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密集研究稳增长。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盘活和统筹使用沉淀的存量财政资金,有效支持经济增长;确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措施,培育经济新动力;决定适当扩大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范围,更好惠民生、助发展;4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全国范围清理规范涉企收费、下调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和工商业用电价格、依法适当降低铁矿石资源税征收比例,多措并举减轻企业负担,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从已披露的经济数据来看,经济仍然存在较大的下行压力, “稳增长”要求政策加大力度。
1.投资政策仍需发力。一是房地产政策仍有后招。如果房地产新政未能给经济增长带来起色,未来不排除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大力度。二是地方政府在打通投融资环节、进一步完善PPP相关配套措施等方面,政策仍大有可为。三是在区域建设发展方面,一些新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先行陆续展开。
2.外贸政策也需加码。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此前在辽宁调研时强调,要尽快遏制外贸下滑势头,防止由减速变为持续失速。要调动民营企业等各类企业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外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一季度进出口数据难言乐观,面对严峻复杂的外贸形势,稳外贸政策年内将再加码。据报道,中央已启动部署对当前进出口形势的摸底调研,并酝酿稳定外贸增长、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新政,中间品进口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有望迎来政策鼓励,相关政策将在年内正式出台。
3.低通胀环境为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提供空间。我国3月CPI同比增速与上月持平,物价维持在较低水平,二季度大幅抬升的可能性小。经济增速放缓和物价保持低通胀态势,为政策进一步放松提供了空间。预期二季度稳增长相关政策还将陆续出台。专家认为,由于二季度翘尾因素走高,二季度CPI同比增速或有所回升。但整体而言,目前通胀不具备大幅回升基础,但猪肉价格的回升也使得通胀超预期走低的可能性不大。受石油和有色产业链价格上涨带动,预计4月工业价格降幅将有所收窄。展望二季度,石油等大宗商品出现大幅反弹尚缺乏需求支撑。
当前,政策既要稳增长,又要实现有质量的增长,促使各项金融政策加快落地。从近期来看,各项政策密集出台:信贷资产证券化注册制推行、存款保险制度即将推出、外汇管理便利化政策不断完善、资本开放力度加大等,都在致力于为稳增长营造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预期二季度稳增长相关政策措施有望陆续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