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
(32)
郴 州 市 统 计 局 办 公 室 编
(郴政办准印证字〔2003〕049号) 二O一一年七月二十五日
郴州市上半年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
形势分析与全年的预测及建议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这一核心,加大农业基础建设力度,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努力克服干旱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抢抓机遇、扎实工作,确保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3.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933元,增长19.1%。
一、上半年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一)种植业生产稳定,结构有所调整。上半年全市春夏收作物面积达到159.7千公顷,比去年增长1.3%,实现粮食作物总产量4.58万吨,增长7.1%。今年春夏播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有所调整,粮食作为面积减少,烤烟、蔬菜、瓜果等播种面积增加。早中稻面积147.97公顷,比上年减少1.1%,其中优质稻面积109.37千公顷,占73.9%,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烤烟面积23.84千公顷,比上年提高6.6%。油菜、玉米、薯类、蔬菜、瓜果面积分别达到50.43、38.87、20.78、37.76和12千公顷,分别增长17.1%、1.8%、-0.8%、2.8%、3.3%。
(二)畜牧业较快增长,养殖效益大幅提高。上半年,全市实现畜牧业总产值36.8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牛出栏7万头,羊出栏21.2万只,家禽出笼1601万羽,同比分别增长4.5%、3.1%和6.4%。畜牧业快速增长的原因有:
1、价格大幅上涨,盈利空间扩大。目前,我市肉类和禽蛋类价格在高位运行。活猪均价为18元/公斤,去年同期为10.8元/公斤,出栏一头育肥猪利润在450元以上;肉鸡价格15元/公斤,比去年上涨2元左右,每只鸡的利润在8元以上;牛肉价格与去年同期持平,均价为45元/公斤,但出栏一头本地牛利润仍可达1000元左右,一头杂交肉牛的利润则达到3000元以上。羊肉价格略有增长,养殖户盈利水平不低于20%。今年上半年生猪、禽肉价格将以稳中上扬为主,八九月有可能出现回落,但回落幅度不大。
2、特色养殖有新发展。特色养殖一直是我市的一大招牌,特别是“临武鸭”已经成为全国的著名商标,公司已建成种鸭场4个、养殖农场186个,年产值达到2亿元,带动临武鸭养殖农户2万户,养殖户户均年收入4.8万元。今年,我市的特色养殖又有新的发展。宜章朗德鹅正申报湖南省著名商标“福鹅”,目前宜章朗德鹅开发有限公司现存种鹅1.7万羽,每月可提供鹅苗6万羽,种鹅存笼、鹅苗供应均比去年同期增长1倍,除加工熟食鹅肥肝外,还打算加工板鹅。桂阳县绿之缘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从事太湖猪养殖,2010年建成6栋猪栏,引进种母猪110头,现存栏育肥猪600头。嘉禾香满楼养殖场发展太湖猪、香猪等生产,现存栏母猪170头。苏仙区许家洞肖顺峰猪场引进贵州黑猪母猪56头。资兴市廖江镇水口村刘周红常年存栏竹根鼠1000多只,2010年售种获利达18万元。
3、养殖结构不断优化。生猪规模养殖发展加快,规模养殖比例进一步提高。全市今年新增存栏500头以上规模猪场39个。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市规模养殖户达到1.6万户,占全部出栏的68%。苏仙区桥口镇现有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30个,农户生猪空栏率达80%。金丰禽业标准化蛋鸡养殖场在汝城县建成投产,现饲养“罗曼粉”育雏蛋鸡 2.42万羽,产蛋鸡2.48万羽,预计2011年可产蛋682吨。该项目于2009年 12月开始动工,计划总投资5100万元,已投入1200万元,配备了自动化生产管理设施,项目全部完成后年可饲养20万羽蛋鸡,将成为湖南最大蛋鸡规模养殖场。
(三)传统渔业稳定,特色渔业形势喜人。上半年,全市产值5.57亿元,增长5.5%。水产品产量4.68万吨,同比增长5.1%。由于价格稳定,加上“四大家鱼”养殖投资成本相对较低,传统养鱼户积极性高。我市以名特优品种及网箱养殖为主的高效特种水产来势喜人。资兴市良美鲟龙鱼开发公司2010年发展鲟鱼网箱800口,今年该公司计划发展网箱1000口。公司正在积极筹建鱼籽酱加工厂,打造集鲟鱼苗种培育、商品鱼生产、鱼籽酱加工国内一流的水产龙头企业。永兴县正在新建500万尾的鲟鱼苗种繁育基地。宜章县开发生鱼温泉养殖取得显著效益,一六镇洪辉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反季节上市商品鱼,现有池塘50亩,年可提供优质生鱼苗3000万尾以上、商品鱼400吨以上。
(四)多方给力,农民现金收入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市人均现金收入2933左右,比上年同期增长19.1%。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有:
1、农产品价格上涨推动农民收入增加。去年以来,主要农产品价格保持上升势头。农民分享到价格上涨带来的好处,出售农产品数量增长,来自一产业的家庭经营收入增加,扭转了一产业家庭经营收入长期增长乏力的局面。据调查显示,今年以来,大米价格上涨20%左右,畜牧产品价格普遍大幅上涨,其中:猪、牛、羊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6%、7%、12%,鸡、鸭、鹅价格分别上涨16%、10%、9%。价格的高位运行有力的促进了农民收入增加。
2、来自三产业的家庭经营收入平稳增长。随着我市“两城”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工业生产快速发展,全市经济呈现城乡协调发展态势,从而引发农村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行业全面复苏,确保了农民来自三产业的家庭经营收入保持平稳增长。上半年农民第三产业家庭收入达到449元,增长12.1%
3、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现金收入增长的重要保障。受本市用工需求的旺盛以及沿海地区工资上涨的传递性影响,农民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上半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306元,增长22%。
4、转移支付力度加大。今年以来,各项涉农补贴都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各种扶贫、扶持款、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等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渗透农村基层,有力的保障了农民生活,农民从上级得到的转移支付快速增长;同时,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城市、农村亲友赠送收入不断增加,对亲友的支持能力增强。上半年,农民人均从政府部门领取的补贴、保险补助、救灾款及亲友赠送等转移支付113.5元,增长26.4%。
三、当前农村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资、农产品上涨过快给农民增收、农业生产带来巨大风险。一是农资过快上涨严重抑制了农民增收空间。农户普遍反映,今年农资价格不断上涨,使得农业生产成本在也不断地增加。据调查,我市稻谷和蔬菜等种子的价格同比增长超过了15%;各种化肥的价格也不同程度的上涨,如:尿素、复合肥同比增长20%以上、磷肥和钾肥涨幅在10%和5%以上。农膜同比增长10%左右。猪饲料和鸡饲料与去年同期比分别上涨20%。农资价格的过快上涨严重抑制了农民增收空间。二是部分农产品价格高位运行,给来年农业生产带来一定风险。由于农民获得农业信息的渠道单一,缺乏科学判断能力,往往根据上年价格、产量情况确定生产计划。因此,今年部分农产品高位运行的情况可能导致后期农民盲目扩大生产规模,而在技术、资金、管理水平没有及时跟进的情况下,可能带来“生产过剩”的现象,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二)严重的干旱天气对农业生产产生较大影响。今年上半年,持续几个月的春旱少雨,全市春季平均降水量349.3mm,比历年同期偏少216.9mm,比正常年份少132.4mm,影响了水稻的插播和玉米、花生、大豆等旱粮作物的出苗及生长,给全年实现农作物的增产增收带来了困难。五月底以来由相对低温直接进入高温时期,气象部门预计今夏高温酷暑天气略多于常年,持续的高温天气容易引发生猪“高热病”,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将给养猪农户带来很大损失,也会促使猪肉价格进一步攀高。
(三)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的难度大。当前影响农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有:一是农业基础薄弱。我市属丘陵地区,不适合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水利等农业设施陈旧,影响农业结构调整。二是农民普遍素质不高,调整农业结构意愿不强。我市农村劳动力高中文化以下的占60%以上,加上比较效益的原因,青壮年劳动力基本外出务工,在家务农的劳动力以中老年人和妇女为主,他们思想保守,不敢承担风险,农业生产多为应付了事,更别说调整结构了。三是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模式的经营方式,曾经为推动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不利于实行统一的经营和管理,给农业结构调整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现在急需出台健全规范的土地流转制度,引导农民科学合理的进行土地流转。四是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少,技术服务力量弱。2010年,全市仅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828家,无法覆盖全部农村。农业技术人员更是偏少,对农民的指导力度不够。2010年全市仅有专业技术人员3381人,仅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1.4%。
(四)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带动力能力不强。全市农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少、规模小,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带动力不强。郴州市除临武舜华鸭业、资兴东江渔业等少数几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具有较高的品牌价值和附加值,带动能力稍强外,大部分企业仅仅是对农产品的进行初级加工,科技含量不高,带动能力非常有限。1-6月份,在1043家规模以上工业中,仅有43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仅占4.1%,户均资产和产值只有全部规模工业平均水平的57.4%和68.8%。
四、全年农业生产走势预测及建议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锁定水利改革与发展的情况下,各级将加大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力度,逐步改变基础薄弱的现状;农产品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各项惠农措施进一步落实,农民保持较高生产积极性。因此,在不出现大灾害情况下,全年农业生产有望实现平稳发展,农业增加值保持在3%-3.5%之间的增长速度,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8%左右。
下半年要保持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我们觉得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抑制价格过快上涨。现今农资价格过高的现象要引起高度重视,工商、质检、物价等部门要加强联合,进一步加大农业执法力度,规范农资市场。一方面要加强农资农用产品的价格监管,特别是对种子、化肥、饲料等重点农用产品的价格监管,对那些趁机轰抬物价的商贩要给予严重的处罚;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农用产品的质量监管,坚决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经销商,为农业生产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抢抓机遇,着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今年是我市的水利建设年,要认真领会中央1号文件精神实质,积极争取上级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完成病险水库、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任务和重点山洪沟治理工程,提高防汛抗旱能力,促使水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
(三)加大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产业化程度。为促进农业发展,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就要树立用工业理念提升农业的观念,加大农产品的商品转化率。一是要加快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要重点抓好北湖、资兴、桂阳已建成园区配套设施、功能的进一步完善,跟踪督促其他在建项目进度。二是实施“龙头企业”建设工程。坚持以培育品牌为核心,引导龙头企业抓科技、拓市场。对带动农户多,发展前景好的农业龙头企业要积极扶持,在税收、贷款等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也可以通过授予荣誉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三是积极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工业的发展。要充分利用已有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要延伸农业产业链条, 积极推进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提高农业产品的加工附加值和综合效益。
(四)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一是要重视农业合作组织体系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农业合作组织能引导农民进入市场,促进农业专业化、区域化、产业化经营,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因此,要加快农业合作组织建设步伐,大力发展各种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户与市场的对接能力。二要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要按照“公益性、区域性、综合性、层次性”的原则,加快构建政府推广机构和其它所有制推广组织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鼓励科技创新,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三是要积极搭建市场信息沟通桥梁。围绕农产品市场行情、供求趋势、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等采集、整理和筛选信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和计算机网络等多种形式,传播到基层和农户。
执笔:李诗军
责任编辑/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