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科学技术局
2019年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部门概况
(一)部门基本情况
郴州市科学技术局是郴州市人民政府组成部门,负责全市科学技术进步的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牵头组织实施市科技重大专项及市级科技计划工作、全市农村和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进步工作;主管全市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以及产业化工作;负责市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申报审定工作,全市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和科技人才有关工作,全市科技奖励、科技保密、科技评估、科技统计、科技情报信息、科技信息网络等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全市科技体制改革、科技资源合理配置的政策和措施建议,制定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的政策措施,推进全市创新体系建设;协调全市产学研结合工作;指导协调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和各县市区的科技管理工作; 拟订专利工作发展规划和知识产权工作规划,拟订专利激励政策措施并组织落实,负责与县市区及企事业单位专利工作的联络及业务指导;承办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市科技局内设8个科室:办公室、创新发展规划科、政策法规与监督诚信科、高新技术发展与产业化科、科技成果转化与专家服务科、农村与社会发展科技科、人事科、机关党委。至2019年12月局机关工资在册人员58人,其中在职人员23人,退休30人;另有临聘人员5人。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
2019年我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为5461.07万元,主要用于产学研结合、科学技术研发、科技企业孵化器、专利产业化、科学技术推广及普及、专利执法、宣传培训和资助,通过安排科技专项资金,组织实施一批科技产业项目,并以项目为载体,整合科技资源,构建创新平台,建立示范基地,突破一批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产业共性技术,示范推广一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品种),产生一批新成果,培养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动我市经济产业结构调整。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一)基本支出
市科技局2019年初部门预算为921.54万元,我局的全年收入为1160.95万元,包括财政拨款1150.58万元(行政经费652.48万元,专项业务工作经费498.1万元)和其他收入10.37万元。其中。专项业务工作经费包括318.1万元科技专项业务工作经费,30万元老科协工作经费,100万元创建创新示范区经费,50万元湖大平台经费。
市科技局2019年度基本支出为879.49万元。其中行政经费支出879.49万元(包括人员经费793.65万元和公用经费支出85.84万元),专项业务工作经费支出331.58万元。
我局2019年 “三公经费”年初预算为41万元,其中招待费21万元,车辆运行费10万元,出国出境经费10万元。
2019年我局“三公经费”列支7.4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39万元,下降36.1%。其中招待费列支1.75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22万元,下降41.08%,减少的主要原因为严格按市委市政府新的公务接待纪律执行接待标准,接待标准降低,接待县市区公务用餐减少。车辆运行费列支6.02万元,其中保险费0.43万元,修理费0.59万元,燃油费5万元,较上年增加0.33万元,增加5.8%,增加的原因主要是今年燃油费支出增加。出国出境费列支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5万元,下降100%,减少的原因主要是今年没有出国出境。
(二)项目支出
1、项目资金总投入情况。2019年,市财政预算共安排各类科技专项资金4250万元,其中:2019年重点研发及技术创新引导专项800万元,2019年科技创新平台专项3200万元,2019年市级工业和科技产业扶持资金250万元。
2、项目资金实际使用情况。
(1)重点研发及技术创新引导专项资金。
①、加快培育创新主体。出台了《郴州市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行动计划(2018-2020年)》(郴政办发〔2018〕43号),引导全社会进一步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提高我市财政资金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奖励标准(从10万提升到20万)。首次向申报高企后备企业给予6万元研发补助,实现企业“零成本”申报。加大科技企业帮扶力度,重点解决华信稀贵、津地本电子等企业困难。全市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2家,较上年净增56家,总量达到169家,同比增长49.55%;全市完成研发准备金制度备案企业118家,排名全省第4位,36家企业获得省财政2630万元的研发奖补;大力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入库企业136家,居全省前列。
②、加大科技项目实施力度。围绕省市“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组织实施,推荐钖涛环保、南方石墨、格兰博承担的3个项目列入省100个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并在全市遴选“100个重大科技项目”组织实施。金旺铋业等9个项目申报2019年湖南省创新创业技术投资项目,郴州杉杉新材料等2个项目申报2019年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丰越环保等多个项目列入2019年省产学研结合专项。面向企业征集30多个重大技术创新需求,遴选了“含砷物料脱砷及资源化利用”等中试项目开展支持。
③、深化产学研合作。郴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与中南大学签约的10个项目、与湖南大学签约的7个项目稳步推进,南方石墨与湖南大学、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联合申报的“微晶石墨的高效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项目列为2019年省科技重大专项。中南大学和湖南大学技术转移(郴州)分中心已挂牌开展运营。
④、优化创新创业服务。加快建设创新创业平台,桂阳农淘成功入选国家星创天地,我市现拥有16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其中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6家,国家级众创空间3家,国家级农业“星创天地”5家。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郴州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五届湖南省创新创业大赛郴州分赛区,大赛共吸引了212家企业和团队前来报名,评选了20个获奖项目,引进多家投资机构与获奖项目对接。
(2)科技创新平台专项
科技创新平台项目的实施,为科技领域重大项目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对特色产业的形成、优势产业的壮大、新兴产业的培育以及企业突破经济逆势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①、加快培育创新主体。出台了《郴州市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行动计划(2018-2020年)》(郴政办发〔2018〕43号),引导全社会进一步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提高我市财政资金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奖励标准(从10万提升到20万)。首次向申报高企后备企业给予6万元研发补助,实现企业“零成本”申报。全市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2家,较上年净增56家,总量达到169家,同比增长49.55%;全市完成研发准备金制度备案企业118家,排名全省第4位,36家企业获得省财政2630万元的研发奖补;大力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入库企业136家,居全省前列。
②、深化产学研合作。郴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与中南大学签约的10个项目、与湖南大学签约的7个项目稳步推进,南方石墨与湖南大学、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联合申报的“微晶石墨的高效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项目列为2019年省科技重大专项。中南大学和湖南大学技术转移(郴州)分中心已挂牌开展运营。
③、优化创新创业服务。加快建设创新创业平台,新增市级技术研发中心18家。我市现拥有16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其中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6家,国家级众创空间3家,国家级农业“星创天地”5家。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郴州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五届湖南省创新创业大赛郴州分赛区,大赛共吸引了212家企业和团队前来报名,评选了20个获奖项目,引进多家投资机构与获奖项目对接。
(3)市级工业和科技产业扶持资金用于17个市级研发中心奖励。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我单位无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情况
我单位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情况。
五、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我单位无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六、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1.示范区建设取得新突破。今年5月,国务院同意郴州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标志着郴州科技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起点。9月27日,召开了高规格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省长许达哲出席并发表讲话,副省长陈飞主持会议。会上下发了《关于支持郴州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若干政策措施》(湘政办发〔2019〕46号)、《郴州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郴州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2019年工作方案》等,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和政策。成立了以鹏飞书记为组长,志仁市长为常务副组长的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同时,专门设立了一个副处级全额拨款机构——市可持续发展促进中心,负责组织实施示范区建设工作,确保有效有力有序推进。
2.社会研发投入取得新实效。一是加强指导。联合市统计局举办全市科技统计培训班,对11个县市区和两个园区以及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中小企业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相关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印发了《企业R&D经费统计、企业研发经费奖补工作指南》宣传册。二是兑现奖补。全市已完成120家企业省级研发准备金制度备案,组织53家企业申报研发财政奖补,共计资金2100多万元。市本级财政对2019年获得省级研发财政奖补的18家企业实行配套奖励,共计奖励630多万元。
3、企业主体培育取得新业绩。一是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积极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及研发经费加计扣除,向高企后备企业发放科技创新券,帮助和支持企业购买检测检验、科技研发等服务,今年共兑现高新技术申报补助、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励、省级众创空间和孵化器认定奖励1300万元。截至目前,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2家,总数达到211家,同比增长29.4%。二是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加快推进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目前已参评企业99家,已入库企业85家,公示企业8家。全年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76亿元,同比增长14.7%,占同期GDP比重为24%。
4.成果中试转化取得新进展。一方面,联合省内外高校率先在有色金属、石墨等产业领域布局中间试验基地,加大对中试环节的政策支持,由企业提出需求、高校提供技术、政府提供场地和不低于中试费用50%的经费支持。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成果中试,筛选了15个成果中试项目进行试点示范。其中,首创科技与湖南大学“智能变频水力发电关键技术”项目已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星源智能研发了特制的有色行业采样头、无人化行车、分样机、取样器等装置,并申报了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试制产品已投入兰州方大炭素新材料有限公司试点生产。高斯贝尔与湖南大学合作的“高性能5G通信滤波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中试项目,已完成中试,正准备实施产业化,产品样品已送华为公司做测试实验。
5.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更重实效。一是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设,全市建设国家级众创空间3家,国家级农业“星创天地”6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孵化基地)16家。二是鼓励和引导企业组建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新认定30家市级技术研发中心,组织了钖涛环保、星源智能等两家企业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截至目前,全市技术研发中心14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
6.科技项目建设不断加强。一是实施省“五个100”重大科技创新项目。钖涛环保、格兰博、金贵银业承担的3个项目“五个100”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总投资14.2亿元,本年度已完成投资2.6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98.61%。本年度已完成研发经费投入0.51亿元,完成年度研发经费投入102%。二是抓好市“100”个科技创新项目实施。在全市遴选了100个科技创新项目重点实施,在项目申报、政策落实等方面予以指导和帮助。三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组织12家企业申报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攻关与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省创新创业技术投资项目,其中众意竹木、景湘源、金源种业3家企业获得省里700万经费支持。四是强化项目管理改革。项目的评审和结题验收均委托第三方科技服务机构组织实施,项目管理更加合理规范。
7.开展扶贫工作更精准。一是做好科技扶贫、科技特派员和三区人才工作。11个专家服务团在省里成功备案,共获得125万元支持。选派了20多名市级科技特派员,受派70个三区人才创办、领办、协办企业、驻村帮扶指导。二是做好脱贫攻坚联点督导工作。全年对桂阳5个乡镇7个村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共走访了300余户,查出并督促整改了5大类问题。三是做好结对帮扶工作。定期组织领导干部赴安仁开展走访慰问,根据贫困户实际情况提出“一户一策”的帮扶措施,切实帮扶贫困户解决现实需求和实际困难。
8.创新人才队伍引进更实用。一是积极落实人才政策。积极落实省“芙蓉人才”工作计划,组织推荐了15位人才申报“湖湘青年英才”、省科技创新人才等项目。实施市“林邑聚才”计划,配合组织部制定关于落实企业科技人才分类认定、科技创新平台资助办法、科研仪器和设备双向补贴等6项措施的实施细则。二是大力引进企业高层次人才。今年共组织申报了44名企业高层次人才。三是成立示范区专家咨询委员会。制定了《郴州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专家智库建设工作方案》,首批共聘请了25名院士专家。四是抓好外专引智工作。做好外国人来华工作管理服务,引进国外智力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截至目前许可了1个外国A类人才、16个B类人才来郴州工作。
9.科技创新发展环境更优化。一是积极出台政策。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郴州市鼓励和推进科技研发促进成果转化的若干政策》《关于推进科技成果中试转化工作的意见》等鼓励创新政策文件,涵盖产业、科技投入、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科技成果中试转化等领域,尤其是科技成果中试激励政策,走在全省前面。二是营造创新创业氛围。组织我市企业参加2019年湖南省创新创业大赛,力能科技、利诺生物、高斯贝尔、田野机械等4个项目获湖南省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其中力能科技荣获国家优秀企业,实现郴州在国家创新创业大赛上零的突破。三是举办了郴州科技活动周。在安仁隆重举办了郴州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在科技活动周期间集中展示了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
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财政人员经费刚性预算不足。部分人员经费支出项目有政策而无经费安排,导致行政经费超支。二是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仍需加强。主要存在单位人员、办公室调整,固定资产管理还是存在超过使用年限、失去使用价值的设备未能及时提出核销申请的情况。
八、改进措施和有关建议
针对财政预算不足的问题,建议市财政在编制单位预算时尽量做到完整全面和更加的科学合理。针对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实现固定资产动态管理,及时调整变动固定资产信息,对存量资产合理调配、整合与共享,将资产的使用效率显著提高。对资产的分配进行严格的控制,满足合情、合理的配置要求。
附件
1、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基础数据表
2、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3、 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