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发展思路
郴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9年1月)
一、2018年工作完成情况
今年以来,我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坚持“产业主导、全面发展”,以“三重”工作为抓手,以工业稳增长为主线,以产业转型升级和园区建设发展为重点,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全市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工业全市新入规工业企业122家,超过年初目标32家,到12月底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32家,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7.3%。(具体指标完成情况见附表)
(一)工作措施和成效
1.扎实推进产业项目建设。一是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速。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41.9%,居全省第三位;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增速为74.9 %,居全省第二位。二是重点工业项目进展顺利。按照省市“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的统一部署,研究制定了《郴州市2018年“工业项目提质增效年”活动实施方案》,重点推进78个年计划投资1亿元以上的重点工业项目。全年完成投资220亿元,新开工及复工率为100%,其中,资兴旗滨光伏玻璃生产线一期、希望住工科技产业化一期、金旺铋业铋系深加工材料基地建设等56个项目竣工投产。三是重大产品创新项目成效明显。高斯贝尔、金旺铋业、舜华鸭业、旗滨玻璃等4家企业产品列入全省调度的重大产品创新项目,争取制造强省专项资金425万元,共完成投资7.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10.1%,其中高斯贝尔高频微波覆铜板生产线、旗滨玻璃公司光伏电玻璃生产线建成投产。
2.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持续推进淘汰落后产能“攻坚战”。依法取缔证照不全、污染较大的烧结墙体材料生产企业96家;依法淘汰或改造10蒸吨以下工业燃煤锅炉86座,取缔锻铸造行业冲天炉261座;淘汰落后造纸生产线246条;继续加强巡查,严防“地条钢”生产企业死灰复燃。嘉禾县淘汰落后产能经验列入全国典型案例库。二是积极开展节能与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全市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87%。高斯贝尔、临武舜华鸭业被认定为省级绿色工厂,高斯贝尔还被列入工信部绿色创建计划。协助省发改委、省工信厅成功举办了2018湖南(郴州)节能减排和新能源产业博览会,共组织200多家企业参观参展,反响良好。三是切实抓好企业降本增效工作。积极开展涉企保证金清理工作,目前已返还企业336万元。抓好惠企政策的落实,收集相关部门意见,印发了《加快郴州工业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的实施细则,督促22条政策落地见效。从2018年1月1日起,下调大工业电价0.0237元/千瓦时,累计释放改革红利5835.2万元,积极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累计交易电量19.4亿千瓦时,降低企业用电成本2811.9万元。
3.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全市中小微企业达43221户,同比增长13.5%。全市新增“小巨人”企业11家,全市2家民营企业进入全省企业100强和湖南制造企业50强,其中金贵银业跻身全国民营企业制造业100强。全市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比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高1.1个百分点。品牌建设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帝京环保、瑶王贡生态茶叶成为湖南工业品牌培育试点企业,东谷云商、马上银电子商务、郴汽集团被评为湖南省“上云”标杆企业,湖南湘晨飞机获湖南省“创客中国”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湖南星源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为大唐电力集团研制4.8米叶轮给煤机,达到每小时给煤1200吨的国际领先水平。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启动应急转贷资金2.96亿元,助力金贵银业、宇腾有色、金旺铋业等非公有制龙头企业渡过资金难关。借鉴外地经验做法,牵头起草了《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24条政策措施,报市委市政府研究印发,极大地提振了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4.加快培育工业优势产业链。一是加强领导和政策支持。市委办、市政府办先后印发了《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联系工业优势产业链分工方案》《郴州市做强优势产业链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根据省里确定的产业链发展重点,结合我市实际,由市委、市政府领导联系石墨新材料、大数据、有色金属、电子信息、食品医药、节能环保、化工等新材料、矿物宝石、装备制造及农用机械等九大优势产业链,明确了九大优势产业链的发展目标、产业重点、配套任务等重要事项,确立产业链发展的保障机制。成立郴州市工业优势产业链发展工作协调小组,全面负责优势产业链发展的重要事项。实行一条优势产业链、一名市领导、一套工作班子、一个工作方案、一组龙头企业的“五个一”工作机制。二是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中,采矿业同比下降2.2%,占比8.7%,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占比84.9%,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其中,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20.4%、10.8%、17.3%、17.5%,分别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3.1、3.5、10.0、10.2个百分点。高加工度工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7%和12.3%,其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36.8%。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湖南湘晨飞机工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制开发的XY-100自旋翼轻型飞机获得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成为我国一款新型航空器,改变了我国自转旋翼机长期依赖进口的现状,并在今年11月珠海航展上一举签约106架YF-100自旋翼轻型飞机,签约额7200万元。宝玉石产业蓬勃发展,临武县宝玉石文化产业园建成开园,并被确定为国家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三是智能制造工程加快推进。高斯贝尔DIP自动异型插件、自动测试及MES系统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和东佳电子全自动化生产设备制造车间获得“湖南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称号。
5.真心实意抓好企业帮扶。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了《郴州市2018年市级领导联系“三重”工作实施方案》(郴办发〔2018〕8号),由32名市级领导、48个市直部门对全市67家重点企业继续进行一对一帮扶,共深入企业调研400余次,共解决企业困难问题200余个。同时制定了《关于开展“下企业、进车间”工业企业帮扶活动方案》,开展了“奋战四季度、工业稳增长”活动,由委领导带队分5个小组重点帮扶25家重点工业企业,共协调解决企业困难54个。为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我们组织召开了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服务实体经济”推进会,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与150家小微企业授信签约,签约金额超30亿元。
6.持续加快产业园区发展。全市产业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0.7个百分点,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0.4%。郴州经开区创建国家级园区加快推进,湘南国际物流园成功创建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嘉禾经开区、汝城经开区成功通过扩区调区评审。全市产业园区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20亿元,同比增长19%。碳酸钙产业园、中国供销郴州农副产品物流园等163个项目开工建设,晶讯光电(二期)、帝尔音频产业园、久森锂电池、临武宝玉石文化产业园(一期)等136个工业项目竣工或投产。全市产业园区招商引资总额413亿元,同比增长16%,共签约引进中贵新能源、三一筑工科技、景湘源三期等105个工业项目。
7.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一是大数据产业来势喜人。立足建设成为全国最节能环保的大数据产业示范基地和湖南最大的数据集聚区,大力推进资兴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建设,目前已有深圳网宿科技、金鹰卡通、淘宝、华为、电信等企业入驻,拥有300个机架3000多台服务器。目前,郴州大数据中心已正式挂牌大数据产业园,省政务云数据灾备中心已通过专家评审即将授牌落户东江湖数据产业园,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东江湖绿色大数据高峰论坛暨第二届大数据招商推介会。郴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铁塔湖南公司、上海爱数科技、易聆科公司等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深圳易信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入驻合同。二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我市被列入国家2018年度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城市,相关工作加快推进。4G用户总数达到316.1万户,4G用户占比74.1%。全市移动宽带用户总数达到348.1万户,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73.59%,全省排名第5。固定宽带用户总数达到111.3万户,固定互联网家庭宽带普及率67.74%,全省排名第5。郴州市区和所有县城区实现了100%光纤网络全覆盖,全市行政村光网覆盖率达97%以上,用户宽带接入能力达到100M,建成“全光网城市”。东江湖大数据中心建设加快推进,省政务云数据灾备中心落户园区。功举办了首届中国·东江湖绿色大数据高峰论坛暨第二届大数据招商推介会。三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截止2018年12月底,全市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48.8亿,同比增长183.43%;实现电信业务收入28.3亿元,同比增长2.9%。全市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59.4亿元,同比增长1.31%,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7.5%,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8.6%。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值过亿的企业达27家,其中过10亿元的有4家。积极开展信息产业调研,加强对显示功能材料产业的研究,形成了《关于全市显示功能材料产业发展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郴府阅〔2018〕39号)。积极开展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作,位于郴州高新区的湖南马上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建了全国唯一的白银产业链电商平台。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一是外部环境和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工业增长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受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及金融行业规范信贷政策和中美贸易摩擦影响,造成我市有色冶炼、电子等行业融资困难、出口贸易成本上升,经营风险加大。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比年初目标低0.2个百分点。二是企业负担仍较重。当前企业普遍反映税费负担较重、用工成本上升、融资难融资贵。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比上年同期增长8.0%,比主营业务收入增幅高3.3个百分点。三是停产企业较多。截止2018年12月底,全市规模工业停产企业达129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2.3%。
二、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思路
(一)预期目标
规模工业总量方面: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90家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以上。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6%以上,制造业占规模工业比重达到85%以上,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81%以上。产业链培育取得明显成效,九大工业优势产业总产值平均增幅超过10%以上。工业投资方面: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11%。企业运行绩效和贡献方面: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2%,工业企业实缴税金42亿元。信息化方面:全市信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全市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73%,全市移动互联网普及率达88%。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长7%,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8%;中小企业增加值增长6.5%,全年新创办中小微企业3000户。能耗方面: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
(二)发展重点
1.突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定并实施《郴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认真落实好《郴州市做强优势产业链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郴政办函〔2018〕131号),围绕打造“9个优势产业链”“6大产业集群”,下大力气补链、强链、延链,提升产业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支持军民融合企业发展壮大。大力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全面提升产品质量,提高郴州工业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支持企业加强新产品开发,实施一批重点新产品研发和重点专利技术转化项目,调动企业推进产品创新的积极性。大力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在全市宣传一批“郴州工匠”,创新一批“郴州智造”、树立一批“郴州品牌”。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推动更多产能过剩行业加快出清,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着力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
2.突出提升园区发展内生动力。深入落实产业园区发展“20条”,强化园区创新驱动、人才聚集、开放水平、环境质量改善等绩效考核。积极对接省“135”工程升级版,为产业建设提供优质服务。加快园区扩容提质步伐,完善创新创业园区配套设施,推动园区“三规合一”“三区合一”,增强园区城镇化功能。加快永兴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湖南(广东)家居智造产业园、宜章氟化学产业园、郴州经开区电子新材料产业园、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嘉禾绿色智能铸造产业园、临武碳酸钙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建设。
3.突出推进工业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组织开展工业“+互联网”示范试点行动,在有色金属、食品医药、装备制造等领域,优选一批企业,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行业全面融合,提升企业智能制造水平。指导工业企业开展电商业务,扩大销售规模,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鼓励各类基于互联网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壮大。认真实施《郴州市智慧城市发展规划(2017-2022年)》,加快建设智慧郴州。进一步加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互联网普及率。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加大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的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互联网知名企业进驻,提升大数据产业基地的实力和影响力。
4.突出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着力破解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困难。鼓励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组织企业参加“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和“企业上云”等专项行动,提升民营企业创新创业和信息化水平。健全民营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民营企业提供政策咨询、管理问诊、财税服务、融资信贷等全方位、专业化、市场化服务。合理运用产业引导基金,支持政策性信用担保体系争取中省奖补,有效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三)工作措施
1.以“四化”为重点,推进工业优势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围绕石墨新材料、大数据、有色金属、电子信息、食品医药、矿物宝石、节能环保、化工等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九大优势产业,一是推进“产业发展链条化”,实现产业由初级向中级、高级迈进,向规模化集聚化集群化发展。二是“产业链条项目化”, 围绕工业优势产业链来布局和加快重点项目建设,通过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一家家实体企业推动产业链的延伸。全年计划安排重点项目77个,总投资600亿元,争取2019年完成投资200亿元,实现20个以上重大项目建成投产。三是“产业链项目企业化”,在优势产业中优选一批龙头企业,引导企业链式发展,带动产业链的集成、创新、升级。四是“产业链发展责任化”,加强产业链发展的调度,落实各级各部门的责任,每个产业链都要制定详细的发展计划和目标,每年要进行绩效评价。发挥领导的牵头作用、引领作用,通过召开汇报会、现场办公会、问题会诊等形式,切实解决产业链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2.以“三引”为抓手,推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一是围绕产业项目招商引资。以优质项目引资、优质资源引资、优惠政策引资,着力引进一批带动性大、支撑力强、具有标志性的大项目,促进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坚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高起点承接产业、资金、技术转移,实现与沿海地区在政策、机制、产业、项目和其他生产要素上的全方位对接。二是围绕产品创新招才引智。加强对优秀高技能人才和紧缺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创新人才引进方法,引导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园区及企业建立联合引才机制。三是围绕企业做大做强招贤引能。支持企业大力引进高级管理人才,探索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助力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经营效益。实施“企业家培养工程”,通过培训、挂职、结对等形式,大力提升企业家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3.以“三大活动”为载体,推进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开展以项目开工、复工、竣工为重点的项目推进活动。按照“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进度,在建项目抓竣工,竣工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达产”的要求,做好项目建设的服务工作,形成新的增长点。对2019年计划实施的重大工业项目进行摸底,掌握项目的开、竣工具体时限、后续项目投资及建设进度、存在的问题困难等,大力开展项目建设攻坚,通过召开调度会、问题交办会、市级领导现场办公会等方式,妥善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问题及困难。二是开展以帮助停产企业复产、停工企业复工为重点的企业帮扶活动。总结过去行之有效的帮扶工作经验和做法,建立企业向政府部门“点单式”服务诉求机制。完善帮扶工作方案,强化帮扶工作调度和考核,将帮扶任务真正落到实处。进一步在精准帮扶上下功夫、见实效,尤其注重为市场销路好、发展前景好、稳增长贡献大的企业解决发展关键问题,创新工作思路,提高帮扶工作效能,帮助停产企业渡过难关,尽快复工复产。三是开展以落实兑现优惠政策为重点的惠企活动。落实国家省市一系列惠企政策,帮助企业减轻负担、降低成本、开拓市场、增加订单,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近年来的惠企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评价,将各部门落实情况纳入帮扶企业考核工作范围。
附件:工业和信息化主要经济指标2018年完成情况及
2019年预测统计表
附件
工业和信息化主要经济指标2018年完成情况及2019年预测统计表
序号 |
指标名称 |
2018年1-11月完成数 |
2018年完成数 |
2019年计划 |
1 |
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 |
6.8% |
7.3% |
7% |
2 |
工业企业新入规数(个) |
122 |
122 |
90 |
3 |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
45.7% |
41.9% |
11% |
4 |
工业技改投资增速(%) |
75.9% |
74.9% |
11% |
5 |
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 |
7.7% |
8% |
7.5% |
6 |
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 |
80.5% |
80.4% |
81% |
7 |
规模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 |
-1.4% |
-4.7% |
1.2% |
8 |
工业企业实缴税金(亿元) |
36.3 |
39.6 |
42 |
9 |
工业用电量增速(%) |
10.41% |
9.4% |
6%左右 |
10 |
非公经济工业增加值增速(%) |
8.4%(1-9月) |
8.4 % |
8% |
11 |
全市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 |
67% |
70% |
73% |
12 |
全市移动互联网普及率(%) |
80% |
85% |
88% |
13 |
全市信息产业增加值增速(%) |
11.3% |
15% |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