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信仰?信仰,是指对圣贤的主张、主义、或对神的信服和尊崇、对鬼、妖、魔或天然气象的恐惧,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一个人的生活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部分构成。物质生活是基础,精神生活是灵魂。信仰是精神生活的动力。
生命的意义在于对信念的坚持,对信仰的追求,而生命的价值则在于为信念,为信仰奋斗过程中的奉献。翻开中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有许许多多的人,用生命解释自己的信仰,用生命坚持自己的信仰。远的不讲,就说新时期,"百姓的事情比天大"的潘作良、“门巴将军”李素芝等等,为了坚持心中的信念,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为民解忧、无私奉献、呕心沥血、扎实工作。因为在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坚定的信仰—为人民服务。
在当今信仰迷失、滑坡的时代,有的人忘记入党誓言,有的人忘记为官之道---甘当公仆。他们有的改信仰权力,有的改信仰金钱,为了荣誉和地位,争斗不休,厚颜无耻,丧失人格尊严,丢掉了人品道德,贪婪与腐败最终将他们送上断头台;有的干脆什么都不信仰,整天迷迷糊糊混日子。
“志不立,如无舵这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一个没有信仰的人就如同盲人,就会在生活工作上彷徨、苦闷、空虚和不安,甚至迷失方向。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只有坚定自己的信仰,为了自己的信仰,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就一定能得到崇高的荣誉和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