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郴州“两城”建设,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扎实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今年1-6月份,全市994家规模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230.97万吨标准煤,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1.96吨标煤/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1.65%,比上个月多下降了3.08个百分点。
一、1-6月规模工业能耗基本特点
1、万元规模工业产值能耗和增加值能耗均呈下降趋势。今年1-6月,全市994家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34.75亿元,同比增长20.27%;规模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17.77亿元,同比增长35.1%;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230.97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9.34%,从总体上看,规模工业产值、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快于能源消耗的增长速度,从而导致规模工业企业综合能源产值单耗同比下降了1.43%,万元规模工业企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1.65%。
2、主要耗能产品单位能耗多数下降。1-6月,郴州市综合能源消费量在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耗能工业企业上报的27种产品单耗中,有22种产品单耗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占81.48%;下降幅度较大的是吨水泥综合电耗、吨水泥熟料综合能耗、吨水泥综合能耗,分别下降12.04%、11.77%、10.33%。但是,在上报的产品单耗中,仍有18.52%的产品单耗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单耗上升幅度较大的产品有炼焦工序单位能耗(企业设备保炉)、每重量箱平板玻璃耗电和单位烧碱生产综合能耗(离子膜法30%),分别同比增长59.84%、2.35%和2.03%。
3、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略有提高。全市11个规模工业加工转换企业,都是重点耗能企业,1-6月能源加工转换投入量为186.56万吨标准煤,产出量为82.81万吨标准煤,能源加工转换率为44.39%,比1-5月份提高了0.91个百分点,使规模工业节能近四万吨标准煤。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的提高,不仅减少了能源加工过程中的损失,而且降低了能源的使用成本,提高了能源的使用效率。
4、重点耗能企业节能效果明显,能耗所占比重有所下降。去年1-6月全市规模工业企业中综合能源消费量在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有16家,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30.13万吨标准煤,占全部综合能源消费比重的66.98%;而今年1-6月,全市规模工业企业中综合能源消费量在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有15家,比上年同期减少1家,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45.70万吨标准煤,占全部综合能源消费比重的63.08%,所占比重比上年同期回落了3.9个百分点。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1、产业结构层次较低,高能耗行业所占比重太大。郴州高耗能行业主要集中在电力、有色、化工、建材和钢铁五大行业。上半年,全市电力、有色、化工、建材、钢铁等高能耗行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一半,这五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200.69万吨标准煤,占到全部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86.89%,而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偏低,实现节能降耗的压力大。
2、重点高耗能企业影响郴州未来能耗走势。1-6月全市能源消耗总量230.97万吨标准煤,其中华润电力湖南有限公司、湖南华润电力鲤鱼江有限公司、郴州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和湖南金磊南方水泥有限公司这四家高耗能企业共消耗118.11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能源消耗总量的51.14%。其所占的权重,无疑左右着全市规模工业的能耗水平。
3、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开展难度较大。一些企业淘汰落后产能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少数企业对此项工作认识还不到位,观念比较淡薄;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能源、资源消耗较大,粗放的增长方式仍未改变,完成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难度较大;产业结构不合理,全市企业中高耗能行业比重依然偏大,一些高耗能的落后设备仍在继续运行。
三、今后节能降耗的对策和建议
1、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加大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力度,提高生产率,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
2、控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项目。严把技术水平关、资源消耗关,把节能降耗和节约用地作为市场准入的强制性条件,达不到最低能效要求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一律不得建设。
3、发展新能源,优化用能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推进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水电、沼气、生物质能利用以及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的科研、开发和建设,加强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推广应用,稳步发展替代能源,大力发展高效清洁能源。完善煤炭综合加工体系,大力推进煤炭洗选加工等清洁高效利用。提高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进一步规范小水电建设。推进生物柴油和乙醇燃料以及太阳能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加大以沼气为主的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力度,进一步优化用能结构,实现节能降耗。
4、加大对重点耗能企业的监控力度。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节能降耗的管理,强化监督检查重点耗能企业是全市节能降耗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部门要进一步督促企业加强能源计量、统计、考核等基础管理工作,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节能降耗工作深入开展。政府还要加大对重点耗能企业节能改造项目的支持力度。同时各重点耗能企业也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订好节能降耗长远规划,建立节能工作责任制,做好能源消费统计和效率分析,通过降低企业单耗水平来降低能源消耗总量,实现全市的节能目标。
责任编辑/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