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生物研究所2019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部门概况
(一)部门基本情况
郴州市生物研究所为郴州市科技局管理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本单位核定编制数11名,实有在职全额拨款人数10人,所长1名,副所长2名,退休人员人数8人,总计18人。
单位职能职责:主要充分利用南岭地区丘陵区的资源优势,从事珍稀动植物方面有关生物技术的应用研究、引进和示范推广工作,提供生物科技信息服务,组织实用生物技术的专业培训。
本单位无下设机构。
重点工作计划:
1、开展科普活动、生物实用技术推广工作。
2、积极探索农村种养殖实用技术和精准扶贫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方法,对扶贫村周边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实地调研对贫困户进行养蜂技术培训。
3、利用12396信息服务平台发布生物科技信息,开展生物技术服务。
(二)部门整体支出情况
2019年部门整体支出规模147.49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47.49万元。用于保障单位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而发生的各项支出,按照人事局核定绩效工资每月足额发放,并按照规定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围绕开展生物实用技术培训及技术推广工作,在12396信息平台发布科技信息,发放实用技术资料,提供技术服务。
二、部门整体支出管理及使用情况
(一)基本支出
1、基本支出的主要用途、范围以及资金的管理情况
2019年财政拨款基本支出147.49万元,其中:人员经费130.39万元(工资福利支出127.33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3.06万元),主要用于职工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伙食补助费、绩效工资、其他工资福利支出、退休费、医疗费、助学金、奖励金、住房公积金等。公用经费17.10万元,用于保障单位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咨询费、手续费、水费、电费、邮电费、物业管理费、差旅费、因公出国(境)费、维修(护)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专用材料费、劳务费、委托业务费、工会经费、福利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其他交通费用、税金及附加费用、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办公设备购置、专用设备购置、大型修缮、信息网络及软件购置更新、其他资本性支出等)。
2、“三公”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情况
2019年度“三公”经费财预算数为4.4万元,支出决算数为0万元,完成预算的0%,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为0 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为0万元(公务用车购置0台,保有量1台),完成预算的0%;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0万元(国内公务接待0批; 2019年度“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厉行节约要求,进一步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开支,全年实际支出比预算有所节约;2019年“三公”经费决算数0万元比2018年减少0.52万元,减少100%。其中:公务接待费0万元,减少0万元,下降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0万元,减少0.52万元,减少100 %;因公出国(境)费0万元,无增减。2019年“三公”经费减少原因:我所严格控制公务接待、规范公务用车制度,加强单位内部管理,厉行节约。
三、市本级其他财政性资金实施情况
市本级其他财政性资金主要指用于年初部门预算以外的项目或年中追加项目。
(一)组织情况分析
(二)管理情况分析
四、资产管理情况
我所主要国有资产:实有车辆数1台,办公电话1台,计算机7台,复印机1台。截至2018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共计14.749万元。
我单位的资产严格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管理,我所全部资产已录入到湖南省行政事业资产动态管理系统,编报了2019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报表,包括资产的配置、登记、统计、维护、保管等,使用人资产的管理及安全完整负有责任,人员工作调动时必须办理交接手续。
五、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2019年我所发挥自身优势,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邀请12396专家下乡开展科普活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广中华蜜蜂养殖技术,使农村种养殖实用技术和精准扶贫工作有机结合,培育养殖中华蜜蜂产业。利用12396信息服务平台提供生物科技信息,发放实用科技手册,获得广大农户的好评。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预算编制细化到各个项目,并提供编制依据,但是缺少预见性。
2、各项工作完成较好,有一定社会效益,但经济效益上还没有预期的更好。
3、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较完善,资产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但是存在购置年限久、超期使用及不能使用的设备未及时处置。
七、改进措施和有关建议
1、提高对预算编制重要性的认识,严格按照财政部门要求编制部门预算,认真做好编制前的准备工作,合理确定收入来源,预算收支数字必须依据充分确定的资料,做好、做细预算基础工作,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努力提高预算的透明度。
2、加强预算执行进度,加大工作力度,将工作做细做实。既要加强对基本支出资金的合法性、合规性、效益性进行跟踪监督,又要严格监督项目资金是否使用于相关的项目、资金使用效益如何、效果怎样,有无超预算支出无预算支出,资金使用是否有结余等情况。
3、严格按照批复的预算来执行,防止隐瞒收入、虚列支出、收支“两条线”执行不严等问题,增强预算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