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信息
(7)
郴 州 市 统 计 局 办 公 室 编
(郴政办准印证字〔2003〕049号) 二O一二年三月二十二日
2011年郴州教育事业实现“五新”
2011年,郴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教育强市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强力推进教育发展,全市教育事业呈现五大亮点。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新进展。2011年,郴州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学校项目建设,大幅改善办学条件,从而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是合格学校创建成效明显。全年投资17656万元,创建义务教育合格学校103所,学校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大幅改善。全市共创建合格学校400所,乡镇以上义务教育合格学校比例达83.5%。二是城区教育扩容进展顺利。全年市级投入1.3亿元,实施8个城区义务教育扩容项目,在建学位11520个,2009-2011三年建设任务完成后,超额完成2.2万个学位的任务。三是学校重点项目稳步实施。2011年,通过争取省级专项资金以及市县两级资金的投入,完成了年度校舍安全改造项目51个。通过多方筹资完成7个初中工程项目和3个明德项目。大力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有5个县成功创建为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创建数量居全省首位。大力加强中小学实验室装备建设,全年共有47所学校创建实验室标准化建设示范学校。
二、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取得新成效。在巩固发展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面提升教育事业发展水平。一是职业教育大力发展。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有3所职业学校评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有5所中职学校评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2所学校评为省级示范性职教中心学校。二是学前教育加快发展。2011年,完成建设乡镇中心幼儿园31所,乡镇公办幼儿园占乡镇数达83.5%。认真编制并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努力提高公办幼儿园及普惠性幼儿园比例,“入园难”得到基本缓解,学前三年普及率达65%。三是特殊教育积极发展。认真编制特殊教育发展规划,启动市中心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同时,稳步发展高中教育,推进高中学校特色发展,教育质量得到新提升。
三、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实现新提升。2011年,郴州狠抓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实现新提升。一是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强化。把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以教师心灵建设为抓手,努力解决教师身心困惑、生活困境、工作困难,广大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明显增强,职业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二是校长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组织开展了全市初、高中校长集中培训,强化校长对抓教师队伍建设、抓教育质量、抓教学管理的能力和责任。三是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加大新进教师的招聘力度,公费定向培养565名农村小学及幼儿园教师,部分县招聘450名特岗教师,全市新招聘1188多名中小学专业教师,全部充实到农村学校,进一步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四是交流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大。2011年,组织了935名教师参加省市级培训,2000余名教师开展定向交流培训,1500名教师参加“送教送课下乡”活动,38名教育工作者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挂职培训,首聘12名外籍教师来郴进行英语口语培训,全面提升了在职教师的整体素质。
四、学校内涵发展意识不断强化。一是教育质量意识不断强化。认真组织教学质量监测,切实加强教育质量分析,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努力打造有效课堂。进一步完善教育质量评价与考核机制,科学制定教育质量管理评价方案。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监督和推动作用,积极抓好督学责任区工作,促进校长从严管、教师认真教、学生认真学,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二是科研兴教工作不断深化。立足校本教研,以课题推动、成果推广为抓手,大力加强教育科研工作。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切实加强教学科研指导,广泛开展“公开课”、“示范课”教学观摩活动和学科有效教学研讨活动,教育科研的整体实力明显增强。三是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加强。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塑造学校灵魂来抓,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鼓励学校创特色、创品牌,建设有郴州特色的人文校园,基本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格局。四是学生思想素质全面提升。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入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等活动,积极推进“德育整体建设工程”,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工作网络。学校体育竞技水平、艺术教育继续在全省处于前列,中学理化生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创新大赛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及优秀率、高考上线率在全省的位次继续前移。
五、群众对教育满意度实现新提高。2011年,郴州致力于解决群众最现实的教育关切,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全市有50多万名义务教育学生享受“免费教育”。认真落实中职国家助学金、普高特困生补助、贫困大学生资助等政策。全市惠及学生3万余人次,惠及金额达1亿余元。进一步完善《进城务工及经商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实施办法》,严格执行高中招生“三限”政策,较好的解决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读书问题,促进了普高与职高协调发展。坚持从严查处教育乱收费行为,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教辅资料使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切实优化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环境,完善就业服务网络,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提供优质服务,郴州籍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2%,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8.9%。
执笔:刘爱珍
责任编辑/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