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
(40)
郴 州 市 统 计 局 办 公 室 编
(郴政办准印证字〔2003〕049号) 二O一一年八月八日
消费市场热点纷呈 扩大消费仍需努力
——2011年上半年郴州市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及下半年走势预测
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基石。由于市委、市政府大力度、全方位推进“两城”建设和“三城”创建,上半年我市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市城区交通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消费环境不断优化,有力推动了消费扩大和升级,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稳步增长。
一、上半年消费品市场运行的基本情况
上半年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26.2 亿元,同比增长 17.8 %,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增幅比全省快0.4个百分点,比韶关、赣州分别快1.8和1.1个百分点。
分区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 198.4亿元,增长17.6 %,其中城区消费品零售额 117.9亿元,增长 18.7%;乡村消费品完成零售额27.8 亿元,增长19.7 %。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 197.5亿元,增长19.8 %;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0.5亿元,增长12.8 %,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单位销售势头强劲,实现零售额93.1 亿元,增长 39.8%,高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 22个百分点。
二、上半年消费品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
1、市场运行总体稳定,各月增长幅度平稳。上半年零售额总量比同期增加31.6亿元,增速基本保持平稳态势。其中除1月份因春节因素影响增长21.5 %外,其余各月总体平稳,2-6月各月累计零售额分别增长 17.1 %、 17.6 %、17.7 %、17.9 %和17.8 %。二季度累计增幅比一季度增加了 0.2百分点,总体较为平稳。
2、城乡市场平稳发展,农村市场继续升温。今年以来,我市城乡消费均实现较快发展,特别是农村市场在一系列拉动农村消费政策的带动下,农村零售额增幅明显快于城市。上半年,全市城镇市场零售额增长 17.6 %,较去年同期提高 0.2个百分点;乡村市场增长19.7%,增速高于城镇2.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提高0.2 个百分点。
3、限上单位支撑较强,所占比重提升较快。我市经济发展加快,吸引了大批知名批发零售住宿餐饮连锁企业入驻郴城,目前全市限上企业增加到375家,比2009年增加149家。今年上半年,我市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增速迅猛,同比增长39.8%,比限下高34.9个百分点;限上占比由去年的 23.4% 提高到今年的43.5% ,提升20.1百分点。
4、消费结构升级加快,消费热点显著突出。伴随居民收入的增长和消费需求的提升,以体育、娱乐用品类以及通信产品为代表的消费升级进程加快,成为上半年全市消费品市场的亮点。据统计,随着收入的增加及消费品市场的日益繁荣,我市城乡居民以住房、汽车、家用电脑、文化教育、交通通讯、医疗卫生等为主导的新一轮消费升级步伐加快。上半年,石油制品、家电、建材、家具、汽车类零售额分别增长86.5%、36%、39.5%、37%和24.9%,显著高于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
5、利好政策集中到期,汽车消费回归理性。一是今年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等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优惠政策以及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大幅减免的政策集中到期,市场合理需求正逐步取代政策拉动刺激,致使整体销量呈下降态势;二是今年通货膨胀压力较大,货币政策进一步收紧;三是汽油价格不断上涨,增加了用车成本,不少消费者持币观望。1-6月份累计实现汽车零售额14.4亿元,同比增长24.9%,虽仍保持较快增长,但与去年同期41.9%的增幅相比,有明显回落态势。另从我市汽车行业协会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汽车整体销量有所下降,均价在15万元的中低端汽车销售呈现低迷状况,特别是日系车销售回落比较明显,但高档轿车消费不断增加,有时甚至出现预订排队的现象。
三、上半年消费品市场保持较快增长的因素分析
1、宏观经济环境良好。上半年郴州市经济总体保持平稳态势,奠定了消费品市场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半年我市经济增速在国内外环境极其复杂的情况下取得了14.5%的增长,比市委、市政府年初制定目标高0.5个百分点;全市财政总收入1-6月实现73.6亿元,同比增长37.2%,完成年度预算124.95亿元的58.93%,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5.1亿元,同比增长32.95%,完成年度预算72.7亿元的62.07%。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对提高居民消费信心起到了关键作用。
2、扩大消费政策给力。目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保持相对高位,主要是得益于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效应。今年中央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巩固扩大传统消费,着力培育信息、旅游、文化、健身、培训、养老、家庭服务等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继续实施和完善鼓励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幅提高家电下乡产品最高限价,增加品种和型号,扩大补贴范围,完善补贴标准和办法,加强对中标企业的管理和考核,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完善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和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进一步落实,我市的消费品市场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
3、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据抽样调查资料,1-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现金收入均保持较快增长。1-6郴州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626元,增长13.5%,人均消费支出5922元,增长18%;二季度农民现金收入2933元,增长19.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73元,增长24%。城乡居民收入的稳步提高支撑了居民消费的能力。
4、假日经济大力支撑。上半年,元旦、春节、元宵节、妇女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儿童节等节日带旺了烟酒类、服装类、金银珠宝类商品持续热销,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额大幅攀升。据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企业的统计,日用品类比上年同期增长34.4%;食品、饮料、烟酒类比上年同期增长33.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39.4%。奢侈消费品保持较快增长速度,金银珠宝类实现零售额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6%。
5、城镇拓展强劲推动。目前我市中心城区人口已达55.6万人,比上年新增6.6万人。据测算,仅中心城区新增城镇人口就可新增消费支出6亿元,拉动经济总产出增加20亿元,还不包括一次性购房、购车的大额开支。
四、当前我市消费品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
1、物价上涨较快,消费预期受到制约。上半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继续攀升。物价的明显上涨增加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开支,对中低收入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居民影响较大,降低了中低收入居民的生活质量,将对居民消费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2、区域发展不均,发展后劲有待提高。限上商贸企业的发展对全社会贸易流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限上零售额占全社会零售总额的比重越大越能够推动社会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市汝城、嘉禾、安仁、临武、宜章县、北湖区的限上占比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特别是北湖纳入统计的限上商贸单位只有115家,统计不全面、报表收集度难、限上单位配合程度不高,影响我市限上商贸单位发展的后劲,也影响了社会消费品零售规模的进一步扩张。限额以上单位比重太小,消费主导地位不突出,导致引领作用弱,拉动消费市场增长力度有限。
3、突发事件频发,应急调控任务繁重。3月16日受日本大地震及相关谣言影响,波及全国的“抢盐”风波也影响我市,各大超市当天食盐销售量比日常增加了近10倍。虽然这次风波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果断举措,快速平息,但从近几年我国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大量增加的现实来看,加强和改善市场应急调控的任务十分繁重。
4、城乡差距较大,乡村市场消费偏低。我市常住人口中乡村人口占全市人口的58.3%,而上半年乡村消费却只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1%,农村消费仍然不足,农村消费市场增长依旧缓慢。其原因有三:一是农村居民收入仍处于较低水平,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导致农村居民对消费信心不足。二是农村消费环境仍旧欠佳。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行万村千乡工程,农村流通体系得到很大改善,但仍存在商业网点分布不尽合理、商品品种不丰富等问题。三是社会保障滞后制约着农村消费市场发展。较高的教育、医疗费用,使得部分农民仍面临上学难、就医难的压力,挤压了农民的消费空间,抑制了即期消费。
五、下半年全市消费市场趋势预测分析
从不利因素看:
一是物价大幅上涨,通胀压力突出,对消费心理产生负面影响。今年以来,物价呈上涨趋势,导致部分消费品大幅涨价直接增加了居民的消费支出,消减了居民的消费能力,影响了居民的消费热情。二是车房等消费热点旺势趋缓,拉动作用有所减弱。近期国家、省政府相继出台稳定房价政策,以及购置税的上调和油价的上涨使得部分居民购买住房、轿车意愿下降,持币待购心理增强,直接减少装饰装潢和家居、汽车商品消费。三是食品安全挫伤消费信心,拉低居民消费倾向。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继“苏丹红”“三鹿奶粉”等事件后,今年的“染色馒头”“双汇瘦肉精”事件,再次将食品安全问题推向风口浪尖,一定程度挫伤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消费者心理趋于谨慎,降低消费预期,将不可避免地对消费品市场的走势产生影响。
从有利因素看:
一是国家政策对促进城镇居民消费产生积极的影响。尽管今年以来国家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对实体经济产生一定影响,进而影响居民收入。但总体而言,今年作为“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仍会保持较强的投资惯性,全市经济总体趋势向好,居民消费也会随着政府收入分配政策向个人的调整而继续得到较快增长,尤其是个税起征点上调政策的实施,将对促进城镇居民消费产生积极影响。二是新增、提质后的商业网点成为消费市场新的推动力量。我市新农村建设逐步深入,农村消费环境有望进一步改善,全市新增一批商业、现代服务业建设项目,将为今年商业发展、零售增长提供后劲,年内各类商业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新增网点将继续发挥拉动消费的作用,尤其是一些商业设施提档升级,将明显改善消费环境。三是旅游经济助推消费扩大。围绕 “两城” 建设发展战略,市委、市政府提出把全市建设成为“林中之城、休闲之都”,旅游业战略定位为建设成为南方重要的休闲度假旅游城市。近期推出代表郴州形象的“绿动郴州” 城市LOGO标志,以及下半年将隆重举行 “郴州国际旅游节”,一系列特色旅游宣传推介活动将把郴州旅游业发展推入一个转型升级的新阶段,有力促进我市国内外旅游人数的增长,从而对全市住宿餐饮、旅游购物等消费相关行业产生积极影响。
展望下半年消费品市场,尽管房市调控和通胀压力等因素会对消费需求产生一定的抑制,但市场发展环境向好。预计下半年我市消费品市场将继续呈现购销两旺、活跃繁荣的格局。为此要实现这一目标,全市上下要认真落实中央一系列促销费、惠民生政策,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解决教育、医疗卫生、住房等领域的突出问题,稳定居民支出预期,扩大即期消费。加强农村流通体系和市场建设,为农民增加消费提供便利,激活农村消费市场。继续加大限上商贸单位的清查力度,商务、旅游、财政、工商、税务等部门要配合统计部门做好限上批零、住餐单位统计基础工作,确保限上单位全面、及时上报。
执笔:李江英
责任编辑/李江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