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第一章 湘南暴动的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
5第一节 暴动前夕湘南的政治形势
5一、 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
5二、 水深火热中的湘南人民
8第二节 “八七”会议前后中央对湘南暴动的部署
12一、 毛泽东同志拟定《湘南暴动大纲》
12二、 中央致朱德及二十五师全体官兵的两封信
15第三节 湘南特委和各地党组织
17一、 湘南特委
17二、 郴属特委和各县党组织
20第四节 “八七”会议精神指引着湘南人民开展武装斗争
22一、 历代湘南人民的反抗斗争
22二、 山雨欲来风满楼
29第二章 重振旗鼓 穿山西进
34第一节 起义军向何处去
34一、 潮汕失败和三河坝激战
34二、 茂芝会议
36第二节 转战粤、闽、赣边
38一、 天心圩会议
38二、 大庾整编和上堡整训
41第三节 几个决定性的行动
43一、 与范石生建立统一战线
43二、 湘南、粤北地方党的负责人在汝城的联席会议
47三、 犁埠头练兵运动
48四、 朱德、毛泽东的两次联系
50五、 直奔湘南
52第三章 揭开湘南暴动的序幕
54第一节 伟大决策的实现
54一、 进驻杨家寨和莽山洞
54二、 占领宜章的计划
59第二节 智取宜章
61一、 胡少海乔装入城
62二、 朱德赴“宴”
63三、 宜章城一片欢腾
64第三节 晃晃梭镖刺大天
66一、 碕石暴动
66二、 栗源暴动
68三、 白沙农民暴动
69第四节 许克祥成了“许送枪”
70一、 许克祥大举进犯
70二、 诱敌深入
71三、 坪石大捷
73第四章 向郴州和耒阳推进
79第一节 下决心大干
79一、 特别会议和党政军联席会议
79二、 发动全面暴动战略思想的形成
81第二节 占领郴州
83一、 特委、县委几次会议
83二、 折岭包围战
84三、 “打虎”与“牵羊”
86第三节 攻克耒阳城
90一、 进军中的小插曲
90二、 一克耒阳
90三、 鷔山庙伏击
94四、 再克耒阳
96五、 小水铺遇难和三公庙歼敌
98六、 暴动进入高潮
100第五章 暴动烈火燃遍湘南
103第一节 永兴的农民暴动
103一、 板梁暴动
104二、 车田暴动和江右独立团
105三、 两次攻进永兴城
106第二节 资兴农民暴动
107一、 红色三都
107二、 前县长弃印潜逃 李政权入掌政权
108第八节 瑶族人民参加暴动
155一、 苦难的瑶家
155二、 山山寨寨燃起暴动烈火
158第六章 苏维埃运动
162第一节 暴动中的地方党组织
162一、 各县县委的组建和扩大
162二、 党组织在暴动中的领导作用
163第二节 苏维埃运动的广泛开展
166一、 苏维埃运动的蓬勃兴起
166二、 苏维埃政权建设和政府工作
169三、 大规模的群众革命运动
181第三节 工农武装的建立和作用
187一、 农民武装起来了
187二、 配合主力作战保卫红色政权
191第七章 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
194第一节 湘南特委在永兴召开湘南党代会
194一、 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同时进行
194二、 湘南党代会对土地革命的研究部署
196三、 各县制定和颁布《土地分配法》
199第二节 打土豪 分田地
199一、 大规模插标分田运动
199二、 曙光在前
201第三节 新社会的主人
202一、 农民拥护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
202二、 砸碎封建的精神枷锁
202三、 踊跃参军参战斗争 热情空前高涨
204第八章 镇压地主豪绅的疯狂反扑
206第一节 郴州的“反白事件”
206一、 起因
206二、 经过
208三、 平息叛乱
210四、 陈毅兼任郴县县委书记
211五、 “左”倾盲动路线的千扰及对它的抵制
213第二节 镇压各地地主豪绅的疯狂反扑
215一、 宜章大黄家水楼保卫战
215二、 桂、郴、永三县农军和桂阳庙下豪绅的斗争
218三、 三打桂阳城
219第九章 伟大的战略转移
221第一节 湘南暴动后期的形势
221第二节 毛泽东率部进湘南
222一、 湘南特委派周鲁上井冈山
222二、 毛泽东率第一团楔入桂东、汝城
223三、 何长工、袁文才率第二团进入资兴
227第三节 主动撤离湘南 向井冈山转移
228一、 朱德率部经安仁向井冈山转移
228二、 陈毅率各县农军经资兴向宁冈前进
229三、 资兴彭公庙会议和湘南特委遇难
232四、 龚楷、肖克率宜章独立营与毛泽东会合于资兴龙溪洞
233五、 伟大的会师
235六、 扑不灭的火焰
238结束语
243[附件一] 湘南暴动大事记
247[附件二] 参阅的主要文献资料目录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