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
(36)
郴 州 市 统 计 局 办 公 室 编
(郴政办准印证字〔2003〕049号) 二O一一年八月二日
上半年郴州市规模工业呈逆势上扬态势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工业战线坚持积极推进郴州“两城”建设,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加大新建项目建设和支柱产业技术改造力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呈现出生产平逆势增长,运行质量持续提高的良好态势。
一、规模工业经济运行六大特点
1、工业生产逆势增长。2011年1-6月郴州市1044家规模工业企业单月实现增加值64.86亿元,同比增长20.0%,累计实现增加值285.83亿元,同比增长19.9%。从各月增长情况来看,基本保持平稳增长,增加值增速均保持在20%左右。分月累计同比增速由第一季度的19.4%,逐月提升到五月末的19.8%,6月末的19.9%,增速呈现出稳步回升态势。而同期全省规模工业增幅则由一季度的21.8%,逐月下降到21.3%、20.5%、20.4%。
2、高技术工业、高加工度工业发展迅猛。1-6月,在台达电子(郴州)有限公司、郴州高斯贝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湖南省华磊光电有限责任公司等高技术产业的带动下,全市高技术工业完成增加值10.72亿元,同比增长41.8%,比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高21.9个百分点。高加工度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0亿,同比增长37.4%,比规模工业增幅快17.5个百分点。
3、园区规模工业比重上升,拉动明显。1-6月全市园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9家,占全部规模工业企业总数的23.9%, 实现增加值92.22亿元,同比增长27.4 %,占规模工业总量的32.3%,较去年比重提高3.2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工业的贡献率为40%,拉动规模工业增长8.0个百分点。
4、六大优势产业对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大。1-6月,我市全部39个大类行业中,35个行业同比增长,只有3个行业出现负增长。全市有色、能源、建材、食品医药、电子信息和化工机械六大优势产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245.8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86%,同比增长20.3%,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85.7%,拉动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7.1个百分点。六大优势产业中增长最快的是电子信息行业和食品医药行业,增幅分别为43.8%和38.7%。能源、建材行业和化工机械的增幅为11.2%、32.3%和32.9%。
5、非公有制经济类型仍占主导地位。1-6月全市规模以上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246.14亿元,同比增长22.6%,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的86.1%,对规模工业的贡献率达到94.0%,拉动规模工业18.7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
6、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稳中有升。受6月有色产品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企业加班加点进行生产,我市有色行业等工业企业的产品产量均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十种有色金属1-6月累计生产43.8万吨,同比增长48.8%。其中:铅35.79万吨,同比增长45.9%;锌6.3万吨,同比增长78%;锡0.95万吨,同比增长34.7%;白银1797.4吨,同比增长17.8%;发电量75.7亿千瓦小时,同比增长15.2%;铋5083.6吨,同比311.5%;石墨及炭素制品77.4万吨,同比增长40.4%。
二、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四大问题
1、高耗能企业所占比重较大,影响能耗降低。1-6月,全市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六大高能耗行业共实现工业增加值148.02亿元,同比增长19.7%,占全部规模工业企业增加值总量的51.79%。高耗能企业所占比重过高,不但影响全市规模工业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更不利于“十二五”期间规模工业能耗的降低。
2、大中型企业较少、增速慢,制约规模工业快速发展。1-6月全市仅有46家大中型企业(大型企业只有5家),累计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33.78亿元,同比增长8.9%,低于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11个百分点。其中,大中型企业个数占全部规模工业企业个数的4.4%,增加值总量占11.8%,对规模工业的贡献率为6.1%,拉动规模工业仅1.2个百分点。大中型工业企业,特别是龙头支柱企业较少,不能更好地带动我市规模工业快速发展。
3、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制约企业健康发展。1-6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新产品产值12.98亿元,同比增长12.5%,新产品产值率只为1.5%,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企业用于新产品投入的资金少,研发创新能力弱,严重制约了全市规模工业的发展。
4、有色行业价格指数过高,影响全市增加值增幅。由于我市是典型的资源类工业城市,也是全国有色金属之乡。1-6月我市规模工业企业中有色行业实现增加值119.7亿元,同比增长15.9%,占全部规模工业企业增加值比重的41.9%,拉动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6.0个百分点。2011年6月湖南省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表显示,全部工业总指数环比、同比、累计比分别为100.65%、110.52%、109.39%。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价格指数环比为100.59%,同比为138.55%,累计比为132.4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价格指数环比为101.35%,同比为131.24%,累计比为129.55%。通过价格指数可以看出,全市规模工业中的有色行业产品价格上涨远远高于去年同期,涨幅达到30%左右。今年上半年全市有色行业实现增加值119.7亿元,如按现价比可增长46.3%(三次衔接系数后),如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后,可比价增长仅15.9%,对经济增长率削弱了30.4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有色行业产品价格指数过高,严重影响我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
三、提高规模工业运行质量四点建议
1、加强经济监测运行,提高抗风险能力。密切监测监控我市规模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加强对速度、结构、效益等主要指标的分析,把握主要原材料和产品产销情况、价格情况、进出口等敏感信息;密切跟踪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态势。适时做好分析、研判、预测、预警和预防,及时防范和化解运行中的各种风险。
2、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发展产业集群。进一步完善全市9大省级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园区承载项目的能力。利用我市在地域、资源、产业、生态环境等优势,在技术创新、项目引进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大力发展新型战略产业、精深加工行业、新材料行业,高技术以及高加工度行业。逐步减少六大高耗能行业的比重,推进全市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3、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引进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改造升级好我市六大传统优势产业,推动优势产业扩张规模、技术升级,依托重点行业、企业的龙头效应,鼓励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推动配套企业、关联产业加速发展。
4、企业应立足自身,挖掘内部潜力。要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大力推广成本管理、定额管理等传统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应用现代网络技术,使企业各项资源发挥最佳状态,以促进资金的合理使用。同时要加大对企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人员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
执笔:毛跃明
责任编辑/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