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金融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又好又快”的总基调,按照“四化两型”、“三量齐升”的总要求和“一化两城三创四大”的总体思路,认真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扎实推进金融改革创新,不断强化金融监管,积极稳妥化解金融风险隐患,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全市金融业保持总体平稳运行。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银行业总体运行平稳。截至11月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56.36亿元,同比增长10.4%;各项贷款余额768.31亿元,同比增长14.32%;贷存比为45.94%,较年初提升1.88个百分点;新增存款139.06亿元,新增贷款91.85亿元,新增存贷比达66.05%;新增贷款投放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83.5%;实现利润25.19亿元,同比增长13.57%。
(二)资本市场发展成效显著。一是证券市场健康发展。1-11月,全市实现证券交易额962.81亿元,同比增长24.51%;营业收入为12427.33万元,同比增长29.15%。期货营业部完成交易额4249.95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140.62万元。二是上市工作扎实推进。金贵银业成功挂牌上市,募集资金8.16亿元;高斯贝尔上市申报材料已被证监会受理;神和酒业在湖南股交所,济草堂、 郴州三农、国盛生物能源、三湘菌业、博太石墨、强旺新金属和华鑫铅锡在前海股权交易中心分别挂牌。三是债券融资取得突破。截至11月份,全市已发行各类债券56亿元,另有37亿元债券已上报各级部门备案、审批。
(三)保险行业发展迅猛。一是保费收入、理赔支出持续上升。1-11月份,我市累计实现保费收入29.81亿元,同比增长15.13%;累计理赔支出5.96亿元,同比增长25.45%,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增速均排全省前列。二是保险服务民生功能进一步增强。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完成保费收入8279.1万元,同比增长31.18%。全市除临武县未到期之外其余10个县市区均已完成“民生100”农房统保的续签和投保工作,协议保费共计1028.22万元。三是新型保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全市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已完成协议投保6264.4万元,1-10月份已补偿2962.67万元,补偿人数5297人。
(四)金融改革创新加速推进。一是信用社改制成效明显。郴州农商行、汝城农商行正式挂牌开业;资兴市、临武县农信社已完成改制的清产核资工作。二是农村产权融资改革进展顺利。资兴市和桂阳县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宜章县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有序推进。三是农村金融组织创新取得成效。引进沪农商银行到汝城县、安仁县开设村镇银行工作进展顺利,已达成近期落实1家的初步协议。四是金融产品创新能力增强。农信社系统开展了阳光信贷工程试点工作,建设银行大力推广“助保贷”业务,中银保险推出小微型企业贷款保证保险业务等。
(五)社会融资规模不断扩大。今年以来,我办积极引导各类企业大胆综合运用其它融资渠道和融资工具,全力为辖内经济体的直接融资需求提供支持。1-11月份,累计完成各类社会融资250.52亿元,同比增长7.06%,完成年度任务的125.26%。
(六)地方金融活动规范发展。一是“两类公司”健康有序发展。截至11月末,全市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12.87亿元;1-11月份累计发放贷款873笔,发放金额12.53亿元。融资性担保公司累计在保941笔,在保余额21.5亿元;累计担保312笔,担保金额13.12亿元。二是南方稀贵金属交易所交易活跃,1-11月份累计成交额为11284.49亿元。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加大信贷融资力度,强化政银企合作。一是积极调度,推动银行机构加大信贷投放。按照市委、市政府指示,分解下达了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年度新增贷款目标任务,并按月通报信贷投放情况;先后组织召开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座谈会、金融工作会议、金融工作调度会等会议,引导和督促各县市区和各银行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二是加强服务,促进银企对接合作。全市中小企业融资签约大会上,13家金融机构与我市201家中小企业达成贷款意向,总金额达244.22亿元;全市外贸企业融资座谈会上,华夏银行与4家外贸企业签订了贷款协议,总金额达12亿元;在今年我市有色企业融资普遍困难的情况下,又组织召开了有色金属行业银企座谈会,督促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精神,进一步加强了对有色金属行业的信贷投放。
(二)优化融资结构,推动资本市场发展。一是继续做好资源摸底工作,加大力度培育上市后备企业。今年新增5家和10家企业分别列入2014年度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和新三板挂牌企业资源库。二是主动做好服务工作,加快企业上市步伐。今年我办对金贵银业、高斯贝尔、金旺铋业、源鸿科技、金丰禽业、玲珑茶业、光轩玻璃等30多家企业进行了分类引导服务,为企业上市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实现了1家企业上市、2家企业申报上市材料(其中1家申报新三板上市材料)、8家企业到地方股权交易所挂牌。三是组织召开全市企业上市工作推进会,进一步提振了企业上市信心和决心。会上瞿海市长听取了有关企业的情况介绍,就加强服务、优化上市环境等工作作出了具体要求,并提出了“三年内推动10家以上优质企业在主板、创业板、中小板上市”的目标任务。四是大力推动债券发行工作。今年,我办会同市发改委推动城投三期17亿元债券、北湖区18亿元重金属污染治理债、郴电国际8亿元以下的定向增发、金贵银业7亿元公司债、汝城水电中小企业5亿元私募债和槐海投资1亿元私募债完成了发行工作;高科投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18亿元专项债券已报国家发改委;丰越环保与上海鼎立18亿元的并购重组已获证监会核准批复;雄风稀贵与赤峰黄金并购重组已报中国证监会受理;光轩玻璃1亿元的私募债已报交易所发行备案。
(三)注重改革创新,完善金融组织体系。一是继续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积极协调各县市区和各有关单位帮助各农信社清收不良贷款、完成资产确权,确保了郴州农商行的挂牌开业,加速推进了汝城、资兴、临武等县市的农信社改制工作。二是进一步完善金融组织体系。今年,我办积极引进沪农商银行、广州农商行等作为主发起行到我市设立村镇银行,大力推动华融湘江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等银行机构布局县域、社区,开设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不断延伸、扩展金融服务。三是积极探索农村金融改革。我办多次到资兴市和桂阳县开展调研活动,推进两县市的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和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为下一步的经验推广奠定坚实基础。
(四)化解金融风险,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一是扎实开展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5月份在全市组织开展了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开展了涉嫌非法集资广告咨询信息清理,营造了打击非法集资的良好氛围。今年,我市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在全省综合考核中排名第二。二是稳妥处置辖内企业债务危机。积极协调和处理马仰有色、意水稀贵、展泰有色等有色企业到期债务履约困难的问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和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有效地维护了地方金融的稳定。三是全面开展金融风险排查及整治行动。组织了对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投资(咨询)公司等行业的金融风险排查及整治工作;在全市开展了非融资性担保公司清理工作,进一步规范了地方金融组织机构。
(五)加强调查研究,当好参谋助手。一是加强了对全市金融运行情况的调研。今年,我办先后开展了银行存贷款异动原因分析、有色金属行业融资情况、保险行业发展情况、政府性债务情况和组建国有背景担保公司可行性分析等调研活动,并形成了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获得市领导的充分肯定。二是认真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今年我办共承接了涉及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规范民间借贷、加快社区银行建设等各方面的12件人大建议和8件政协提案,均圆满办结,代表和委员满意率为100%。
三、2015年工作打算
2015年全市金融工作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精神,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改革创新,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努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扩大社会融资规模,大力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维护区域金融稳定,促进全市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全面增强金融支持郴州起飞的动力。
(一)进一步加大信贷融资力度。一是积极推动政金企合作。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加强跟踪和对接服务,切实提高银企签约履约率,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二是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多投、早投、快投,确保完成2015年新增贷款投放110亿元和社会融资规模240亿元的目标任务。三是不断优化信贷融资结构。引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新兴产业、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中小微企业及“三农”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信贷投放。
(二)进一步完善金融组织体系。一是不断完善传统金融组织体系。继续做好民生等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入郴工作,力争1家落户郴州。二是加快推进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建设。继续加大村镇银行组建力度,争取新增2家挂牌开业,确保3年内实现村镇银行县域全覆盖;积极开展新型农村金融互助合作组织的试点工作,不断丰富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类型。三是大力发展社区金融组织体系。积极引导辖内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培育社区银行。四是创新地方金融组织体系。推动各县市设立国有背景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在时机成熟条件下探索成立小额再贷款公司。
(三)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发展。一是积极推动企业上市工作,力争高斯贝尔挂牌上市,源鸿科技、金丰禽业、玲珑茶业等企业到新三板挂牌,继续做好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培育,力争新增3家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二是积极发展债券等金融产品市场。引导和支持企业充分运用私募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融资租赁等融资工具进行融资。
(四)进一步加快保险市场发展。一是积极推动保险业务发展。争取完成保险深度2.5%、保险密度800元的目标,不断缩小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二是不断扩大保险服务范围。积极发展传统保险业务,继续开展好能繁母猪、水稻、公益林等政策性险种,探索开展新的涉农、公众责任保险等创新业务试点。三是继续做好保险服务民生工作。做好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试点、农房统保等工作。四是加大“保险资金入郴”工作力度。鼓励保险资金参与我市重点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建设,力争取得突破。
(五)深入推进金融改革创新。一是加快推进农信社改革工作,加快资兴、临武、安仁、嘉禾等县市的农信社改制工作,确保2家挂牌开业。二是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工作。重点做好资兴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的改革试点经验的推广工作。三是加快推进民间金融活动的阳光化、规范化管理改革工作。
(六)有效规范地方金融活动。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监管力度,严格规范“两类公司”经营发展。二是进一步强化对民间借贷服务机构的监管,促使其合规有序发展。三是进一步关注有关企业的债务事件发展,加强调研,积极稳妥处置,维护地方金融秩序。
(七)切实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一是继续做好“湖南省金融生态良好城市”的创建工作,争取年内创建成功。二是继续做好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三是继续做好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加大金融风险防范宣传力度,确保地方金融稳定。
2014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