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有这样一句名言:“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
什么是执行力?为什么说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呢?所谓执行力,简而言之,就是抓落实的能力,就是指政府部门执行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划计划、决策政令的能力。近年来,企业界有一种颇为流行的“二八”论,即企业的成功20%靠战略,80%靠执行,由此可见抓执行、抓落实在工作中的极端重要性。企业如果没有执行力,就会失去竞争力;政府如果没有执行力,就无法树立其公信力,就会削弱甚至危及政党的执政能力。
在我们中国,决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落实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法律法规,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
我是从事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这些年来,县委、县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制定了一系列制度,下定决心,要把经济发展环境抓上去,但我们的发展环境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行为屡禁不止,职能部门不作为、乱作为情况时有发生,政策措施形同虚设难以落实,部门至上毫无大局观念,整治乏力治安混乱人民无法安居,方法简单作风粗暴企业畏之如虎。我时常在想:为什么同样的事情在别的地方能做,而在我们这里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为什么先进地区有些实践证明完全行之有效的东西,到我们这里却这么难以实施?为什么县委、县政府三令五申要求禁止的事情,有的单位和个人仍然我行我素、恃无忌怛?为什么有些工作会议部署、领导批示多次,就是难以到位呢?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的部门和干部太缺少认认真真抓落实的精神。我们有些干部喜欢用会议落实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用讲话落实讲话,认为只要是会开了,文件发了,话讲了,工作任务就算是落实了。有些干部安排工作时雷声大,落实工作时却雨点小。有些干部没有责任心,遇到问题能推就推,能躲就躲,能将就则将就。有些干部有风险的工作不愿干,有困难的工作不去干,得罪人的工作不想干,在其位不能谋其政。甚至于还有些干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阳奉阴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如果我们缺少落实观念,不去真正地抓落实,那么,任何缜密的计划、任何完善的措施、任何正确的政策,都只能成为一纸空文。如果我们缺少落实观念,不去真正地抓落实,那么,任何创新的思路、任何有效地办法、任何重要的会议精神,都只能是画饼充饥。如果我们缺少落实观念,不去真正地抓落实,那么,任何光辉的梦想、任何宏伟的蓝图、任何理想的目标,都只能成为水中月、镜中花,不会最终成为现实。
作风建设也是如此,如果我们缺少落实观念,不去真正地抓落实,那么,再好的制度,再严格的要求,再严厉的惩戒,都只能说在嘴上,挂在墙上,放在文件上。因此,抓作风建设,关键就是要提高干部队伍的执行力,关键就是要抓好落实,要从抓落实开始。让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牢固树立起落实意识,谨记宗旨,恪守职责,从我开始,从认认真真落实好每一项工作开始,切实改变工作作风,为实现“力保全省十强,打造三湘名县”的伟大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