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郴州规模工业运行走势及对策建议
今年以来,全市工业战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大干新三年,再创新辉煌”和“稳中求进、又好又快”的工作总基调,认真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全面开展“工业经济质量提升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年”活动,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发展。1-5月全市规模工业运行平稳,在全球经济下行形势下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1-5月郴州规模工业运行的主要特点
据统计,今年1-5月全市1053家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69.33亿元,同比增长17.2%,增速居全省第二位,比1-4月增速回落0.9个百分点,但比全省平均增速高1.9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增速高6.5个百分点。主要运行特点如下:
(一)制造业和采矿业增长贡献突出,但增速回落。从工业门类看,今年1-5月全市规模工业中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80.27亿元,同比增长18.2%,比全市平均增速快1.0个百分点,但比1-4月增速回落1.2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工业的增长贡献率高达71.3%,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长12.3个百分点;采矿业实现增加值72.56亿元,同比增长15.4%,低于全市平均增速1.8个百分点,比1-4月增速回落1.1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工业的增长贡献率为23.8%,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长4.1个百分点;电力、热力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实现增加值16.5亿元,同比增长14.1%,虽然低于全市平均增速3.1个百分点,但比1-4月增速回升3.8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工业的增长贡献率为4.9%,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长0.8个百分点。电力、热力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增速回升的原因主要是今年入夏以来,雨水充足,小水电发电量增长较快,风能发电效果开始显现。据市电业局统计,今年1-5月全市共实现发电量75.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6%,其中风电增长256.3%、水电增长19.6%、火电增长17.1%。
(二)重工业增速快于轻工业,但增速均回落。从轻重工业情况看,今年1-5月,全市轻工业实现增加值44.99亿元,同比增长13.1%,比去年同期增速回落6.9个百分点,比今年1-4月增速回落3.7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受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郴州卷烟厂卷烟产量下降24.2%影响所致。而全市重工业实现增加值224.34亿元,同比增长18.1%,比轻工业增速快5.0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增速回落1.7个百分点,比今年1-4月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
(三)主导行业拉动明显。从分行业情况看,1-5月,全市37个大类行业中除非金属矿采选业、烟草制品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炼焦业、医药制造业和金属制品、机械及设备修理业等6个大类行业下降外,其他31个大类行业均实现增长,其中主导行业增长拉动明显。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拉动1.6)、有色金属采选业(拉动2.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拉动1.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拉动1.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拉动0.5)、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拉动6.2)、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拉动0.5)和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拉动0.8)等八大主导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3%、18.6%、19.6%、21.1%、9.8%、21.1%、13.8%和13.7%,共拉动规模工业增长14.2个百分点。
(四)园区工业快速增长,比重提高。从工业集聚情况看,今年1-5月,全市9个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265家规模工业企业共实现增加值91.12亿元,同比增长21.7%,比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快4.5个百分点;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3.8%,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
(五)多数工业产品产量实现增长。从产品产量情况看,1-5月全市纳入统计的14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87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其中发电量增长18.6%,原煤增长8.3%,黄金增长20.8%,白银增长23.3%,十种有色金属增长21.2%,饮料酒增长25.1%,合成氨增长24.8%,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增长6.1%,铸铁件增长23.2%,焰火制品增长21.9%。
(六)工业企业效益平稳提高。从企业效益情况看,1-4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44.41亿元,同比增长29.3%;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39.04亿元,同比增长23.9%。在规模以上工业37个大类行业中,34个大类行业实现盈利,其中23个大类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实现利润总额居前5位的是煤炭开采及洗选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分别实现利润7.1亿元、5.6亿元、5.5亿元、5.4亿元和3.5亿元,这5个行业共实现利润27.1亿元,同比增长22.6%。
二、郴州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开工面提高为规模工业增长扩大了增长空间。今年5月份,全市单月停产企业81家,比去年同月减少16家,企业开工面达到92.3%,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
(二)工业用电量、货运量、工业增值税的快速增长为规模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据湖南省电力公司郴州电业局统计,今年1-5月全市全社会用电量为42.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7%,其中工业用电量为27.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7%,增速比全社会用电量快3.0个百分点,其占全市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65.6%,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1-5月,全市实现货运量7931.66万吨,同比增长20.7%,完成工业增值税10.52亿元,同比增长23.8%。
(三)小型工业和非公有制工业的快速增长已成为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长的主力军。1-5月全市规模以上小型企业实现增加值211.54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量的78.5%,同比增长21.3%,比全市平均增速快4.1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长16.0个百分点;全市非公有制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234.31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量的87.0%,同比增长20.0%,比全市平均增速快2.8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98.4%,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长16.9个百分点。
(四)工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为全市规模工业的发展增加了新的增长点。1-5月全市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 147.63亿元,同比增长43.6%,增速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4.6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完成91.9亿元,同比增长25.2%。一批新建新投产企业陆续投产,这表明全市的工业发展后劲在不断增强。2011年8月份以来,全市共新增并申报成功入统新建新投产规模工业企业40家,今年1-5月实现增加值9.73亿元,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长3.0个百分点。
三、郴州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高耗能行业所占比重仍然偏高。1-5月,全市炼焦业(同比下降10.0%)、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增长19.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同比增长21.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同比增长9.8%)、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同比增长21.1%)和电力、热力的生产供应业(同比增长13.7%)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共实现增加值143.03亿元,同比增长18.9%,比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快1.7个百分点,其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3.1%,尽管比去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但与去年全年相比却提高3.1个百分点,其对全市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8.6%,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长10.1个百分点。以上情况表明,郴州工业增长过分依赖高耗能行业,资源消耗过快和环境污染所付出的代价偏高,工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与升级。
(二)工业增长的基础比较脆弱。1-5月,全市37个大类行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等七大重点行业共完成增加值209.75亿元,同比增长17.8%,其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77.9%,而其他30个大类行业增加值只占全市的22.1%。由于以上七大重点行业受国际宏观环境、国内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房地产调控政策、税收调控政策、市场波动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对全市工业经济运行的影响也较大,这充分说明郴州工业增长的基础仍比较脆弱。
(三)大中型企业产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拉动作用不强。据一季度对全市65户大中型工业企业(国家原联网直报企业)生产经营及景气状况调查显示,一季度企业生产能力利用率大约为69.3%。66.2%的企业生产能力发挥“持平”,32.3%的企业生产能力“低于正常水平”,仅有1.5%的企业“高于正常水平”。企业生产能力没有充分发挥,其原因构成:35.4%的企业认为产品需求减少、订单不足;21.5%的企业认为原材料供应不足;13.8%的企业认为劳动力供应不足、技能欠缺;27.7%的企业认为属于季节性减产。1-5月,全市101家大中型企业(按国统字[2011]75号文新标准划分)共实现增加值57.79亿元,同比增长4.8%,比全市规模工业平均增速低12.4个百分点,比1-4月增速回落7.6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长只有1.2个百分点。
(四)卷烟产量下降对郴州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的影响较大。1-5月,由于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郴州卷烟厂生产计划减少,共生产卷烟75.0亿支,同比下降24.2%,从而导致郴州烟厂仅实现增加值6.69亿元,同比下降25.3%。1-5月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含烟厂数据)增长17.2%,而剔除烟厂数据后增长18.6%,这就是说卷烟产量的下降直接减少郴州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4个百分点。
(五)企业用工和流动资金紧张。随着全市承接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一大批企业先后入驻郴州,劳动力需求旺盛,企业用工紧张。调查的65户大中型企业一季度用工缺口达13.9%,主要集中在有色金属行业,锻铸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随着原材料成本和用工成本上升、企业外部融资困难(包括银行和民间融资)、产品销售不畅、产品积压较多等多种因素造成企业流动资金紧张。从调查的65户大中型企业流动资金情况看,38.5%的企业流动资金“紧张”,56.9%的企业流动资金“基本正常”;从企业融资情况看,32.3%的企业融资“困难”,63.1%的企业融资“一般”。
(六)企业生产成本上涨过快,盈利空间缩小。1-4月,全市37个大类行业中,有23个行业主营业务成本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比上年提高。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所占比重由上年的68.8%提高到76.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付工资总额为19.9亿元,比上年增长23.5%。1-4月,工业企业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增幅分别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3.6个和26.4个百分点。企业生产成本上涨过快,导致企业盈利空间缩小,1-4月,全市规模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37.7亿元,同比增长23.2%,比去年同期回落23.5个百分点。
四、上半年及全年规模工业走势判断
2012年是郴州工业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交错、面临各种复杂问题的一年。其有利因素是:当前国际宏观经济有企稳向好迹象,国内总体经济形势依然平稳;国家和省市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的财政货币政策,郴州的有色、煤炭、建材、化工、电力和装备制造等支柱行业出现恢复性增长;全市工业用电量增速快于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货运量和工业增值税仍然保持20.0%以上增长速度,企业经济效益和增加值率稳步提升,支撑增长的基础进一步稳固。不利因素有:世界经济下行的压力增大,不仅国际金融危机持续时间和影响超出预期,危机后的世界经济中长期趋势可能远比预期的复杂和困难;欧美发达国家债务危机持续发酵,去杠杆化将导致消费需求减缓,难以摆脱增长乏力局面;新兴经济体虽然增长前景要好于发达国家,但并不可能摆脱发达国家的影响,世界经济总体进入到低速调整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加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持续升温,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下降,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上涨;国外直接投资明显减少,低碳经济的影响直接显现;全市的工业企业还面临市场需求结构变化及国家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等政策性导向所形成的结构性调整压力,传统产业急需不断优化升级,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的任务艰巨,战略性新兴产业弱小且投入不足,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多,持续快速发展难度大。
从以上宏观形势分析和1-5月规模工业运行情况看,上半年时间过半,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量指标过半和增速目标难以实现。尽管下半年全市规模工业运行走势仍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由于郴州连续三年实施四季度工业保增长导致上年同期基数大。因此,下半年工作任务和压力均很大,预计全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年初确定的总量目标和增长目标难以实现。
五、促使全市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建议
(一)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工业企业竞争力。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着科技创新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方向,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各县市区、各产业园区一定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合力,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一要着力突破制约郴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跃升,加快推进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实现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尽快催生和发展郴州的新材料、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和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二要处理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关系。要高度重视新兴科技与传统产业的融合,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三要处理好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关系。推动制造业分工细化,通过采取主辅分离、外包非核心业务、成立专业服务公司等措施,实现产业链延伸,壮大产业规模,提高服务水准。四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的共同作用。
(二)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强大功能,提高工业企业融资能力。要建立完善金融服务和融资担保机构与体系,鼓励中资、外资、民资加快进入郴州,加大政银企三方合作力度。要着力营造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完善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融资机制和激励措施。要充分利用股市平台,加快重点企业上市步伐,扩大股市融资规模。
(三)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和转型升级,增强工业发展后劲。一是继续有效搭建各类开放平台。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降低物流成本,提升运行效益,增强招商引资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二是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采取产业链招商、中介招商、网络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方式,严格按照“三不选”(不选明令禁止的项目,不选环境污染严重的项目,不选资源浪费大且工艺落后、附加值不高的项目)原则引进项目,以园区为载体,突出引进带动能力强、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的战略投资者项目。三是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外贸出口,提升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品牌竞争力。四是加大工业项目建设力度。强力推进年初确定的58个年度投资1亿元以上的大会战项目尽快实施,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开通重大项目、重点企业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联系的直通车,及时调度和解决有关问题,全力保障工程项目和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力争有更多的工业建设项目年内竣工投产,以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四)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实现工业的由大变强,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内涵为主的发展道路。从主要依靠规模扩张、过度消耗资源的粗放发展向注重效率、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可持续发展转变。一是引导行业和企业把科学发展理念落实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能效提高上,全过程建立节约、清洁、循环的新型生产方式。针对品种质量、节能降耗、环境保护、改善装备、安全生产以及两化融合等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二是在继续保持工业平稳较快增长的基础上,以提高工业附加值为突破口,全面优化要素投入结构和供给结构,着力改善和提升郴州工业整体素质,加快推动发展模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三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信息化在转型升级中的牵引作用,深化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加快推动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四是加强企业管理,努力降低成本。要积极引导企业加强成本费用控制,努力增收节支、节能降耗,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特别是加强资金和成本管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
(五)着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县域经济和产业园区加快发展。要按照构建主体功能区要求,实行差异化的产业政策,鼓励各县市区、各产业园区选择正确的发展路径,发展优势产业,实现错位发展。引导产业合理有序转移,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分工合理、层次分明的县域结构和产业结构。推动产业集群发展,重点培育一批在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建设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的工业园区和重点产业基地,以保护生态、惠及民生为前提,立足郴州资源优势,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和优势园区。
(六)扎实推进联网直报,依法依规加强规模工业统计,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吸取重庆永川区、山西河津市和甘肃玉门市干预统计数据上报被曝光案例的深刻教训,严格落实国家统计局的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和工作要求,依法依规加强规模工业统计,进一步提高规模工业企业联网直报水平。一是切实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各级统计人员要加强对《统计法》和一套表数据处理操作规程方面的文件资料学习,熟悉操作要领和规程,提高依法行政意识,切实做到一不下达指标,二不违规操作,三不干预直报,坚决杜绝工作的随意性。二是努力维护企业依法独立行使统计报告权。要加强《统计法》的宣传,维护企业独立开展统计工作和上报数据的权利,真正使企业做到实事求是,应统尽统,不虚报、不瞒报、不拒报,确保联网直报数据质量。三是严格依法审核查询数据。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依法审核查询存在疑问的数据,把数据的客观真实作为永恒追求和终极目标。四是正确处理好四种数据匹配关系。即企业产值增长与企业产品产量增长相匹配的关系,企业产值增长与企业能耗(含用电量)增长相匹配的关系,跨专业指标数据一致的关系,月度之间数据波动过大的关系。五是加强企业统计基础建设。要加大对企业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特别是联网直报工作业务培训以及工业总产值的计算、企业财务指标的划分、研发经费的投入、信息化投入等指标一定要搞清楚,并做到如实填报;要指导企业建立健全统计台帐和原始资料,做到数出有源、数出有据,确保联网直报数据的准确性;要向企业宣传联网直报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让所有规模工业企业尽快完善联网直报工作条件,切实提高企业联网直报数据的及时性。六是切实加大新建新投产工业企业的申报力度。争取年内有更多的新建新投产企业通过国家统计局审批入统,以增加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七是进一步完善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平台,加强统计分析和研判。要全面深入掌握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信息,切实加强监测分析和预测预警,准确及时反映工业经济运行总体情况以及工业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增强经济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和有效性。
责任编辑/李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