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两线合一、结对帮扶……回望2017年市民政局脱贫攻坚工作,一串串饱含新意与温暖的关键词跃然眼前,一句句滚烫的热词如同冬阳温暖着农村低保家庭和贫困群体。
伴着“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嘹亮号角,市民政局准确把握中央和省、市脱贫攻坚工作总体部署,发挥部门优势,创新扶贫新思路,制订扶贫新举措,在全市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精准扶贫 片区四县换新颜
罗霄山下,分布着桂东、汝城、安仁、宜章等四县,四县是革命老区,受历史、地理等因素制约,发展滞后,其面貌长期以来未得到根本改变。即便如此,也未能阻隔我市带领罗霄山片区人民脱贫的坚实步伐。
搞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必须跟上来。宜章推出“政府、金融机构、优质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金融扶贫“3+1”模式,贫困户利用政府担保和贴息从金融机构贷款后,投资入股优质企业,即“贫困户贷款、带资入股”,在企业“分红、就业”,其他三县,也推出了“返乡农民圆梦贷”“生态农业贷”等金融扶贫产品,政府给予贷款利率优惠、贴息等政策。
金融扶贫的同时,产业扶贫也紧锣密鼓地全面铺开,我市针对贫困地区产业薄弱这一“软肋”,大力培育富民产业,闯出了一条发展新路。市民政局指导四县采取“龙头企业联系贫困户、专业合作社联结贫困户、大户联动贫困户”的方式,主攻扶贫特色产业 。
汝城按照“一村一品、一片一业”要求,因地制宜建成了东岗岭万亩茶园等10多个大型基地,带动农民脱贫;桂东打造全国茶叶之乡、花卉苗木之乡、药材之乡等,每年县财政安排3000万元,扶持特色产业发展;宜章建设脐橙、茶叶、油茶等15个扶贫产业基地,促进贫困户脱贫致富;安仁采取以奖代投等方式,构建食用菌产业群,建设212省道沿线水果产业带,提高贫困农民生活水平。片区四县火热的开发潮,带动着不仅仅是贫困群体有了收入,居住环境也是变了模样。
这一年,我市紧紧抓住民政部牵头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机遇,积极争取民政部、省民政厅的项目、资金倾斜,仅2017年就争取到近5亿元的民政资金,用于支持桂东县、汝城县、安仁县、宜章县4个罗霄山片区县脱贫攻坚和民生保障。
罗霄山片区四县扶贫攻坚交出了一份喜人答卷。片区4县在国家战略推动下,实现了大发展、大跨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了基础,到2019年,四县将全部脱贫摘帽。
兜底保障 贫困群众露笑颜
苏仙区二渡水村贫困户陈献金患有严重皮肤疾病,他的儿子也是智障人士,家庭生活十分困难。了解相关情况后,苏仙区民政局将他评定为A类低保户,父子俩每月能拿到520元兜底补助,生活保障得到了基本保障,陈献金父子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为确保“兜底一批”,网底更加密实,2017年以来,市民政局突出兜底保障的主线,扎实开展了农村低保和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象认定清理整顿专项行动。
全市严格清理后,2017年全市农村低保保障对象4.56万户8.97万人,比2016年底减少了9.9万户13.62万人,清退率60.3%;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象7049户1.34万人减少了5478户1.16万人,清退率46.6%。农村低保保障率由5.5%降低到2.18%,得到了省民政厅的高度评价。
同时,我市用活用实民政部的相关政策,不断提高低保标准,全市农村低保标准达3213元/人/年,全面实现了农村低保标准与国家扶贫标准“两线合一”。
2017年,我市将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象全部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范围,实现了“应退尽退、应保尽保、应兜尽兜”。此次清理整顿工作涉及的范围、人员、力度前所未有,市民政局做实做细了群众工作,社会大局平稳有序,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办的重要政治任务,得到了省民政厅领导和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结对帮扶 驻村村庄扮妆颜
2015年以来,我市贯彻中央、省市脱贫攻坚指示精神,以精准扶贫为重要抓手,以罗霄山片区四县为主战场,集中各方力量,整合各项资源,全力推进实施“十大”帮扶工程,驻村帮扶成为帮扶工程的首要。
2017年,除省派11支驻村帮扶工作队外,我市再选派40支工作队分别安排到片区贫困县驻村帮扶。除省、市工作队外,各县市区再派出一定数量的工作队进驻到贫困村,确保全市528个贫困村省、市、县三级驻村帮扶工作队全覆盖,做到贫困村不脱帽、工作队不撤队,贫困户不脱贫、帮扶责任单位不脱钩。
白墙青瓦、窗明几净,朱漆大门上贴着一副鲜红的对联“心想事成好运连,吉祥如意福星至”。走进汝城县文明瑶族乡五一村贫困残疾人朱战亮的新家,坐在轮椅的朱战亮欣喜地说,“感谢你们,没有你们的帮助,我这顶‘贫困帽’摘不了。”
2016年以来,扶贫工作队帮他维修瓦房、硬化进出的便道,还为他家量身定制了一揽子脱贫计划,将夫妻俩列入兜底扶贫对象,免费提供鸡苗养殖土鸡,种植玉米、小辣椒。
现在,朱战亮夫妻俩每月可以领取低保、残疾人生活补贴及护理费等700多元。“党的政策这么好,没有理由自暴自弃,自己虽然干不了重体力活,但可以在家门口的旱塘里养些家禽呀。”朱战亮说,“养了200只土鸡,成活了170多只,感觉生活有了希望。”
2017年,市民政局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派出扶贫工作队,与汝城县文明瑶族乡贫困村五一村、上章村结对帮扶。经过驻村重点帮扶,2016年,五一村已实现脱贫退出,上章村在2018年将实现贫困户整体脱贫。
2018年工作思路
深入推进四项建设——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作风建设、智慧民政建设。
全面完成一项政治任务——兜底脱贫攻坚任务。推进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巩固深化农村低保标准和国家扶贫标准“两线合一”成果,发挥“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一批”基础性作用,加强罗霄山片区脱贫攻坚政策对接协调。
不断完善三大体系——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完善防灾减灾体系。
切实提高三大能力——基层政权与社区治理能力、民政公共服务能力、民政基层基础能力。
积极开展三大创建——双拥模范城市创建、精神文明标兵单位创建、平安单位创建。
着力提升四大水平——区划地名规范化、婚姻登记标准化、殡葬改革生态化、社会救助人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