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应当牢记“道德”二字
“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是合格党员的标准。其中,“讲道德、有品行”是做合格党员的重要标准之一。俗话说,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党员干部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因此,作为共产党员,应当时刻牢记“道德”二字。
我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提出:“志于道,据于德。”这里的“道”指理想的人格或社会图景,“德”指立身根据和行为准则。道德是对人的社会性的自我约束和心理约束意识。不同的社会可以有不同的道德标准,但是任何一个社会的道德标准都是以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转秩序为目的。伟大诗人但丁指出,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足见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党性是党员的“大德”。党性原则是党员的根本遵循,党性修养是党员的终身课题。作为党员的“大德”,党性集中于信念、体现于作风、贯穿于实践,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是检验党员是否合格的不二标准。贯彻落实党性要求就是要忠诚党员身份,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工作生活各个环节,敢于同形形色色违反党内政治生活原则和制度的现象作斗争,永葆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时刻牢记党员身份,始终以党章的规定修炼自己、以党员的标准规范自己、以党性的境界提升自己,真正做到组织入党和思想入党的高度一致。贯彻落实党性要求就是要保持高度的政治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方向等大是大非问题上,敏锐而又洞悉,清醒而又坚定,不为表象“遮望眼”,不因利害“趋避之”。多讲大局,多想问题,多看本质,日常把准政治关,遇事多算政治账,把政治正确贯穿落实在履职尽责的方方面面。
敬畏是党员的“公德”。心存敬畏,是每一位党员干部应有的一种工作作风,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为人品德。有敬有畏,因敬生畏,因畏致敬,满怀敬畏之心更能深刻领悟党性,领悟人生。敬畏是自律的开端,敬畏也是行为的界限。对党员干部而言,心有所畏,才能行有所止。只有对组织、对权力、对群众、对法纪怀有存乎一心的敬畏,才能唤醒内心深处的道德律令,才能面对组织不阳奉阴违,面对权力不忘乎所以,面对诱惑不迷失自我。正所谓,“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相反,一旦失去敬畏,思想防线就会悄然失守,精神堤坝就会轰然倒塌。那些把权力当财富、把下级当家臣、把组织当私产、把贪腐当回报的人,也往往是因为个人野心和贪欲膨胀,无视纪律与规矩,毁掉了突破底线时的最后一丝警觉。正如一位落马官员的沉痛忏悔:“防线被无情地冲垮了,一发不可收拾,真如激流放舟,一泻千里啊!”邓小平早就指出,共产党员要“一怕党,二怕群众”。其中关键,就在一个“怕”字。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级别再高,也高不过人民;权力再大,也大不过制度。一定要有如临深渊的畏惧,如履薄冰的谨慎,这样才能做到居安思危、防患未然,行止有度、收放自如,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人品是党员的“私德”。物有其类,人有其格。人品是一种风貌,是共产党人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的基石,关乎党的形象,影响党的威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党员干部生活作风不检点、不正派,在道德情操上打开了缺口,出现了滑坡,那就很难做到清正廉洁,很难对社会风气起到正面引导和促进作用”。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就是要忠诚老实、襟怀坦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做老实人就是要忠实地面对党、面对组织、面对人民、面对同志。说老实话就是要成绩不夸大,缺点不缩小,错误不隐瞒,坚持真理、尊重事实,切实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干老实事就是要抱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大局为重、以发展为要、以民生为大,对工作尽力,对岗位尽责,对事业尽心,崇实干、用实劲、求实效,以求真务实的作风赢得群众的真心拥戴。
讲道德要正确处理公私。能不能做到严以用权,有没有正确的权力观,是不是真正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十分重要。党员干部要从思想源头上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切实处理好公和私、情和法、权和法的关系,时刻对手中的权力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不断完善人品操行,提高人生境界,真正做到为民用权。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思想和行动上自觉按党性原则办事。
讲道德要慎初慎小慎独。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党员的作风养成,要从日常处着手,从点滴中做起,从小事上破题,从细节上加分。面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党员干部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带头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不断提高道德境界和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坚决抵制歪风邪气,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