 水利设施建设
482第二节 防汛抗旱
485第三节 管理
487第四节 水资源开发利用
489第八章 农业机械
491第一节 农具农机
491第二节 农机推广
493第三节 农机服务
494第四节 农机管理
494第九章 农村能源建设
496第一节 省柴节 煤技术
497第二节 沼气能源建设
497第三节 可再生新型能源开发
499第十六篇 财税 金融
第一章 财政
500第一节 财政体制
500第二节 财政收入
501第三节 财政支出
503第四节 财源建设
505第五节 财政管理
507第六节 国有资产管理
513第二章 税务
516第一节 税制改革
517第二节 税收征缴
517第三节 税务管理
519第三章 金融保险
519第一节 工商银行北湖区支行
520第二节 农业银行北湖区支行
522第三节 建设银行北湖区支行
524第四节 中国银行北湖区支行
525第五节 信用合作联社
526第六节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北湖支公司
528第七节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郴州市北湖支公司
528第十七篇 经济综合管理
第一章 国民经济计划管理
530第一节 计划体制改革
530第二节 计划编制与执行
530第三节 固定资产投资管理
533第四节 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分配与农转非管理
535第五节 重点项目建设管理
537第二章 国土管理
538第一节 地籍地政管理
538第二节 土地登记发证
539第三节 土地开发整理
539第四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539第五节 耕地保护
540第六节 土地监察
540第三章 矿产资源管理
541第一节 采矿许可证管理
541第二节 矿业秩序整顿
541第三节 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
542第四章 物价管理
543第一节 价格调控
543第二节 价格评估
544第三节 收费管理
545第四节 物价监督检查
545第五章 工商行政管理
546第一节 企业登记注册管理
547第二节 个体私营经济管理
548第三节 市场监督管理
549第四节 商标广告管理
550第五节 经济合同监督管理
551第六章 审计
552第一节 国家审计
552第二节 内部审计
555第三节 社会审计
555第七章 统计
556第一节 统计调查
557第二节 统计监督
562第三节 统计服务
563第八章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563第一节 安全教育与培训
564第二节 安全监察
564第三节 安全生产事故
565第十八篇 教育
第一章 教育改革
566第一节 管理体制改革
566第二节 投入体制改革
567第三节 社会办学
568第四节 素质教育
569第五节 调整学校布局
570第二章 普通教育
571第一节 幼儿教育
571第二节 小学教育
573第三节 中学教育
574第三章 职业教育
577第一节 职业学校
577第二节 教师进修
577第四章 成人教育
578第一节 农业技术教育
578第二节 自学考试
579第三节 远程与函授教育
579第四节 扫盲教育
579第五章 教师队伍
580第一节 教师数量
580第二节 教师结构
580第三节 教师待遇
580第六章 教育设施设备
581第一节 校园校舍
581第二节 校园文化设施
582第三节 仪器电教设备
582第四节 图书馆(室)
583第五节 体育设施设备
583第六节 卫生设施
583第七章 教育管理
583第一节 行政管理
583第二节 教学管理
585第三节 经费管理
587第十九篇 科技 文化 旅游
第一章 科学技术
589第一节 科技普及与服务
589第二节 科技研究与推广
592第三节 科技管理
595第二章 文化事业
600第一节 文化设施
600第二节 民间文艺
600第三节 文艺创作
601第四节 文化活动
605第五节 图书馆(室)
606第六节 电影
609第七节 文物
610第八节 文化市场管理
617第三章 电视 广播 报刊
618第一节 广播 电视
618第二节 报刊
619第四章 党史地方志
620第一节 党史 资料征集编研
620第二节 地方志编纂
620第五章 档案
621第一节 档案管理
622第二节 档案利用
625第六章 旅游
626第一节 自然景观
626第二节 人文景观
628第三节 旅游开发与管理
631第二十篇 卫生体育
第一章 医疗卫生改革
632第一节 卫生机构改革
632第二节 人事制度改革
633第三节 管理体制改革
633第二章 医疗
634第一节 中医
634第二节 西医
635第三节 护理
636第四节 医疗机构
637第三章 疾病控制
639第一节 计划免疫
640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640第四章 妇幼保健
642第一节 妇女保健
642第二节 儿童保健
643第五章 公共卫生
643第一节 爱国卫生
643第二节 公共场所卫生
644第三节 环境卫生
645第四节 饮水卫生
646第五节 食品卫生
646第六节 劳动卫生
648第六章 卫生管理
648第一节 管理机构
648第二节 卫生监督执法
649第三节 医政管理
650第四节 医德医风管理
650第五节 质量与安全管理
651第七章 体育
651第一节 机构与设施
651第二节 群众体育
652第三节 学校体育
655第四节 竞技体育
656第二十一篇 社会事务
第一章 基层自治组织建设
663第一节 村民委员会
663第二节 居民委员会
665第三节 社区
666第二章 拥军 优抚 安置
668第一节 拥军 烈士褒扬
668第二节 优待 抚恤
671第三节 安置
673第三章 赈灾救济 扶贫帮困
674第一节 赈灾救济
674第二节 扶贫帮困
677第四章 社会福利
678第一节 福利企业
678第二节 有奖募捐
679第三节 福利院 敬老院
680第五章 民政社会事务
681第一节 婚姻登记
681第二节 殡葬管理
682第三节 地名管理
683第四节 社团管理
683第六章 民族
684第一节 民族概况
684第二节 瑶族习俗
685第三节 民族事务
686第七章 宗教
688第一节 佛教
688第二节 道教
688第三节 基督教
689第四节 天主教
689第八章 社会保障
690第一节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690第二节 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
694第三节 农村养老保险
695第四节 医疗保险
695第五节 工伤保险
697第六节 失业保险
698第七节 生育保险
699第八节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699第二十二篇 郴州经济开发区
第一章 发展历程与规划编制
701第一节 发展历程
701第二节 规划编制
704第二章 基础设施建设
704第一节 道路
704第二节 招商广场
705第三节 天龙汽车站
706第四节 市场建设
706第三章 经济发展综述
707第一节 经济发展概况
707第二节 招商引资活动
708第三节 国有企业改制
709第四章 项目建设
710第一节 工业项目
710第二节 商业项目
712第三节 房地产业项目
713第四节 科技工业园
714第五节 武广火车站福城新区
715第五章 开发区管理
718第一节 管理机构
718第二节 规划管理
720第三节 建设管理与经营
720第四节 劳动保障
721第五节 城市管理
722第六节 环卫绿化
723第二十三篇 乡 镇 街道
第一章 镇
724第一节 郴江镇
724第二节 石盖塘镇
725第三节 鲁塘镇
726第四节 华塘镇
727第五节 万华岩镇
728第二章 乡
729第一节 市郊乡
729第二节 保和乡
730第三节 同和乡
731第四节 江口乡
732第五节 永春乡
733第六节 芙蓉乡
734第七节 南溪乡
735第八节 月峰瑶族乡
736第九节 大塘瑶族乡
737第三章 街道
738第一节 人民路街道
738第二节 北湖街道
739第三节 下湄桥街道
740第四节 燕泉街道
741第二十四 篇人物
第一章 人物传
742第二章 人物纪事
755第三章 人物名录
769第一节 革命烈士
769第二节 劳动模范
802附录
附录一 国务院关于同意湖南省撤销郴州地区设立地级郴州市的批复
806附录二 北湖区与相邻县区行政区域界线主要界址及边界线走向
807附录三 艺文选粹
819附录四 碑记
827跋
838编后记
839《北湖区志》编纂人员名录
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