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汝城县田庄乡田庄村,初冬的寒冷并不阻碍这里的绿意盎然,各类大棚蔬菜在这里像花儿一样竞相开放;宽敞的水泥路在小山村中蜿蜒盘旋,白哗哗的自来水引到了村民家里,处处可以感受到小山村的大变化。村民何有光高兴地说: “我们村再也不是原来那个落后贫困的穷山村了,有水、有电、有路、有收入,我们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幸福了,这是帮扶工作队带给我们的幸福生活。” 发展先规划 田庄村位于汝城县北部,与桂东接壤。全村共9个组,16个自然村,425户,1611人,去年人均纯收入不到1000元,是人多地少典型的农业贫困村。今年初,田庄村被确定为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 “千村示范引领”工程、市县共同帮扶建设的示范村、罗霄山脉片区扶贫开发示范带创建重点脱贫示范村。 帮扶工作队进驻田庄村第一件事情就是为村里做好规划。一方面聘请市规划设计院开展田庄村规划编制,组织专家到田庄实地勘察,高标准开展2013-2030年田庄村总体规划和产业、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特色旅游等专项规划编制,将田庄村总规纳入田庄乡示范乡 (镇)总规统筹安排。另一方面,帮扶工作队制定了调查摸底表,发放各村民小组,指导村民填写,摸清了田庄的真实情况,全面了解掌握村民的发展意愿,充分听取村民意见并科学融入规划,保证规划编制切合发展实际。 扶贫先扶志 “老革命,你们要发挥老党员作用啊,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这是帮扶工作队队长毛晓林在田庄村走访党员群众时对老党员的叮嘱。 为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村民自治作用,帮扶工作队队员与村干部、乡驻村干部一起分组分派任务,具体项目签订责任书,坚持每周一调度,把村支部培养成田庄自己的高素质帮扶工作队,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各项制度,以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带动各类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和谐村庄、美丽田庄的口号,组织村内致富能手赴蔬菜之乡——山东寿光,学习蔬菜种植先进经验。鼓励村民参与村内集体事务,组建了项目建设理事会,由村民选举代表参与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与监督。 富农先富地 田庄村的发展关键在土地,只有做好了土地文章,才能实现村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目标。工作队通过科学的产业规划,加大土地流转力度,节约集约用地,加快蔬菜国家标准园建设,培养扶持创业致富能手,目前田庄村已流转土地600亩,约占全村耕地的75%以上,其中300亩种上了引进的新产品香芋。 引凤先筑巢。目前,通过工作队的努力,田庄村通村公路硬化、人畜安全饮水、农网改造等工程已经完工。村部大楼、中心村小游园工程正在实施中,预计春节前完工。1000亩土地整理、河道地质灾害治理等项目,正在积极进行准备工作。 投入先投资 资金是田庄村发展起步的关键。完成田庄村帮扶工作全部工作计划预计需要资金1000万,如此大的资金缺口,难免带来一些不信任的声音,但这些并没有难住工作队长毛晓林。他对内提出了 “科学跨越”的工作理念,先抓老百姓急需解决关系民生的项目,条件还不成熟的项目暂时不做,帮扶工作项目条件成熟一个实施一个。对外他带领工作队和村干部多种渠道筹集资金,首先向乡、县、市、省相关部门争取帮扶资金及项目资金,其次积极运用市场方式的推进项目建设。 通过努力,田庄村的帮扶项目正按照计划逐步有序推进,苗圃基地建设、通村公路硬化、农网改造、安全饮水、垃圾收集处理等工程相继完工,投资200多万的村部大楼工程以及小游园年底前完工。年后向省、市国土部门争取的地质灾害治理、1000亩土地整理项目将会陆续开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