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支持郴州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对支持郴州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作出系统部署。现对《政策措施》予以解读。
一、《政策措施》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2019年5月6日,国务院批复郴州市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为主题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批复要求“湖南省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协调机制,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专门的支持政策,形成推进合力,支持郴州市全面落实和实施好各项行动和工程,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的目标。”为落实国务院批复精神,统筹各类创新资源,推进郴州市加速打造“绿水青山样板区”、“绿色转型示范区”、“普惠发展先行区”,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绿色发展,由湖南省科技厅联合郴州市人民政府共同起草了《政策措施》。
《政策措施》的出台,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自觉行动,是落实主题教育总要求的重要体现,是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我省推动示范区建设,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经验、贡献湖南力量具有重大意义。
二、《政策措施》的主要特点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力求政策好用管用。围绕解决郴州可持续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靶向发力,增强政策的精准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条条能落地生根。
二是紧扣郴州实际,提升产业绿色转型。紧贴郴州发展实际,充分考虑郴州的政策延续性,聚焦产业绿色转型、园区提速提质提效、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提出支持措施,多维度推动郴州依靠创新驱动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三是突出创新引领,完善科技创新体系。针对郴州市科技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创新人才队伍力量不足等问题,从提升创新能力、加大省级创新资源倾斜、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本土高校人才培养、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和重大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大专门支持力度。
四是聚焦动能培育,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结合我省当前深化体制改革的整体部署,支持示范区在放管服改革、水资源保护和供地机制、企业资格资质认可、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等方面大胆先行先试,不断健全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充分释放各类主体活力。
五是加强协同推进,强化财税金融保障。近三年,统筹整合科技厅、工信、生态环境、水利等部门共约5个亿资金,多个角度共同支撑示范区建设。同时在政府债务、金融等方面探索机制创新,帮助郴州解决公益性项目资金缺口大、民营企业融资等难题。
三、《政策措施》主要内容
《政策措施》兼顾宏观指导和具体操作,紧紧围绕创新示范区的建设目标和重点任务,从水生态修复保护、水资源高效利用、矿山资源综合利用和治理等具体问题,到产业绿色转型、园区高质量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需求,再到创新动能、对外开放、体制改革、财税金融等宏观条件,提出10条指向精准的支持政策和措施。
1. 推进水生态修复保护。长期以来,郴州市经济发展过度依赖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且开发利用模式粗放,导致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水污染防治任务重。本条重点是落实生态补偿政策、加大治污资金支持,提出流域污染治理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等支持措施。
2. 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水资源高效利用是郴州建设示范区的主题、是郴州建设示范区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条针对节水型社会和节水型城市建设、用水制度及示范载体建设、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建设、用能成本控制等方面明确政策和资金支持。
3. 加强矿山资源综合利用和治理。郴州有“中国有色金属之乡”之称,鼎盛时期全市有大小规模不等的有色金属采选企业1000余家,因矿山开采造成地表沉陷面积达210平方千米,至今全市仍有尾砂库200余座。本条重点解决历史遗留的尾砂尾矿资源化利用、安全隐患预防与治理等方面的政策支持问题。
4. 加速产业绿色转型。产业绿色转型是资源型城市的唯一出路,郴州市正在不断延伸资源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本条在坚持绿色发展、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前提下,从资源开发及精深加工、采煤沉陷区转型、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分类施策、精准施策,释放经济发展活力。
5. 提升园区综合承载力。园区是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园区建设提速、提质、提效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本条围绕郴州市各类园区的发展需求,重点解决园区调规、升级、特色发展和重点企业落户等问题。
6.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命脉,是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条围绕郴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需求,重点支持已纳入规划的铁路、高速公路、旅游路产业路资源路、通用航空等具体项目的建设。
7.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但郴州市科技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创新人才队伍力量不足等问题突出。本条围绕郴州市创新能力提升,在省级创新资源倾斜、重大创新平台建设、重大成果转化等方面强化专门支持。
8. 扩大对外开放水平。郴州处于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区内,是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区。本条重点围绕大湾区企业在向示范区整体搬迁或投资增资时面临的突出问题,通过企业资格资质认可、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等提高对接服务质量。
9.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结合我省深化体制改革的整体部署,在示范区内大胆先行先试,探索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长效体制机制。本条突出落实放管服政策、创新水资源保护和供地等机制,支持本土高校人才培养能力提升,充分释放各类创新主体活力。
10. 强化财税金融保障。将财政支持落实到各个部门,近三年内,集中省科技厅3个亿、加上工信、生态环境、水利等部门共约5个亿资金,同时在政府债务方面向郴州倾斜,重点解决需要政府解决的重大公益性民生问题;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体制机制,解决郴州企业融资难题、增强发展动力。
关联文件:关于支持郴州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若干政策措施 http://kjj.czs.gov.cn/zwgk/zcfg/content_3001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