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信息的基本要求
1、文章要主题鲜明、文字精炼
标题和正文不宜过长。标题控制在20字以内。"题好一半文"。标题十分重要,网络信息阅读的最大特点是通过点击标题链接转换信息内容。如"岳阳市局全面部署基层统计'一套表'"比"与岳阳市统计局集中召开6大专业统计年报会议"相比,前者标题稍好一些;"湘乡市长述职浓笔肯定统计工作"也比"湘乡市长高度肯定统计工作"更好。
2、所有信息均使用第三人称
如"我省(我市、我县)、我局"应改为"××省(市、县)、××省(市、县)统计局"。
3、单位和人物的名称称谓要尽量规范
如"××省(市、县)统计局"上本级外网称"省(市、县)统计局",上内网稿件称"省(市、县)局",报上级网站称"××省(市、县)局"。人物的职务介绍在文章中只需出现一次,之后直接称人名即可。
4、文章措辞要客观、语言平和
杜绝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和措辞明显不妥的现象。一般不使用诸如"高度重视"、"重要讲话"、"发表讲话"、"领导视(考)察"、"亲切交谈"、"殷切期望"、"隆重召开"、"胜利闭幕"之类的修饰词语。简讯和动态消息主要的表现手法是叙述。一般不发议论、不抒情。
5、会议类信息的一般写作和方法
会议信息叙述的基本要素一般应有时间(when)、地点(where)、目的(why)、内容(what)和人物(who)等, 特别对与会领导(如局领导)的讲话要点以及要求,要重点摘录一部分纳入文章当中。
6、时效性
一般的分析文章是隔月内容的,原则上不再上网发布(例如:5月份不再发布3月份的分析文章);动态类信息在半个月后报送的,原则上不再上网发布。
7、保密性
所有"增刊"和未经正式编号的分析文章不上外网发布。对于敏感性问题,要绷紧"安全"这条弦,宁缺勿滥,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二、如何有效地组织网络信息
1、主动采集信息
——对于文件、通知类可以适当转换成政务信息改编。如"长沙市委市政府出硬招强化统计工作"是根据《长沙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的意见》改写的;"湘潭市政府四点要求加强部门统计工作"、"邵阳市政府办发文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统计工作"也分别是根据当地政府办下发的文件通知改编的。"怀化市认真部署《中国信息报》宣传征订工作"是根据怀化市局向各县(市、区)下发的《关于做好2006<中国信息报>宣传征订工作的通知》改写的。
——善于发现、挖掘和整理政务信息。凡是第一次、首个、突破等都是很好的题材。如"永州市首部县级农业统计志修编完成"、"衡阳市首次编印县、乡农村统计专用历史台帐"。
凡是局领导向当地党委政府领导汇报工作;当地党委政府领导对统计工作的肯定、对分析文章(课题、项目)的批示;直接参与政府或部门工作;对重点和创新工作的部署,以及工作新思路等题材,都要积极组织编写信息,并及时报送。如"岳阳市人大听取经济普查结果报告"、"张家界市局调研文章首次获市领导批示"、"株洲市副市长对贯彻省局两会精神作出指示"、"新田县委书记专题听取统计工作汇报"、"吉首市局探讨农村行政区划改革后统计工作新思路"、"攸县县委县政府组织乡镇工业统计专项督查"和"郴州市局加快社情民意调查机构组建工作"等。
——针对网站栏目,有的放矢撰写或组织信息。组织信息要目标明确,对信息的归类要心中有底。涉及各个专业的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统计信息化以及统计法制建设、统计文化、个人观点等方面的信息,可加强组织报送(国家统计局内部网也开辟有专门的栏目)。如"常德市制定《GDP评估及管理办法》"、"株洲市局开展畜牧业规模养殖统计调查"、"祁阳县局三管齐下防数据失真"、"茶陵县局"四个强化"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马勇:哈佛大学公共管理教学模式及其对统计工作的启示"、"李洪亮:'不二门'里悟统计"等。
——多上网,多借鉴。要特别关注相似的信息不同的取材角度,多学习借鉴,挖掘出亮点,才能在同类的信息中吸引眼球,脱颖而出。注意浏览《湖南统计信息网网上投稿系统》的"退稿箱",了解省局网站的一些信息采用原则和惯常做法,提高自己信息的采用率,同时也减轻报送工作量和编辑工作量。
此外,作为网站编辑和网络信息员,要注意及时提醒、反馈、收集和通报,使信息报送工作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2、严格审核信息
信息的时效性和质量是决定网上采用的重要因素。在报送和审批信息时要按照前面谈到的"网络信息的基本要求",严格把好文字质量关。
——信息在报送之前必须经过编写人、审核人层层把关,最后由局长或分管局长签发(审批),以确保信息的安全和质量。
——属"秘密资料"的;统计分析报告涉及的月(季、年)度数据,未经省统计局相关专业处室或未按下管一级的要求审定的,严禁投稿。
三、如何规范地报送网络信息
1、准确选择投稿箱
根据信息内容选择网上"投稿箱"的相应信箱进行投稿。
——涉及网站专栏(包括专栏的工作动态)的稿件,有相应信箱的直接投放即可;没有专门信箱的,则投到该专栏的负责处室信箱;
——专栏以外的稿件,按分析和工作动态两大类,分别投到"综研室"和"办公室"信箱;
——其它无法明确归类的信息可直接投到"宣传中心"信箱。
注:禁止一稿多投,即同一稿件不要投到多个信箱,同一稿件不要多次投送。
2、严格遵循投稿格式
投稿即"文档采集"时,一定要认真填写下列几项内容(不能为空),否则不予采用。
(1)标题:信息题目。
(2)新闻作者:填写稿件作者的姓名。
(3)关键词:分析文章填写原期刊编号,动态类信息不必填。
(4)来源:指作者所在单位。可在"已知来源"中选取,如没有,请在稿件正文结束行注明。
(5)正文框:录入或粘贴稿件内容。
——尽量不要选用"文档附件"。文章含有表格时,才选用"文档附件"方式。
——对于动态类信息,应在正文下方注明编写人(即作者)、审核人(即科室负责人)、签发人(即局长或分管局长)姓名。
——对于分析类信息,应在正文后须注明单位、作者、审批人(局长或分管统计分析工作的副局长)。
(6)插入图片:点击"插入图片"按钮在正文中直接插入图片。
四、如何查看上报信息的采用情况
1、网络信息的采用要点
网站采用信息主要在于内容与质量,同时考虑范围和角度问题。一般来说,质量不高、实效性不强的信息不予采用。
(1)投稿格式影响采用。在这里,提请各市州县注意在投稿时注意信息的时效性,规范投稿格式、人称、措辞,注明期刊号、作者单位、姓名、审批人。
(2)对于工作动态类信息:
——-同一题材的信息先来先用,原则上只采用三到五条。
——进度信息要特别注意时效性。要简而概之,切忌冗余。
——报送党政领导对文章的批示、对统计工作作指示、提要求等信息,最好有实质内容,突出特色和新意。
——文件、通知和工作总结不直接上网,须改编以工作报道的形式投报。
(3)对于分析类信息:
——统计分析太简短,一般不用。
——没有作分析,只是罗列了数字,一般不用。
——要注意自身地方的经济特色和代表性;紧跟当前形势,关注焦点热点问题。
2、查看上报信息的采用情况
——对于已发表的信息,省局网站不另行通知。请作者投稿之后注意浏览内、外网的"市县分析"、"市县动态"、"基层呼声"以及各专栏相应的工作动态栏目。
——省局网站每月会以市州为单位(县区信息采用情况归于所属市州),在内、外网上分别公布"各市州统计局信息上网情况",其"文档附件",列出了各市州局(含所辖县区)被采用稿件标题。
——国家局网站采用的最新信息最多显示两页。有的信息,即使在国家网上发表了,如不及时浏览,也不能很直观浏览到。需在首页"站内检索"的关键词文本框中键入本地地名,即可搜索到自己的信息是否发布。
五、加强交流与沟通
——通过电话、邮箱和Messenger及时沟通。
张昭红 0731-2212265 zzh@omhn.stats.gov.cn
朱敏丽 0731-2212257 zml@ omhn.stats.gov.cn
黄湘冀 0731-2212376 hxj@ omhn.stats.gov.cn
徐 林 0731-2212257 xl@ omhn.stats.gov.cn
张 艳 0731-2212257 zy@ omhn.stats.gov.cn
左华文 0731-2212376 zhw@ omhn.stats.gov.cn
——通过外网统计论坛"网站建设"和内网业务交流"宣传中心",加强业务交流。
——通过"投稿系统"投稿到"宣传中心"信箱,发布在外网的"网站建设经验交流"、"网站动态"或内网的"基层呼声"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