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 “林中之城、休闲之都”,去哪休闲?去钓钓鱼、摘摘果、打打麻将、吃吃土菜吗?答案显然不止于此。
呼应城市发展的需求,8月9日召开的市规委今年第二次全会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下大力气对近郊生态休闲农庄进行布局、新建、提质,重点是郴州大道沿线、郴永大道沿线、G107沿线及槐万路沿线,中心城区近郊生态休闲农庄由此迎来黄金发展期。
根据郴资桂-郴永宜大十字城镇群区域规划,我市将成为300万城市人口、300平方公里建成区的大型城市,巨大的城市人口将为休闲农庄提供大量客源。
长期以来,我市的近郊休闲农庄仅限于赏花钓鱼、吃农家菜、摘小水果等传统的农家乐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规模小、同质化、服务单一、附加值低,没有形成品牌效应。
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开放城市,打造“林中之城、休闲之都”,对休闲文化旅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近郊生态休闲农庄发展而言,运用国际化现代化的眼光进行布局和升级,尤其关键。
这次初步通过的布局规划,紧紧依托郴资桂-郴永宜大十字城镇群核心经济圈,拟布局50个高档次生态休闲农庄,全部按四星或五星级标准建设,旨在打造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的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和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市委、市政府大力引导近郊生态休闲农庄发展,对于目前这个区域的生态农庄从业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在于,新的规划对品牌打造提出了新的要求,近郊生态农庄由此进入集群式、品牌化、现代化发展阶段,为休闲农庄做大做强、实现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如四川成都锦江区休闲农庄“五朵金花”,每年吸引数百万的游客前往度假,成为著名品牌,规模效应十分突出。
挑战在于,新的规划对建设标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中大约有19家将按照现代化农庄建设标准进行提质改造,对于不符合标准的,将予以退出。因此,现有从业者应该主动出击,按照国际化、现代化的建设标准,对休闲农庄进行高品位的包装、提质、升级,突出观赏性、参与性、知识性、趣味性等等,打造一流精品,树立独特品牌,突出国际元素,形成百舸争流、奋力争先的良性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