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财政局2016年度部门决算的说明
一、部门职责及机构设置情况
(一)部门基本情况
1.部门职能职责
郴州市财政局是市人民政府综合管理全市财政收支、主管财税政策、实施财政监督、参与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组成部门,同时根据分工管理行政事业性资产和部分企业国有资产。主要职能职责是:
(1)组织贯彻执行国家财税方针政策,拟订和执行全市财政政策、改革方案,指导全市财政工作;提出运用财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和综合平衡全市社会财力的建议;贯彻落实和拟订执行有关分配政策,完善鼓励全市公益事业发展的财税政策。
(2)起草财政、财务、会计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制定和执行财政、财务、会计管理的制度及办法。
(3)承担市本级各项财政收支管理的责任。负责编制市本级年度预决算草案并组织执行。代编全市财政收支预算,汇总全市财政总决算;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市本级、全市预算及其执行情况,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决算。组织制定市本级经费开支标准、定额,负责审核批复部门(单位)的年度预决算。
(4)负责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负责政府性基金管理,按规定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财政票据。执行和监督彩票管理政策和有关办法,管理彩票市场,按规定管理彩票资金。
(5)组织制定国库管理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指导和监督市本级国库业务,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工作。负责制定政府采购制度并监督管理。
(6)贯彻执行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和税收调整政策,反馈政策执行情况,提出调整建议。研究执行有关税收政策及税收政策调整方案并组织实施,按照规定权限,审核、申报地方税收的减免事项。
(7)负责制定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资源管理规章制度,按规定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制定全市统一规定的开支标准和支出政策,负责财政预算内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非贸易外汇管理。
(8)负责审核和汇总编制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决算草案,制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制度和办法,收取市本级企业国有资本收益,组织实施企业财务制度,按规定管理地方金融类企业国有资产,参与拟订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相关制度,负责未纳入市国资委监管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按规定管理资产评估工作。
(9)负责办理财政专项拨款和监督资金使用效益,参与拟订市建设投资的有关政策,组织实施基本建设财务制度,负责有关政策性补贴和专项储备资金财政管理工作。负责农业综合开发管理工作。
(10)会同有关部门管理市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及医疗
卫生支出,组织实施社会保障资金(基金)的财务管理制度,编制市社会保障预决算草案。
(11)贯彻执行政府内外债务管理的政策、制度和办法,防范财政风险。负责统一管理市政府外债,制定基本管理制度。按规定管理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贷(赠)款。承担财税领域需要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具体工作。
(12)负责管理全市的会计工作,监督和规范会计行为,组织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省会计法规规章,指导和监督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指导和管理社会审计。
(13)负责对各县市区财政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监督检查各县市区和市级各部门财税法规、政策的执行情况,反映财政收支管理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加强财政管理的政策和建议。
(14)负责全市财源建设项目规划制定,项目的考察、融资、论证、评估、考核与实施,建立财政专项资金投放项目库。
(15)承办市委、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2.机构设置、人员情况
郴州市财政局现有22个内设科室,管理4个副处级事业单位,分别市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市国库集中支付核算中心、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市财政干部和会计人员培训中心;管理7个正科级事业单位,分别是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处、市金融与债务管理办公室、市财政监督检查局、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市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市税费改革办公室、市财政局出口加工区分局。核定编制218名,实有在职干部职工206人,离退休人员56人(不含农开办、培训中心)。
二、2016年度部门决算表
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收入决算表
支出决算表
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三、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一)介绍部门决算的基本情况。
1.年度收支决算情况。
2016年度本年收入4,544.27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4,531.1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0万元;事业收入0万元;经营收入4,531.17万;附属单位上缴收入0万元;其他收入13.1万元。
2016年度支出合计3,741.95万元,其中:基本支出3,441.07万元;项目支出300.89万元;上缴上级支出0万元;经营支出0万元;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0万元。
2.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情况。
①基本支出:
2016年度财政拨款基本支出3,441.07万元,其中:人员经费2,677.45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伙食补助费、绩效工资、其他工资福利支出、离休费、退休费、退职(役)费、抚恤金、生活补助、医疗费、助学金、奖励金、住房公积金、提租补贴、购房补贴等);公用经费763.62万元,主要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咨询费、手续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差旅费、因公出国(境)费、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专用材料费、劳务费、委托业务费、工会经费、福利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其他交通费用、税金及附加费用、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办公设备购置、专用设备购置、大型修缮、信息网络及软件购置更新、其他资本性支出等)。
②项目支出:
2016年项目支出300.89万元,是我局为完成特定财政财务管理工作任务而发生的支出,包括:
1.年度项目质量抽检委托服务费45.16万元,主要用于年度对上一年度评审项目按比例抽检工作。全年完成25亿元的评审任务及抽检比例不低于15%。
2.限额内工程师预算项目编制服务费17.90万元,用于市本级100万以内工程项目预算编制费用,全年限额内工程编制金额按物价相关汇率规定计取,编制总数按1.5亿计取。
3.投资评审费102.74万元,主要用于劳务派遣人员日常工资及加班费、设备采购及维修、全市评审工作会议等。全年完成25亿评审任务。
4.财政网络维护29.43万元,主要用于保障财政专网网络通畅,包括财政专网租赁、短信平台信息费、全市区网络区间租赁。
5.市级金财工程105.67万元,主要用于确保全市“金财工程”平台的正常运行,包括平台软件维护、机房设备维护、机房到期设备替。换。保证市级“金财工程”建设核心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转和维护。
3.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情况。
2016 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预算为160万元,支出决算为95.8万元,完成预算的59.87%,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为14.15 万元(因公出国组团3次,因公出国4人次),完成预算的10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为60.94 万元(公务用车购置0台,保有量27台),完成预算的69.25%;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20.7 万元(公务接待279批,共计2,512人),完成预算的26.88%。2016 年度“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一是: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厉行节约要求,进一步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开支,二是:2016年公车改革,缩减车辆数量,降低公车运行费用;2016 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数比2015 年减少70.57万元,下降42.42%,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增加0.68万元,增长5%;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减少11.53万元,降低15.91%;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减少59.72万元,降低74.26%。
4.年度机关运行经费决算情况。
2016年度机关运行经费支出763.62 万元,比2015年减少117.21万元,降低13.31 %。主要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差旅费、维修费、劳务费、水电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其他商品服务支出等,变动主要原因是:办公费、印刷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其他商品服务支出有所降低。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严格控制办公用品采购、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厉行节约要求,进一步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开支等原因。
5.年度政府采购支出决算情况。
2016年我局货物类采购共计159.32万元,主要含办公用品、办公设备、通用设备(更换四台电梯)。工程类采购128万,主要用于园林绿化提质改造、门禁设施改造、地下停车设备改造等。服务类工程125万元,主要是信息网络购置及更新费用。
6.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2016年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强化措施,迎难而上,财政工作顺利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主要表现在:
(一)完善预算管理体制。将所有政府性收支全部纳入预算,加大四本预算统筹力度,建立全口径预算管理体系。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建立预算跨年度平衡机制,实行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制度。全面推行预决算信息公开。
(二)强化财政支出监管。对所有财政资金进行绩效监控和绩效评价,深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扩大公务卡改革范围,执行强制结算目录。全市公务卡消费总数4.6亿元,其中市本级预算单位公务卡消费9483万元,占授权支付比例57.3%,同比提高13.9个百分点。
(三)加强财政基础工作。完善评审工作制度,改进评审工作方案,完成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评审510个,其中预算评审项目382个,编制准确率达到97.51%;限额内工程结算评审项目128个,审减420万元,审减率7.77%。创新政府采购监管机制和服务方式,扎实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积极推进公务用车改革。大力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着力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完成了本级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系统开发工作。
(二)进行部门决算分析。
在部门决算编制过程中,由于业务不熟练,对系统操作不够精通,导致填报数据逻辑关系不正确,多次送审未通过。
(三)提出改进措施。
在以后年度的部门预决算中,认真学习部门预算、决算操作指南,熟练掌握系统操作规程,确保按时按质完成预决算的填报,并按要求做好预决算的公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