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7年接手计算中心,到2012年正式移交,服务近6年时间,不觉已和计算中心结下了剪不断理还乱的缘和割舍不掉的情。有感于我的继任者面临着只增不减的工作压力和部分同事对计算中心工作的误解,因此我想说说我所知道的计算中心。
在计算中心服务的6年里,听到最多的对计算中心从业者的评价,就是“不就是修修电脑嘛?”。作为过来人,我知道,计算中心的工作通常是在幕后,始终没有走到台前,部分未从事过此专业的同事难免会有此误解。但“修电脑、通网络”只是计算中心为同事们服务最直接的一种方式,计算中心更多的服务是一般同事甚至局领导既看不到、也难感知到的。
就从“修修电脑”开始说起,现在局内的办公条件越来越好,各种硬件一应俱全,电脑、服务器、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投影仪、照相机、摄像机、视频会议系统还有各类网络设备。同事们接触最多的肯定是当自己的设备出现故障时计算中心的“上门服务”,殊不知,计算中心为保障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网络的通畅,需做大量的预先设计和日常管理工作,如大到全局网络的构建、硬件的合理分配,小到冲突IP地址的跟踪甚至打印机按键的回位等,工作既复杂又繁琐,极需耐心与细致。更何况计算中心从业者也并非科班出身,也是边做边学,学的过程本身即已加重了工作量。这些还只是硬件的,碰到软件的问题,个中滋味就更只有计算中心的人才知道。统计专业大大小小几十个,虽然现在对外宣称“一套表”,但从事专业的人都知道,很多调查或者普查都会有专门的程序,这些程序甚至一年一更新、一年一个样,专业人员碰到程序问题向计算中心求助时,计算中心人员往往需要从头学一遍、再研究如何解决问题。这虽然是专业人员对计算中心的信赖,却也是计算中心从业者的无奈。
再说说宣传,计算中心在全局宣传工作是绝对的主力,网站维护与更新、统计政务平台维护与更新、各种政务信息采集、撰写与投稿、各种来客来访的全程跟踪与服务、各种对外推介的资料准备与付印,哪项工作能离得了计算中心,哪项工作会轻松、简单?网站建设上,除与网站通讯员保持良好互动,编辑投稿自不可少,很多同事忽视的稿件的编辑、保持网页的统一性,计算中心就得负责把好这一关;统计政务平台建设上,素材的寻找、图片与视频的制作需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这项工作也对非科班出生的计算中心人员要求甚高,各种绘图软件的学习与应用又是少不了;政务信息方面,计算中心人员既要保障信息报送的及时性、又要保障稿件的质量与数量,这就要求计算中心人员既要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对新闻报道的敏感外,也要为稿件的及时报送经常性的加班赶稿,并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报道;其他方面上,来客来访时,且不说全程陪同服务,几十斤重的摄像、照相设备压身有苦难言,各种对外推介资料准备,得从海量的图片与文字材料中进行筛选,那个眼花缭乱、腰酸背痛,我也尝过。
这就是我想说的计算中心,当然,计算中心还有其他工作,比如工作量丝毫不比这两项工作少的联网直报的管理,也还有计算中心人员身兼的其他专业,但我觉得这两项工作最容易被人忽视、却很少得到相应的尊敬,所以想以过来人的身份说说,想让大家对计算中心的工作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支持和多一份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