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曾说过: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不管时代怎么变革,经济如何发展,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民本理念不能丢;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不能变。基于对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的科学认识,我们党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并在党章中明确规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党员干部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群众路线,与群众心相连、情相系,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努力做到怀为民之心,走务实之路,修清廉之形,争做人民群众的公仆。
我们都听过《为了谁》这首歌,歌词和曲调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战士为群众安危顽强与洪水拼搏的画面,一句“你是谁,为了谁”提醒作为党员干部的我们是人民的“公仆”,为了广大群众的利益,我们应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中。在我成长的日子里,从小学到高中,从高中到大学,从工作到生活,我牢记党的教育。曾经的伙伴,身边的同事,许多都是优秀的党员,他们的榜样形象,加深了我对党的认识。特别是去年以来,我到区统计局工作,一次次深刻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尤其是“党政机关下基层,党员干部进万家”的活动开展以来,我更深刻地体验到了党的先进性,我身边的领导和同事心系群众,为老百姓排忧解难的所作所为,更让我经历了最深刻的灵魂洗礼,对党政机关也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
“群众利益无小事”。区统计局在“党政机关下基层,党员干部进万家”活动走访过程中,详细了解驻村群众的基本情况和生产生活状况,询问存在的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仔细倾听、记录群众对政府工作的建议、意见,认真填写群众反映问题台账,及时掌握社会稳定信息,做到第一时间发现苗头,第一时间掌握情况,第一时间化解纠纷。走访排查中,局领导及同事们一方面了解群众在吃、穿、住、就医、就业、子女上学等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积极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并开展问卷调查、填写征求意见表、看望慰问贫困户等活动,帮助农户分析贫困原因,带着真情与群众进行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努力实现心与心的沟通。“五一”小长假刚过,区统计局局长雷翔雄就马不停蹄地率领群众工作组成员前往驻点村良田镇鱼网村开展走访和调查研究,通过与村干部下村走访了解到部分村民因病、因灾致贫,面临吃粮困难,生活举步维艰,局长便当即拍板决定从统计局有限的经费中拿出2000元予以帮助,随即他本人和工作队员也私自掏腰包拿出600元救济3户贫困户。近三个月以来,全体驻村干部共走访农家86户,共帮扶贫困家庭15户,先后送去慰问款物,收集群众困难和意见、建议数百余条,并就部分村民吃粮困难的问题形成请示报告,请求区、镇两级民政部门予以解决。村、支两委和当地村民由衷表示感谢,大大拉近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搭建起了干群连心桥。
这些事情虽然微不足道,但从中可以看出爱民的赤心是统计人的情怀,平凡的事迹折射出了不平凡的人生。从他们身上,我体会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心中始终装着老百姓,甘愿为老百姓牺牲一切,那就是最大的英雄!革命年代,英雄辈出。和平时期,同样不乏英雄,这些心系群众、情牵百姓、切实解决百姓实际问题的党员干部,就是没有硝烟战争中的英雄,是人民的好公仆。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是群众满意对党和政府工作的最大肯定,更是检验党和国家干部是否合格的标准。要让人民群众满意,就必须彻底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作为党员,我们心中始终牵挂着群众,装着群众,关心他们的安危冷暖。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我们要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需求,时刻铭记着“一切为了人民”,做一个合格的人民公仆,让人民感受到党员干部对他们的关心。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要落实到实际中去,并不是每天喊口号就可以做到了,正如习近平同志说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不能嘴上谈兵,要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真正贴近群众、关心群众,时时刻刻把群众的困难疾苦、温饱冷暖放在心上。用实际行动为群众谋幸福,帮助群众走出困境。
“路漫漫其修远兮,统计人将上下求索”。同志们,只要我们牢记党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做到“党在我心中,我在群众中”。让我们肩并肩、手拉手,以“扬帆破浪,策马加鞭”的勇气和“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精神,时刻做到心系群众冷暖,情牵百姓疾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争做人民群众的好公仆,为打造幸福苏仙、和谐苏仙贡献我们统计系统的微薄力量!在此我坚信苏仙的明天必将更加和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