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幼儿园附属于桂东县沤江第二完全小学。近日,该园大三班孩子小熙的叔叔非常高兴。原来,幼儿园老师电话告诉他小熙这学期的入园补助已到账。
“我们小熙从小失去父母,成为孤儿,命苦啊!家中二老疾病缠身,需长期服用药物,我在外面打工,文化低,每个月的工资很少。”叔叔抹着眼泪说。微薄的收入在沉重的负担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今年秋季开学后的第二周,园长钟建璋和以往一样带着老师们对每个贫困幼儿进行家访,小熙的家庭情况深深触动了她们。第二天,钟建璋一大早拿着照片来到校长办,向校委会汇报小熙的情况。校委会成员一致认为要将小熙列为入园补助对象。
与此同时,全园共有43名幼儿与小熙一样,可享受每学期500元入园补助金。不过,这43名贫困幼儿名单是在教师摸底的基础上,经过校委会多番讨论后确定的。
“这样的事来不得半点马虎,各类贫困生资助指标下到学校后,必须有审核小组逐一走访后上报到校委会,再由校委会讨论研究,最后上报到局里。”孔校长告诉笔者,审核小组上报时必须有教师走访的照片,照片要足以说明家庭贫困,还要附走访人员的镜头。这样一来,有些“关系户”想来争取“照顾”,都被拒之门外。
10月份的一天,“张大姐,你儿子的入园补助表已经批下来了,你这周拿存折到学校来一趟。”学校的财会人员在电话里跟大一班刘星的妈妈说。当天,她坐在办公室对着资助名册,打完了43个电话,都说了同样一件事情?D?D拿存折到学校。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家长们陆陆续续来到学校,财会人员把存折复印后交还给家长。“有时候我们会帮家长多复印几份,让家长把多余的带回家里备用,家长们也特别高兴。”
原来,当学校的资助名单确定后,学校不再经手转交补助款。补助款直接打入贫困家庭的银行账号上,学校及时通知家长查收核对。
据了解,2015年,桂东县教育局资助中心为1682名贫困幼儿解决幼儿入园补助84.1万元,标准为每学期500元。
同时,该局对资助金的管理发放办法进行了科学探索,在加大宣传的基础上规范流程、加强统筹管理,力求让学生的每一分“读书钱”都用在“刀刃上”。
“我们建立了完整的资助审核程序,对各类资金的发放都要求公示名单,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资助中心李运福介绍,今年以来,县教育局多次对各级各类学校资助工作进行了专项督查,尤其对中职国家助学金发放情况实行了“半年一清查”制度,保证了资助金的安全和规范。
下一步,该局将加大贫困生助学宣传力度,形成“关注桂东,帮贫助学”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建立贫困生动态数据库,利用“基础教育信息管理平台”认真做好各项资助数据和信息的采集、统计工作,及时了解贫困学生的家庭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