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兴市民政局
(2017年11月15日)
“五化民政”创建工作对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提出了高标准要求,资兴市民政局认真进行了认真调研。
农村留守儿童一样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关系到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系到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党中央、国务院对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高度重视。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进一步安排和部署。湖南省、郴州市相应制定了实施方案,资兴市结合实际也制定了《资兴市加强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实施方案》,但是目前留守儿童工作依然不容乐观,任重道远。
一、资兴市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一)人数持续增长,低龄儿童明显增多且分别不均。2013年,资兴市农村留守儿童2572人,0—5周岁534人,2017年,资兴市农村留守儿童3980人,0-5周岁866人,留守儿童的数量增长14.8%,低龄留守儿童增长33.2%,6岁以下农村留守儿童已达21.7%,还出现了留守婴儿。留守儿童依然半数以上集中在东部乡镇。
(二)留守儿童关爱体系缺乏保障。虽然原来市妇联在各乡镇设立了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民政局积极争取资金在部分乡镇建立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但由于经费有限,缺少专职工作人员、志愿者队伍弱小,导致关爱服务活动难以满足农村留守儿童的实际需要。特别是在一些交通不便的边远贫困地方,关爱服务更是难以顾及,而这些地方往往又是留守儿童关爱最缺失、安全最得不到保障的地方。
(三)留守儿童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没有形成有效的协调机制。当前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活动大多以节日为契机,特别集中在春节、儿童节等重要节点,对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的日常问题关注解决还不够,普遍存在短效、浅层的特点。民政局职能有限,统筹协调力所难及,政府相关部门职责任务没积极履行,使这项关乎儿童未来的工作没有形成合力,甚至还不如社会养老受到重视。五是留守儿童监护和教育隐患较多。资兴市留守儿童由亲戚朋友监护的只有66人次,其他的全部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监护,达到3914人。承担监护的老人文化低、负担重,对留守儿童只能提供生活上的基本看护,对心理健康、学习督促、品德教育则无能为力,少数儿童反而过早承担照顾老人和家务农活。亲情关爱缺失,导致儿童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身心健康受到侵害,给其童年留下阴影。留守儿童处于顺其自然、放任自流的状态,造成近年来留守儿童人身安全事故、交通意外、性侵害事件、犯罪多发。
二、对策建议
(一)搞好统筹谋划。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是关联度高的
系统工程,要形成党委主管、政府执行、民政局牵头、学校主抓、社会帮扶的上下联动工作格局。一是把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长效机制建设纳入政府民生工程,设立专项资金,重点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阵地建设、设施配备、日常管理及持续运行经费的落实;二是在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村、社区建立“留守儿童之家”,设立图书阅览室、心理咨询室、文体活动室等,配备课外读物、文体活动器材、电脑、电话等,从村委会、社区工作人员中指定专人负责留守儿童工作,教育部门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心理教育培训或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为留守儿童集中提供学习、心理辅导、健身等关爱服务,使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阵地充分发挥作用。三是要强化乡镇(街道)、村(社区)和家庭的职责,对疏于监护或遗弃、侵害儿童权力的行为要依法加大打击力度。
(二)强化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建立一支专业人员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关爱服务队伍。可开展乡村与校园合作,通过共青团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轮流组织志愿者服务队对留守儿童进行关爱帮助、心理抚慰、学习辅导等。发挥各级工商联作用,一方面把留守儿童的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光彩事业活动内容开展帮扶,另一方面对吸纳外来务工人员的企业,要创造条件,支持关心其履行对子女的责任。加快孵化培育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其深入城乡社区、学校和家庭,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社会融入、家庭关系调适等专业服务和关爱行动。
(三)积极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一是通过“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使更多农民掌握1-2门实用技术,增强致富能力,实现再就业或创业,在改善自身生活的同时,为留在子女身边创造更好的条件。二是动员更多青壮年农民回家创业,给予他们政策扶持和技术指导扶持,例如扩大小额贴息贷款范围,鼓励有创业意向和创业初见成效的农民在当地放手创业或就地就近就业,示范带动身边的人,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让更多的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幸福成长。
(作者:资兴市民政局谢清源,电话:1507359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