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努力扩大有效投资,力促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要确保投资增速。当前我市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必须保持较强的投资力度。要围绕“稳投资、促增长”的目标,强化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采取有效举措,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力争增长30%以上。要提升投资效益。把扩大投资总量与优化投资结构结合起来,突出抓好产业投资项目,以项目支撑产业转型,以项目促进城乡统筹,以项目提升生态质量。集中力量抓好941个重大建设项目,重点抓好147个新型工业化项目、115个现代服务业项目和73个现代农业项目建设。要强化项目推进。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联动协调、督查督办和考评问责机制,严格项目建设质量、安全和工程监理,优化项目建设环境,积极协调解决重大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促进新建重大项目尽快开工、在建重大项目加快推进。
二、深入研究上级政策,提高争资立项实效。要加强政策研究。去年以来,国家、省里相继出台了支持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铁路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出口贸易、节能环保产业建设、微小企业发展、光伏产业发展和服务业发展等多领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今年还将陆续出台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20项重大工程建设、风电产业发展、城镇化发展等多方面的政策措施。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发改部门要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加大组织协调力度,积极向上衔接汇报,力争获得更多中省资金支持,有更多项目挤进中省规划笼子,成为中省支持的重点。要进一步优化争资立项工作机制。成立专门班子,明确专人负责,安排专门的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为争资立项提供有效保障。对重大争资立项项目,要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明确具体事项和工作要求,及时调度,定期通报,严格考核,对取得良好成效的,予以表彰;对工作不到位,造成损失的,要约谈问责。
三、加大产业转型力度,推动经济结构深入调整。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重大战略来抓,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决定》,认真组织实施服务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围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现代商贸、文化旅游、服务外包等重点产业,切实加大重大服务业项目建设和前期项目推进力度,全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要深入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围绕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和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大力实施创新驱动,从技术改造、科技创新、项目与资金争取等多方面大力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要紧抓政策机遇,超前谋划,在促进节能环保、互联网技术及应用等新兴产业发展上抢占先机。
四、全面深化改革发展,不断激发发展活力。我市连续三年开展的“推进改革年”活动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牢固树立改革是最大红利的思想,切实增强改革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形成共识,坚定信心,抓紧完善有利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要认真编制深化改革实施工作方案,对涉及全市发展全局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开放型平台建设等重点改革工作要及时掌握推进情况,及时研究解决问题,确保改革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巩固已有改革成果,对公共资源市场交易体系建设、大病医保试点、郴资桂“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等改革工作,进一步深入研究,完善改革措施,巩固和深化改革成效。同时,要抓好激活民间资本、建立精准扶贫机制、省级低碳试点城市建设、“大十字”城镇群建设等即将全面铺开的改革工作,争取新的改革成效。
五、推进城镇群建设,加快区域统筹协调发展。要加强城镇化政策研究。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指出城镇化在扩大内需、促进产业升级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目前,《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已经上报国务院,全省发改工作会也提出即将研究编制全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关注中省规划进展,积极对接,争取政策和项目支持。要突出发展重点。郴资桂“两型社会”示范带要加大“两型”示范创建力度,大力培育“两型”产业,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建设“两型”示范城镇。郴资桂、郴永宜“大十字”城镇群建设要把握全省城镇化建设试点的良好机遇,大力实施交通同网、环境同治、城乡同筹、产业同兴、城镇同建五大工程,争取全国中小城镇群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罗霄山片区要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努力打造成为全国片区扶贫攻坚的亮点。(综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