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由于受鲁塘煤矿全面停产,以及在地统计全面实施,市直企业和项目拖累影响,北湖区经济形势开局不利,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幅度呈大幅回落趋势。
一、一季度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总体经济保持增长,但增幅大幅回落。据初步测算,一季度全区实现地方生产总值36.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仅增长6.8%,比去年回落7.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13亿元,同比增长6.1%;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4.40亿元,同比下降3.3%,其中工业增加值完成12.84亿元,同比下降6.0%;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0.64亿元,同比增长13.4%。
(二)农业经济持续增长。一季度我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7928万元,同比增长6.1%。其中:农业产值达7585万元,增长6.4%;林业产值达424万元,增牧业产值达8766万元,增长6.2%;渔业产值达743万元,增长4.8%。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6587亩,同比增长10.3%;油菜籽种植面积10020亩,增长3.1%;蔬菜面积83275亩,增长8.0%。生猪出栏6.86万头,较去年同期增长4.9%;生猪存栏13.3万头,同比下降3.6%。
(三)工业经济呈下降趋势。一季度,全区工业增加值完成12.84亿元,同比下降6.0%。其中全区107家(含市直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0.53亿元,同比下降7.7%,其中:区属86家企业完成增加值4.14亿元,同比增长3.7%,市直21家企业完成增加值6.39亿元,同比下降11.4%。
(四)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降。一季度,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47亿元,同比下降29.5%,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含市直项目)9.29亿元,同比下降28.8%,其中房地产投资2.49亿元,同比增长6.5%。剔除市直项目,北湖区实 宋体">亿元,同比增长19.6%,市直项目投资仅完成2.23亿元,同比下降68.9%。
(五)消费品市场持续旺盛。一季度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14亿元,同比增长17.8%。其中批发零售业26.18亿元,同比增长17.2,住宿餐饮业5.96亿元,同比增长20.4%。
(六)外径外贸形势开局良好。一季度,全区实际利用外资项目4个,实际利用外资额1777万美元,而去年同期为0;外贸进出口总额2533万美元,其中出口总额1016万美元,比去年同期成倍增长,实际利用内资47709万元,同比增长158%,外径外贸工作来势较好。
(七)财政收入增幅大幅回落。一季度,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19142万元,仅比去年同期增长2.7%。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62个百分点。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653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746万元,增长11.8%,增幅也比去年同期回落84.4个百分点;上划中央两税完成1323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597万元,下降54.7%;上划两个所得税完成128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45万元,增长36.7%。
(八)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一季度,北湖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70元,同比增长9.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148元,同比增长17.5%。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持续增长乏力。我区地处城市中心,农用地不断减少,比较效应使农民更愿意打工而不是从事农业生产,要保持农业持续增长乏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农用地抛荒严重。通过对14个乡镇的座谈以及实地调查,14个乡镇均有较重的耕地抛荒及占用现象。经抽样测算我区的抛荒率及建设占用耕地率占耕地总面积的8%—10%,抛荒及占用耕地面积在9000—11000亩左右。抛荒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项目建设以及厂矿建设导致部分耕地占用。二是村民建房和村民小区建设导致占用,这部分大概占全区抛荒土地的10%左右。三是水利建设严重滞后,天水田抛荒严重。这部分土地大概占全区抛荒面积的20—30%。四是农村劳动力不足,导致部分土地当年停种。
(2)粮食生产积极性严重不足。自2004年实施良种补贴以来,中央逐步强化了涉农补贴,努力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从2008年来,我区还增加了早稻种植任务。但是我区农民在中央、省、?外出打工比较方便,随便打一年工的收入都远远高于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
(3)畜牧业存栏情况严重不理想。近年来,生猪价格虽然不断在攀升,但是由于粮食价格上涨较快,导致饲料成本逐步加大,同时由于生猪致我区的生猪饲养起色不大。
(二)规模工业生产形势严峻。由于实行在地统计和鲁塘煤矿停产整顿的双重影响,导致我区今年的规模工业生产形势严峻。我区一季度规模工业呈下降趋势,10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05364万元,同比下降7.7%。其原因是:
(1)鲁塘煤矿处于全部停产整顿状态。作为北湖区规模工业主导产业的25家鲁塘煤矿企业由于去年“8.28”矿难全部处于停产整顿状态,直接影响整个北湖区工业增长,在不考虑鲁塘矿区生产增长的前提下,鲁塘煤矿的停产将拉下工业增加值增长率7.2个百分点。从目前的情况看,预计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鲁塘煤矿企业仍将处于停产整顿状态,恢复生产日期尚是个未知数,依照这样态势发展,随着鲁塘煤矿停产时间的增加,北湖区工业经济形势将更加不乐观。
(2)市直企业拖累北湖区工业增长。实行在地统计后,市直21家规模工业企业划入我区,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16.9%,前3月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63540万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60.5%,增加值同比下降11.4%。如扣除市直企业影响,区属的86家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由此可见,市直企业成为北湖区工业增长的“包袱”,拖累北湖区工业增长11.4个百分点。且市直企业大多是国有企业改制而成的,集中在城区或开发区的较多,随着郴州市不断发展和扩建,市直企业所在区域也必成为城市中心区,这些企业要么面临萎缩、要么面临搬迁,对于我区工业中长期发展不利。
(三)节能降耗指标面临两难的危机
2009年,北湖区节能降耗成果显著,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1.6%,在全市排名第一。但是由于今年新增的华新水泥这个大的能耗企业,一季度北湖区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仅下降5.6%,下降幅度大幅回落。预计它的年产值大约3亿元,能够拉动全区工业增长只有2个百分点,但是它的能源消耗却使全区规模工业综合能耗增长60%以上,几乎彻底改变了北湖区的能源消耗结构,这就使我们面临两难的境地,要华新水泥的工业总产值,就必须带上它高能耗,这将导致我区今年的规模工业综合能耗呈上升趋势,更直接影响到全区“十一五”规划能耗下降目标的实现。
(四)固定资产投资形势不容乐观。由于受去年同期基数过高以及实行在地统计市直项目的影响,今年我区的投资形势难以乐观。
(1)2009年同期基数过高。2009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重点项目计划投资21亿多元,按常规,重点项目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约为70%,要完成36亿元的年度投资目标任务有5亿多元的缺口, 2009年一季度,全区共完成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9074万元,同比增长619.8%,超全市平均水平550.8个百分点。
(2)市直单位投资对我区投资增幅影响较大。实行在地统计后,去年市直项目投资额均纳入今年的投资基数,但由于今年市直单位新批投资项目相关手续办理迟缓,造成新开工项目较少,而续建项目投资力度又不大,一季度市直投资仅完成2.23亿元,同比下降68.9%。如扣除市直项目影响,我区实际完成投资7.06亿元,同比增长19.6%。
(3)重点项目投资难以支撑今年投资目标任务的完成。2010年区属重点项目计划完成投资45.7亿元,全年要完成73亿的工作目标任务,则重点项目投资要完成51亿元以上,存在5亿元以上的缺口。
(五)影响财政收入因素增多,财政支出压力加大。今年影响财政收入的不利因素有:一是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和城区财政体制改革,对我区增量财力的适当集中,共享税收按比例分级入库,将严重影响我区财政收入规模的增长。经调查初步测算,按省、市新体制换算我区2009年财政总收入为5.48亿元,较原口径计算财政总收入中税收收入规模减少2.4亿元,一般预算收入规模减少1.3亿元。二是中央结构性减税政策、金融危机和矿山整合的延续性仍将影响我区收入的增长。三是鲁塘矿区的整合导致煤炭石墨产量、产值的减少,必将影响我区统征收入的增长。四是由于国民经济增长趋缓,中央和省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区级财政得到上级的转移支付补助将会减少。而随着一系列涉及民生民本的财政政策的出台,随着经济建设的推进,工资标准的逐步提高,以及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力度的加大,我区后期面临的支出压力很大,同时上级下移支出压力也越来越大。加大财政平衡压力。
三、几点建议和对策
北湖区要紧紧围绕打造“一区三中心”的主题,积极争取先行先试政策的先机,加速“一区三中心”和“三化”进程,实现经济快速发展。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加大农业产业化发展力度。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高效经济作物,并根据农业资源利用和农产品供求的现状,加快特色种植业和规模养殖业的发展,提高其在农业生产中的比重。同时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狠抓大项目、大产业、大品牌,加快农业产业带和产业群的形成,一要加快龙头企业培育壮大,重点支持裕湘面业、天湖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国丰(湖南)农业食品加工有限公司、万华红提果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二要加快强势农业品牌打造,重点打造“裕湘”和“天湖”两大品牌。
(二)加大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工业经济发展不够仍然是我区最大的区情,而发展不够的根源在于我区工业升级缓慢,产业形态相对落后。要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结合我区工业实际,以工业园区为平台,加大工业的招商和投资力度,进一步做大做强一批支柱产业和企业,推进企业法人观念转变和产品 更新,产业升级,拉动经济快速增长。
(三)突出抓好项目建设,确保计划开工项目尽快开工。把新开工项目作为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的重点进行推进,发展改革、国土、环保等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和指导工作,增强服务意识,主动帮助企业完善开工前的各项手续;对已经开工建设但手续不完备的项目,有关部门要主动和项目单位进行沟通衔接,补充完善手续,化解政策风险,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四)加快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重点抓好湘南国际物流园建设,培育壮大物流龙头企业。提升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扩大休闲度假旅游,大力发展现代休闲农庄。出台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政策措施,提振房地产消费。加快城市扩容,推进农贸市场改造,完善社区商业网点布局,不断扩展消费领域。加快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全面推进“家电下乡”,鼓励和支持农民建房,促进农村消费。
(五)大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先行先试政策,对照每一条政策解读,立足区情,结合“一区三中心”建设,认真把“34条”政策用足、用活、用好。切实加强与省、市有关部门的联络衔接,多汇报、多沟通,争取省、市有关部门对我区给予更多的支持帮助。坚持产业招商和项目招商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水平,转变招商方式,策划包装好一批适合北湖发展的项目,有针对性地进行招商。进一步加快北湖工业园、华塘科技产业园、石盖塘工业小区建设步伐,为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提供良好的载体。
(六)努力壮大财源,强化财税征管。一是培植壮大财源。要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动态,积极支持做好争资立项工作,支持新上一批企业项目。重点支持商贸服务业,电子信息产业和矿产品深加工等创税产业带动性强,产业关联度大,财税贡献率高的企业的引进,培育新的财税增长点;要大力支持园区和企业项目建设。加大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在财税政策和财政资金上,重点支持石盖塘工业小区、湘南国际物流园、智通科技产业园等园区建设。二是进一步强化财税征管。要强化措施,切实加大协税护税力度,明确协税护税责任;要突破财税征管重点,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城区建筑安装、集贸专业市场、煤炭矿产品储运环节、物流企业、房地产企业的税收征管力度。要完善财税征管考核机制,继续实行财税工作“一票否决”考核,按财税收入完成进度奖罚兑现,征收经费的调度与收入进度挂钩,确保均衡入库。
责任编辑/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