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6月,北湖区建筑业企业总体运行情况良好。目前全区共有各类建筑业资质企业32家,平均从业人员8407人。建筑总产值和房屋施工面积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01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37.4万平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0.96%和20.43%。
一、企业生产情况运行特点
1、企业签订合同额、建筑业总产值增幅较大。1-6月,建筑业企业签订的合同额共计47.7亿元,完成建筑业总产值为9.01亿元,同比增长41.64%和20.96%。全区资质上建筑业企业业务量增加,发展势头良好。
2、建筑业总产值构成比重调整。受全区投资、房地产快速发展的影响,建筑工程产值的增长较快,比重上升,安装及其他产值比重下降。二季度,建筑工程产值8.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25%。建筑工程产值占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达94.6%,比上年同期提高7个百分点。
3、房屋建筑施竣工面积大幅提高。1-6月,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为237.4万平方米,同比增加20.43%,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为86.5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28.9%。建筑房屋竣工面积为21.4万平方米,竣工房屋价值1.64亿元,分别较去年增长85.6%和84%。
二、企业财务成本运行特点
1、工程结算收入、成本和工程结算税金及相关费用有所增加,企业利润大幅增长。1-6月资质企业工程结算收入为6.7亿元,同比增加65.5%,工程结算成本5.7亿元,同比增长59.8%,占工程结算收入的比重为85.07%;经营费用、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三项合计为4816.2万元,同比增长84.7%,占工程结算收入的比重为7.2%。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利润增长较大。1-6月建筑业企业共实现利润总额887.1万元,同比增长60.5%,利润增长幅度较大,绝大多数企业处于盈利的状态,效益提高明显。
2、企业劳动人员报酬增长较快。1-6月全区资质上建筑业企业应付工资与福利费总额为9746.4万元,人均劳动报酬11593元,分别同比增长7.9%和37.8%。
3、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随着施工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全区建筑业企业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1-6月建筑业企业平均从业人员为8407人,同比降低21.7%。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全区建筑业的劳动生产率为107132元/人,同比增长54.5%。
4、应收工程款增多。全区1-6月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应收工程款19669万元,其中竣工工程8872万元,分别较去年增长了1.7%和65.5%。
三、全区建筑业现阶段发展存在问题
1、建筑业企业规模偏小,实力有限。全区仅有建筑业一级资质企业3家,二级企业17家,三级企业12家,企业规模较小,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对拓展建筑市场也受到一定制约,近年来省外的建筑工程量微乎其微。
2、外地建筑企业越来越多地参与全区建筑市场的竞争。这些企业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和较高的技术装备水平、管理水平,凭借其在技术、管理、设备和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千方百计在全区的建筑市场上占有尽可能多的份额,因而北湖建筑业企业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3、建筑业行业投资偏少,区内企业发展受限。今年1-6月全区城镇以上投资43.7亿元,而建筑业行业投资仅2725万元,仅占全区投资的0.6%。在激烈的建筑市场中,全区建筑业企业发展速度偏慢。
4、工程成本居高不下,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加大。建材价格上涨导致建筑工程成本上升,工程成本和各项费用的过快增长,压缩了盈利空间,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5、拖欠工程款问题依然严重。拖欠工程款是多年来困扰建筑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近年来,虽然采取了 多种措施,加大了清欠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旧帐未清新欠又增”的现象。
四、几点建议
今年来,全区建筑业发展较快,建筑业产值稳步增长。然而,在发展?发展的“绳结”,引导建筑业走出困境,壮大全区建筑业实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是要加大投入,扩大规模。要想方设法增加资金、人才、技术装备等重要生产要素的投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开拓市场的力度,为建筑业企业“走出去”创造条件,提高全区建筑业在省内外建筑市场的份额,推动全区开拓建筑市场的步伐,切实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二是要改进教育,提高素质。要想建筑企业做强做大,就要牢固树立“人才强企”的战略思想,围绕企业的发展目标,抓住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的三个环节,把优秀的人才聚集到企业中来。要不断改进教育培训制度,采取脱岗培训和在岗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从业人员进行基础理论教育、专业技能学习、高新技术应用等内容的专业培训;对行政领导要注重理论素养,培养战略思维,提高领导水平;对经营人才要注重培养,提高驾驭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对专业技术人才要通过继续教育,促进知识更新,素质提高。
三是建立长效机制,规范建筑业市场。在鼓励建筑业企业扩大规模、加快发展的同时,应当强化建筑业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市场准入制度,实行阳光操作,严查违规行为,逐步规范建筑市场。着重做好招投标公开化、清理拖欠工程款等工作,切实保障企业和建筑工人(尤其是农民工)利益,维护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责任编辑/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