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统计局,各市管园区计划经济局:
根据《郴州市新型工业化考核奖励办法(试行)》(郴办发[2007]12号)要求,经市统计局统计考核,报市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同意,现将2007年度新型工业化考核结果通报如下:
一、考核计分结果
综合考核计分结果显示:总分居前三位的县(市、区)分别是资兴市、北湖区和永兴县,居4—8位的县(市、区)和市管开发园区分别是桂阳县、宜章县、苏仙区、嘉禾县和市有色金属产业园;总分居前10位的规模工业企业分别是湖南中烟工业公司郴州卷烟厂、郴州市东江金磊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永兴县西河铅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有色股份有限公司黄沙坪矿业分公司、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湖南省郴州电业局、湖南郴电国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郴州钻石钨制品有限公司、湖南省资兴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郴州裕湘面业有限公司,总分居11—20位的规模工业企业分别是郴州云湘矿冶有限责任公司、郴州金旺实业有限公司、桂阳县银星有色冶炼有限公司、郴州市宇腾化工有限公司、湖南省鑫达银业有限公司、郴州华湘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湖南省郴州市金贵有色金属有限公司、郴州高斯贝尔数码科技有限公司、郴州市诚信印务有限公司和青岛啤酒(郴州)有限公司。
二、2007年全市新型工业化进程主要特点
考核统计数据表明,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措施有力,效果明显。尽管受节能降耗考核指标的影响,使我市在全省市州考核中未能进入先进行列,但在省对县(市、区)考核中,我市有资兴市和北湖区获得了“全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红旗单位”称号,永兴县获得了“全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先进单位”称号;在省对企业考核中,我市有郴州东江金磊水泥有限公司、永兴县西河铅业有限责任公司获得了“全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先进企业”称号。2007年全市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一是工业生产增速不断加快,主导地位不断提高。2007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299.34亿元,同比增长15.0%,比上年加快7.2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09%,比上年提高0.6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2.6%,拉动全市GDP增长6.47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4.56亿元,增长18.5%,比上年加快12.1个百分点。特别是县(乡)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更快,2007年全市县(乡)规模工业增加值158.61亿元,比上年增长20.8%,高出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2.3个百分点。县(乡)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额居全市前三位的是永兴县、桂阳县和宜章县,分别为17.22亿元,14.86亿元和14.15亿元;增幅居全市前三位的是资兴市、苏仙区、桂阳县和永兴县,分别为42.2%、40.7%、29.5%和29.5%。
二是企业效益明显提升,税收贡献快速增长。2007年,全市规模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49.76亿元,同比增长31.2%;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58.58亿元,同比增长54.5%;规模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88.6%,同比提高44.8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全部资产利税率为27.7%,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工业税收同步快速增长。2007年全市工业企业实缴税金36.6亿元,同比增长达41.13%;工业企业实缴税金总额居全市前三位是北湖区、苏仙区和资兴市,分别为10.14亿元、6.81亿元和5.02亿元;工业企业实缴税金增长率居全市前三位的是安仁县、临武县和苏仙区,分别为273.99%、87.65%和43.27%。
三是节能减排取得一定成效,资源环境保护得到加强。2007年,全市除苏仙区、安仁县和汝城县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上升外,其余8个县(市、区)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下降幅度居全市前三位的是资兴市、北湖区和宜章县,分别为-22.4%、-16.73%和-10.23%。同时,全市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为92.32%,工业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合格率达85.87%。
四是研发投入逐步加大,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07年,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研发经费支出达20754万元,占GDP的比重为0.32%。随着研发投入的不断加大,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产品升级换代逐步加快。2007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2.08亿元,同比增长53.8%,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7.4%,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完成新产品产值86.45亿元,同比增长25.06%;新产品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12.9%。
五是集聚发展效应明显,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工业园区在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中的主平台作用日益显现。2007年,全市省级开发园区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44.32亿元,同比增长28.4%,比规模工业快9.9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的比重为19.8%,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工业集聚发展程度不断提高,促进了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升。2007年,全市新投产工业项目用地单位面积投资强度达标率为100%;每公顷工业用地实现工业增加值283万元,同比增长12.04%。
六是引资投资稳步增长,发展后劲持续增强。2007年,全市工业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92.96亿元,总量仅次于长沙排全省第二,比上年增长5.03%。内外资金的注入,推动了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07年,全市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38.42亿元,增长12.98%,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72.26亿元,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52.2%。
与此同时,我市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也面临着重化工业和高能耗行业比重偏高的结构性矛盾,受到土地、资金、能源、原材料供应趋紧的制约,同时还面临着产业限制、节能降耗减排等政策性压力和自然灾害、安全生产及美国次贷危机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等,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并积极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加以解决。
全市各级统计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履行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职能,充分发挥统计在经济社会评价监测中的重要作用,继续加强和改进新型工业化考核统计工作,切实为推进全市新型工业化又好又快发展服好务。
请你们及时将此件呈送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
附件:2007年郴州市各县(市、区)及市管园区新型工业化考核结果
二○○八年三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