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名词解释
(以出现先后为序)
1.“两城”:即湖南最开放城市、湘粤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
2.国家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示范城市:为扩大内需,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推动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发展,降低能源消耗,2009年初,国家科技部推出半导体照明应用示范城市方案。2011年5月,我市被国家科技部列为第二批“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示范城市。全国共有37个城市被批准开展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
3. "351111”工程:即在中心城区规划建设3个生态休闲主题公园、5个城市商业综合体、10个山头公园、10个景观湖、10,个五星级酒店、100栋8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
4.公路口岸:公路口岸是一种特殊的国际物流节点,是电子口岸报关系统的一种,所有公路运输的进出口货物的数据申报至出入境监管部门,监管部门审结通过后,进出口的物品才允许出入境。2005年12月,省委、省政府批准在郴州设立我省第一个一公路口岸。2009年12月17日,郴州公路口岸正式对外开放,标志着郴州市步入了口岸城市的行列,改写了以往只能到沿海口岸查验通关的历史,使外向型企业运营成本大大降低。
5.国际快件监管中心:郴州国际快件监管中心位于湘南国际物流园,占地50亩,总投资3000万元,于2009年6月投入运行,是经海关总署批准的、中部省份开放的唯一陆路快件监管中心,具备国际快件、普货查验及保税物流功能。其开放和运行,构筑了郴州至香港的陆路国际快件“高速公路”,粤港直通车可当天往返郴州和香港,极大地方便了中部地区往来港澳的货物及个人物品运输。
6.省农产品验放场:全称为“湖南省供港澳及出口农产品集中验放场”,是集农产品仓储、加工、交易、集中验放和通关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物流中心,是供港澳及出口农产品的集散地、快捷通道和物流枢纽,是构筑全省外向型现代农业经济的新平台。占地总面积621.7亩,建筑总面积约40万平方米,总投资6亿元人民币。
7.三创:即从2009年起,市中心城区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
8.数字郴州地理空间框架:即郴州市地理信息数据及采集、加工、交换、服务所涉及的政策、法规、标准,技术、设施、机制和八力资源的总称,由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体系、目录与交换体系、公共服务体系、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和组织运行体系等构成。数字郴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一库、一平台”,即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和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典型应用示范。
9.数字城管:数字城管又称“数字化城市管理”,即利用信息化手段和移动通信技术手段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所有城管部件和城管事件信息,促进城市管理现代化的信息化措施。数字城管将诸如井盖、路灯、邮筒、果皮箱、停车场、电话亭等城市元素全部纳入城市信息化管理的范畴,给每样公物配上一个“身份证”,如街道上的井盖坏了、路灯不亮了,市民不用拨打投诉电话,执法人员利用移动执法终端记录事件并通过GPS定位系统定位事件地点,发回指挥中心,有关部门就会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将问题解决。
10. “1 + 14”规划:即1个总体规划一郴资桂“两型社会”示范带建设规划纲要;14个专项规划一郴资桂“两型社会”示范带城镇群区域空间规划、城际道路及交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工业发展规划、旅游发展规划、生态治理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农业发展规划、水利发展规划、绿化景观规划、给排水工程规划、电网建设规划、电信发展规划、燃气发展规划。
11,“民生100工程”:即从2011年起,用1 -2年时间,在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扶贫、移民、住房、环保等民生领域,实施100多项民生实事项目,总投资超过100亿元。
12.农村集体资源公开集中交易:为进一步规范农村公共资产资源交易,建立健全农村公共资产资源交易长效机制,市委、、市政府于2010年起在全市开展农村公共资产资源交易试点工作.。要求各试点乡镇组建农村公共资产资源交易中心,并规定交易金额在2000元以上的农村公共资产资源(包括农村小型招投标、大宗办公用品采购等),必须进入农村公共资产资源交易中心进行交易;交易金额在2000元以下,但群众强烈要求进入农村公共资产资源交易中心交易的,也可纳入进行交易。
13.农村廉政信息直通车:即指利用已建成的《郴州农经网》,通过网络、手机短信、热线电话等方式,对强农惠农政策,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以及农村党务、村务、财务等农民关心的内容进行公开公示,并接受农民反映诉求、咨询政策、办理事务的一个综合信息服务系统。
14.两集中、两到位:即部门行政审批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部门行政审批科室向市政务服务中心集中;所有行政审批项目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到位,行政审批职能授权到位。
15.“三误”问责制:即全面建立失误、延误、错误“三误”问责机制,严查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
16.四化两型:“四化”是指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两型”是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7.四个郴州:即“开放郴州”、“数字郴州”、“森林郴州”和“幸福郴州”。
18.产业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即从2011年起,在全市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计划、传统优势产业升级计划、现代服务业提速计划、园区经济倍增计划、现代农业发展提质计划、绿色发展能力提升计划等,进一步加快工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工业转型发展,通过“大干三年,实现再翻番”,力促郴州工业经济发展水平迈入全省第一方阵。其中2011为“工业项目建设年”,2012年为“工业经济质量提升年”,2013年为“工业经济提速进位年”。
19.工业升级“6千3百工程”:即到2013年,全市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矿业经济总产值突破1800亿元,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1500亿元,工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突破1200亿元,非公经济增加值突破1200亿元,工业实缴税金突破100亿元,培育产值过100亿元企业,培育3个产值过300亿元的园区。
20.一核一带一廊一圈:“一核”即中心城区;“一带”即郴资桂“两型社会”示范带;“一廊”即郴资桂、郴永宜大“十字”城镇走廊;“一圈”即环郴资桂、郴永宜经济圈。
21.“点亮郴州”行动:即用3年时间,对全市11条主要交通干线及沿线503个行政村进行集中整治,通过开展环境卫生整一理、植树造林、村庄整治、安装路灯等工作,逐步解决城乡环境“脏、乱、差、暗”问题,实现城乡同步净化、美化、绿化、亮化。
22.气化郴州工程:即大力推进天然气管网建设,力争“十二五”期间,全市所有县城接通使用天然气。
23.三年城乡绿化攻坚:2011年9月30日,市第四次党代会审议通过((关于开展三年城乡绿化攻坚的决定》,这是新一届古委审时度势,为加快建设“森林郴州”,打造“林中之城,休闲之都”而作出的一项战略部署。主要目标和内容是,从2012年到2014年,全力实施城市绿化、通道绿化、水系绿化、村镇绿化和荒山荒地绿化“五大工程”,力争“一年一变化、三年大变样”,实现全市城乡全面绿化目标,三年完成荒山荒地及迹地更新造林130万亩(其中2012年50万亩,2013年40万亩,2014年40万亩)。到2014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6%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70%以上。形成“山上绿屏,水岸绿网,道路绿荫,城乡绿景”的生态美景,再现“林邑”风采,努力将郴州打造成为“山在城中、城在林中、人在绿中”的生态园林城市、宜居利居乐居的“林中之城、休闲之都”。
24.碳汇:即自然界中碳的寄存体,代表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目前为止,海洋已吸收了一半以上人类释放到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具有独特的、十分重要的作用。
25.“十二五”投资和项目建设“836计划”:即2011一2015年,累计完成8000亿元投资,组织实施31项重大工程,加快推进631个投资过1亿元的重大项目建设。
26.“三网”融合工程:即在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通过技术改造,促使三大网络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实现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
27.承接产业转移“四千工程”:即从2012年起,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四个1000”的发展目标:即建设标准厂房1000万平方米、引进转移型企业1000户以上、实际利用内外资1000亿元以上、实现增加值1000亿元以上。
28.铁海联运:是指进出口货物由铁路运到海港直接由船舶运出,或是货物由船舶运到海港之后由铁路运出,只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就可完成整个运输过程的一种运输方式。
29.服务外包:指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
30.电子口岸:也即国家进出口统一信息平台,是国务一院有关部委将分别掌管的进出口业务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电子底账数据集中存放的口岸公共数据中心,为各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跨部门、跨行业的行政执法数据联网核查,并为企业提供与行政管理部门及中介服务机构联网办理进出口业务的门户网站。目前,中国电子口岸已经与海关、国检、国税、外管等执法部门联网,提供了海关报关、加工贸易、外汇核销单、出口退税等业务功能。各个地方都在建设地方的电子口岸。
31.水务一体化改革:指通过建立完善水务管理所涉及的吝项职能和各个环节之间协调、统一的管理机制,实现对区域的防洪、排涝、供水、需水、节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回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地下水回灌等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取水许可、统一配置、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形成“城乡水务一体考虑,涉水事务一体考虑,治水管水责任一体承担”的水务工作一体化管理格局。
32.旅游“五个一”工程和“十大旅游精品”:“五个一”工程即通过2-3年的努力,每个县市区争创省级卫生城市、创建一个国家4A级以上景区、兴建一个高星级酒店、建设一个五星级休闲农庄、打造一个特色旅游文化街区。“十大旅游精品”即苏仙岭提质改造、莲湖生态园·南岭生态城开发建设、东江湖和莽山景区启动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裕后街提质改造、中国湖南宝山工矿旅游景区开发、便江景区综合开发建设、梦里故乡生态休闲园、西溪农耕文化园、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开发建设等十大旅游精品工程项目。
33.三年市场建设行动计划:即从2012年起,3年投资300亿元,在市城区重点建设1个现代农产品批发中心、5个大型专业市场、3个大型综合市场、5个市级大型商业综合体、10个区级商业综合体、50个以上生活超市,并以此带动9个县市的市场建设,努力把郴州建设成为湘粤赣省际区域商贸物流中心。
34.农产品加工业振兴“4151”工程:即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培育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40家、过5亿元的10家、过10亿元的5家、过50亿元的1家。
35.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化节能机制,其实质就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方式。节能服务公司与用户签订能源管理合同、约定节能目标,为用户提供节能诊断、融资、改造等服务,并以节能效益分享方式回收投资和获得合理利润,可以显著降低用能单位节能改造的资金和技术风险,充分调动用能单位节能改造的积极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节能措施。
36.乡镇建设“八个一”工程:即各乡镇要新建或完善一条文明街道、一个住宅小区、一个标准化农贸市场、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一个养老服务中心、一个垃圾中转站,中心镇还要新建和完善一个文化体育休闲广场、一个污水处理厂(站)。
37.慈善“十百千”工程:即策划10个慈善救助项目,每个项目救助100名对象,共救助1000名对象。
38. "3521”卫生信息化工程:即建设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3级卫生信息平台,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5项业务应用,建设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2个基础数据库和1个专用网络建设。
39.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为加快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交易机制,进一步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行为,维护公共资源交易公平、公正,市委、市政府于2011年11月组建了郴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设在市政务中心,下设建设工程交易中心、政府采购中心、土地矿产交易中心等三个分中心。其中,全市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交通和水利项目纳入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进行交易;全市政府采购、小额政府工程及医疗卫生用品采购纳入政府采购中心进行交易;全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探矿权及采矿权出让纳入土地矿产交易中心进行交易。
40.“三公”消费:指国家公职人员在因公出国(境)、公务车购置及运行、公务招待中产生的消费。
责任编辑/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