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8日,按组织安排,我从县城管局交流到县统计局工作。临行前,一班同事有些戏谑“红根,我们的工资请帮忙,后面加个‘0’就可以啦!”,我笑了一下“首先自己加个‘0’再说”。尽管如此,我还是惴惴不安的到了县统计局报道。新的工作、新的同事,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甚至有点暗自庆幸自己交流到了一个不错的单位(难以免俗)。随后,一年多时间的读书和学习,积累了一点体会,仅是初浅认识,想来也无伤大雅。
统计需要严谨的态度
统计数据是否严谨、准确,事关政府形象,马建堂说,“政府统计的公信力就像层窗户纸,捅破了容易,维护、修复是很难的。”近年来,面对“被增长”的平均工资等质疑,统计部门不断改进传统的统计方法,改变传统的工作观念,尊重科学,尊重客观规律,力求统计数据更加真实准确。到统计部门工作后,深深体认到了“真实可信”、“不出假数”真正含义。在统计各种数据时,常常于细微处较真,下大力气调查、核对、求证,以使统计数字更接近真实,更反映真相。做到这一点,没有严谨认真的态度是不行的。
因为严谨认真,统计部门提供各种统计数据在各类规划编制、县志乡志编撰、社会信息服务起到权威发布的作用;因为严谨认真,统计部门提供各种统计数据在政府决策、部门制定政策起到了核心参考的作用;因为严谨认真,统计部门通过统计数据向公众传递信任和温暖,避免统计数据误导公众认知。所谓“有为才有位”,尽管还是清水衙门,但统计形象在不断好转,地位在不断提高。
做好统计工作需要不断学习
刚到统计部门工作,“规下工业、久其报表、联网直报”等新名词,让我一脸茫然,继而产生深深本领恐慌。谭先文局长说“我们统计涉及到40多个专业,没有一两时间根本不可能熟悉,没有关系,慢慢来”。尽管如此,还是感觉知识和经验积累大大地欠缺,工作费心费力成效不好。好在与别的部门相比,统计部门学习氛围浓厚,同事们工作之余,最爱活动就是学习新知识、交流工作经验和想法。融入“圈子”后,通过虚心的请教、各类培训和自学,渐渐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和工作方法,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也逐步得到同事认可。一年来,发现多年前丢下读书看报的习惯正在慢慢拾起,《统计如何表达统计》之类的书籍不在那么枯燥无味。今年,郴州市统计局举办的“四个一”竞赛可谓促进学习的好尝试。当然,统计专业书籍在书店难以买到,不能不说是一点小小的缺憾。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掌握新的统计方法和制度,圆满完成统计调查任务;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从纷繁数海中发现规律,形成高质量的分析报告;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自身修养,沉心静气做好各项工作。所谓“学无止境”,在社会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不妄自菲薄,坚定信心累积知识。
当好统计人需要朴实无华
一进办公室,同事们或在审核各类报表、或在撰写各类分析动态、或在学习各类统计知识,鲜有喧哗。说实话,开始还真难以适应,毕竟从城管部门“大嗓门”在到统计部门的“小嗓门”需要一个过程。“小嗓门”是沉淀,是认真,是不计个人得失。沉淀,让心灵在浮躁中得以宁静,对待工作的态度便积极向上,将千篇一律、繁而琐碎工作完成得仅仅有条。认真,在细微处见真章,一切以质量为生命,将数据编成精美的文字和图画,实事求是、掷地有声。不计个人得失,不因在急剧变化和动态的社会中身居何处而苦恼,干事干净、干练,不怨天尤人。相对其他部门来说,统计部门一向是“弱势部门”,人来人往情况少见,上门拜佛基本没有,有的是“不管钱、不管人、管一堆数”,但统计人没有气馁,没有看不起自己,于无声处建功业,于于无声处现惊雷。
统计人有胸怀,从容面对赞扬和认同或是否认和误解;统计人有激情,直面困难勇于承担;统计人有慧眼,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所谓“朴实无华”,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支持以恒而无悔。
记得,一次在市里开会的时候,有位老前辈说起他从事统计30年国家给予他肯定和表彰的神情,不禁在想:是什么在激励他发奋工作,是什么在支撑他的自豪感?也许我需要多年后才能领悟,或者就是“朴实无华”这么简单。总而言之,这是一位令人尊敬的统计人。任何事情,不去做,不经历,永远不能体认其中门道,正是“不在其中,不知其味”。
我想我应该向哪位老前辈学习,当好统计人,不管时空如何变换,都以自己是统计人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