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政府工作报告涉及科技工作主要任务分解表 | ||||
任务分解 | 主要内容 | 市直牵头任单位 | 责任领导 | 责任科室 |
坚持科技创新驱动 |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业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 市科技局 | 陈善俊 | 法规科 |
深化与大企业大集团、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产业技术研究项目建设,重点推进与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产学研合作项目的落地。 | 市科技局 | 范辉平 | 高新科 | |
落实鼓励和推进科研成果转化“16条”政策。 | 市科技局 | 肖 勇 | 成果科 | |
加快推进企业、政府、高校联合的成果中试转化体系建设。 | 市科技局 | 范辉平 | 高新科 | |
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引导、鼓励和支持。加快南方新型碳材料研究院建设 | 市科技局 | 范辉平 | 高新科 | |
跟踪中国五矿在郴建设世界一流的钨研发中心。支持依托市内骨干企业组建世界铋业协会、铋产业研究院。 | 市科技局 | 范辉平 | 高新科 | |
加快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 市科技局 | 黄毓玲 | 农社科 | |
加快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 市科技局 | 陈善俊 | 知产科 | |
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5%。 | 市科技局 | 范辉平 | 高新科 | |
全力抓好产业建设“六个一”工程 | 新实施100个科技创新项目 | 市科技局 | 肖云飞
范辉平 黄毓玲 |
规监科
高新科 农社科 |
全力抓好产业建设“六个一”工程 | 新引进100名高层次人才 | 市委组织部 | 肖 勇 | 成果科
人事科 |
主要预期目标 | 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5%左右。 | 市经信委 | 范辉平 | 高新科 |
集中全力发展实体经济 | 实施“小微企业成长计划”“领军工业企业培育计划”,“一企一策”开展企业帮扶。 | 市经信委 | 范辉平
肖 勇 黄毓玲 |
高新科
成果科 农社科 |
推进产业融合协调发展 | 促进“五大融合”,加快发展健康产业。 | 市发改委 | 黄毓玲 | 农社科 |
着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发展 | 实施优势产业链培育计划,完善有色金属“五个一战略体系” | 市经信委 | 范辉平 | 高新科 |
着力发展新型特色产业 | 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加快培育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 市经信委 | 范辉平 | 高新科 |
依托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积极发展大数据产业,加快把郴州打造成华南地区“绿色数据谷” | 市经信委 | 范辉平 | 高新科 | |
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0%以上。 | 市经信委 | 范辉平 | 高新科 | |
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 推进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促进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做强做优矿业经济 | 市国土资源局 | 黄毓玲
范辉平 |
农社科
高新科 |
支持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 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引导支持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企业设计、制造、工艺、管理水平。 | 市经信委 | 范辉平 | 高新科 |
大力支持企业质量品牌建设,促进企业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引导和鼓励企业在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领域建设具备先进水平、服务产业发展的创新基础设施,促进企业占领行业技术高地。 | 市质监局 | 陈善俊 | 知产科 | |
推进人才强市战略 | 落实引进企业高层次人才“22条”政策,建立健全人才资源库,确保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 | 市人社局 | 肖 勇 | 成果科
人事科 |
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支持在郴高校、职(技)校应用学科和特色专业建设,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 市教育局 | 范辉平 | 高新科 | |
推进质量强市建设 |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程,打造一批“郴州智造”“郴州创造”品牌。 | 市质监局 | 陈善俊 | 知产科 |
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体系建设 | 市农委 | 黄毓玲 | 农社科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