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电子政务信息中心
201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
(2014年7月3日)
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政府办党组的具体带领下,我中心紧密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狠抓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与应用,着力加强资源整合与业务协同,不断提升政府门户网站服务功能与水平,切实保障系统运维与网络信息安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稳步推进,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突出重点任务,大力推进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根据全市作风大整顿“好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总体工作要求,结合具体工作应用实际,深入推进全市网上政府服务和电子监察工作。一是抓规划编制。在认真调研分析全市网上政府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应用情况,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和成熟技术的基础上,牵头编制了《郴州市网上政府服务和电子监察发展规划(2014-2020年)》,现已顺利完成专家评审。二是抓统筹指导。提请市政府分别组织召开县市区、市本级网上行政审批和网上行政处罚工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了将重点公共服务部门政务服务事项纳入全市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运行管理,优化完善行政处罚和电子监察系统等相关工作。制定下发了《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郴州市2014年深入推进网上政府服务和电子监察工作等3个实施方案的通知》(郴政办函[2014]82号)文件,全面铺开网上政府服务和电子监察平台建设应用工作。三是抓深化应用。在全面梳理汇总各单位对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行政处罚和电子监察系统运行应用中的功能缺陷、运行问题,以及应用需求和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组织系统承建商及时处理改进了系统访问缓慢、数据对接不畅、综合查询不全、批量审批不完善等20多个方面的问题,上门现场解决了数字证书使用不稳定、系统应用操作不熟练、核心传输网络不通畅等10多个方面的困难,全面保障网上行政审批、行政处罚两大核心应用系统稳定运行、业务正常流转、应用全面深化。并针对我市网上政务服务事项办件总量在全省排名靠后的情况,科学制定了将公共服务事项纳入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进行办理的工作实施方案,配合市审改办、市政府法制办分别做好了重点公共服务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市本级行政执法单位行政处罚事项的清理上报工作,加速推进全市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受理、网上流转、网上办结,并接受实时电子监察。
(二)突出资源整合,强力统筹电子政务项目建设。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依托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着力深化电子政务项目拓展应用,有效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一是积极服务深化改革。根据全市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工作要求,立足“构建一个网络互联、业务协同、信息公开、监管有力的商事登记信息管理平台”的指导思想,会同市工商局精心编制完成《郴州市商事登记信息管理平台技术方案》,目前,项目正在按程序进行公开招投标。按照“共建、共管、共享”的原则,积极配合市口岸办谋划建设具有一个门户入网、一次认证登录和“一站式”服务功能,涵盖出口加工区、郴州无水港、国际快件中心、保税仓监管仓、港澳直通车站场、供港澳农产品集中验放场等多个口岸作业区、特殊监管场所在内的电子口岸综合管理平台,现已基本完成前期调研。二是积极服务社会管理。为进一步提高我市社会治安的防控能力,增强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在深入整合利用现有“平安城市(一期)”、“智能交通”、“数字城管”、“数字治超”等视频监控资源的基础上,配合市公安局编制完成了《郴州市中心城区电子防控系统二期(智能天网)技术方案》,现已经通过省级专家评审。根据市政府整合提升电子政务基础网络的工作要求,下发了《关于对市本级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租赁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的通知》,综合统筹数字城管、智能交通、平安城市、数字治超、智能公交等视频监控网络部署实施情况,结合市中心城区“智能天网”工程项目建设方案,初步编制完成了《郴州市中心城区视频监控专网租赁技术方案》,积极推进有关职能部门视频数据信息的互联共享。为加快建立全市统一的涉税信息共享数据中心和管理平台,并将平台延伸拓展到北湖区、苏仙区、郴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郴州经济开发区,全面实现市城区涉税信息共享和源泉控税功能,于2014年年初启动了市城区涉税信息共享系统建设(二期)项目,目前系统软件已实现上线试运行。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先后对市公交智能监控安防系统、市智能交通二期建设等电子政务项目做好了方案论证和技术把关服务。三是积极服务行政提效。顺利完成市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网上办理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履职管理系统的建设验收工作,该系统于2014年1月份上线运行以来,录入人大建议315件,通过网上流转已办理278件,正在办理36件,未立案1件;录入政协提案334件,已办理31件,正在办理273件,未立案30件,显著提升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工作的信息化、科学化水平。针对网上行政审批、网上行政处罚系统等电子政务应用因缺乏电子法律效力,而导致的应用难以深化、效能难以提升、实效难以凸显等问题,科学编制了《郴州市网上政务服务电子签章系统技术方案》,经过多轮审议论证、修订完善后,项目即将进入政府采购程序。为改善和加强对离退休老干部网络化管理与信息化服务水平,配合市政府老干办部署安装了市政府老干数据库管理系统。根据实际服务需要升级完善了市政府公文传输系统短信平台功能,初步解决了异网互发短信的问题。
(三)突出服务导向,着力优化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以建设政府智慧门户为抓手,以服务于民为导向,坚持整合资源、丰富内容、创新应用、提高质量、保障安全,不断优化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管理。一是着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关于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的要求,紧扣全市中心工作,就“2014年郴州两会”、“郴州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专栏”、“市政府四届三次全体会议”、“郴州市商事登记制度改革”、“郴州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郴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等社会关注度高、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设立专题栏目,开展了详细立体报道。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市本级部门预决算公开和“三公”经费公开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公开了55个部门本年度的单位的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及时发布党委、政府的重大发展战略、工作决策、重点工作信息。2014年1-6月,市政府门户网站共发布信息27423条,较去年同期增长10.5%;市政府英文门户网站共发布各类信息354条,共111204字,充分实现了政务信息内容的全面覆盖。二是进一步提升综合服务能力。网站将提升网上在线办事功能,完善公众服务平台作为创新政府管理模式、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进一步完善了涵盖13个民生服务领域的网上公共服务平台,充实了8个主题的场景式服务和3个重点领域服务专题,并通过 “中国郴州”移动App应用和信息无障碍浏览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了网站服务百姓民生需求、信息查询和企业开办、资质维护等办事能力。三是不断提高政民互动交流水平。上半年,就市政府重点工作和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开展专题网上调查、意见建议征集活动12次,对全市2项重大活动进行了网上直播,邀请县市区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做客市政府门户网站嘉宾访谈室开展在线访谈6期,发布政务微博信息2039条。市长信箱共收到信件967封,回复处理906封,回复率达93.69%。按照市作风大整顿“好作风建设年”活动工作要求,专门搭建了电视问政网络直播和网民互动平台,进一步拓展群众问政窗口。四是积极探索网站新功能应用。建立郴州市政府网站群运维监测平台,为市政府网站群提供健康诊断和监控检测服务,使得市县两级政府与市直部门领导可以及时了解掌握本部门网站的健康综合水平,为全市政府网站群建设管理和绩效考核提供全面、准确、客观、真实的数据。通过分析网民最关注信息、栏目,在把握社会舆情的同时,也为各级政府网站提供了信息采编依据,明确了网站优化方向。
(四)突出规范管理,努力完善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一方面是精心做好政务应用系统运维保障。严格规范执行市政府视频会议系统和会议室电子设备管理工作制度,认真做好了市政府52次视频会议和188次非视频会议的设备调试运行和全程值守服务,积极配合市委办完成市委、市政府视频会议系统联调工作。及时处理公文传输系统故障43次,切实保障了214家入网单位共645个文件的正常收发。启动实施了市本级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运维外包服务,与维保单位一并建立起了5×8小时现场值守、7×24小时技术产品支持、分级别系统故障紧急响应和“日巡检、周总结、月报告”模式的系统运行维护工作机制。积极对接网上行政审批、行政处罚系统应用单位需求,先后完成了对市质监局、市地税局、市国税局、市住建局、市工商局、市城管局、市消防支队等单位的业务指导和应用培训工作,有效避免了因错误操作导致电子监察系统出现红黄牌警告的情况。另一方面是不断完善市政府中心机房建设管理。进一步完善了市政府中心机房《安全管理办法》、《值班管理制度》,组织人员对机房实行7×14小时巡查值守,定期对机房进行安全检查,有效地保障了设备和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加强机房网络安全建设。及时升级NOD32防病毒软件病毒库,定期检查防火墙、入侵监测和抗DDOS攻击等安全设备的使用情况,实时监测日常网络数据及流量大小,对一些不正常的IP地址进行屏蔽,确保了网络和信息安全。继续强化中心机房信息系统安全测评,对检测出来的漏洞及时封堵,确保了各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组织对11个县市区政府门户网站和3个未纳入市政府门户网站站群系统的市直部门网站进行了信息安全现场检查,科学指导制定相应整改巩固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强了郴州市各级政府网站的信息安全保障水平与应急响应能力。
(五)突出改进作风,全力提升干部队伍整体建设。以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全面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组织中心干部职工深入基层开展“说说心里话、上门听意见”、学习焦裕禄精神“五个一”等活动,重点听取基层党员群众对领导干部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听取中心党员干部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结合谈心谈话、撰写剖析材料等方式收集意见,查找问题。坚持边查边改,对各类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建立台账,明确整改内容,落实责任领导,确保了整改初具成效。努力创新活动方式,注重把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与“好作风建设年”活动、“四型”机关创建活动和机关作风建设有机结合,统筹推进。集中开展了超标配备公车及公车私用、公款送礼、境外招商奢侈浪费和高消费、“庸懒散”等5个专项整治工作,全体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直面“四风”突出问题,全面自查整改。同时,坚持一手抓整改提高,一手抓制度建设。结合“三大”活动开展情况,建立完善了中心内部管理章程、科学民主决策制度和党务政务公开公示制度,严格规范了岗位职责、日常工作纪律和财经报账制度,健全优化了办事流程和违规惩戒机制,单位整体工作风貌得到显著提升,干部干事创业精神得到显著提振,机关行政效能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但与此同时,全市电子政务建设管理工作也还面临着一点的问题和困难:一是由于对行政管理服务方式变革认识不足和业务应用习惯改变不彻底等方面的原因,部分单位仍存在着对电子政务系统认识理解不深、有效应用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审批事项、处罚事项在系统外手工办理、体外循环的现象较为严重。二是电子政务项目的设计与建设涉及层面广、标准要求高,相关业务工作和功能设置既要考虑各级各部门的业务关联度、流程共塑性,又必须满足各单位具体业务工作的不同特质和个性需求,前期基础调研、项目方案制定、原有系统整合、提升、对接等方面的工作量十分繁重,整体工作统筹协调难度较很大。三是对于全市统一部署实施的电子政务项目建设和应用推广工作,仍有个别单位存在着思想不统一,认识不到位,工作不配合的问题。四是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当前电子政务管理部门工作力量、人员结构与现实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的矛盾越来越大。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是夯实电子政务应用基础支撑。启动电子政务外网二期建设,逐步整合对接部门专用业务网络,有序完成部门互联网出口的统一,加速应用系统信息资源的协同共享;指导县市区加快电子政务外网向乡镇(街道)的拓展延伸,建立健全省市县乡四级互联互通的电子政务外网体系。按照市电子政务内网建设和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相关会议精神,积极稳妥地开展全市电子政务内网提质改造建设。搭建统一的视频专网平台,逐步完成智能天网、数字城管、智能交通、数字治超、平安城市、智能公交等视频监控应用并网运行,加快实现视频监控数据信息的共享互用。建设部署网上政务服务电子签章,对系统信息数据进行有效的防篡改识别、真实性检验、合法性认证。严格按照系统运行维护方案和相关工作制度的规定,切实加强网络、硬件、数据库和应用系统的运维监管力度,确保网上行政审批、行政处罚和电子监察系统运行稳定、访问快捷、操作便捷、平台安全。
二是强化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管理。继续做好商事登记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的技术服务工作,切实强化平台上线运行后的业务指导。配合市口岸办深入梳理建设应用需求,尽快制定形成电子口岸平台总体工作实施方案。统筹推进“数字治超”升级改造项目、“智能天网”二期建设、公交智能监控系统等政务信息化项目的部署实施,进一步完善市城区涉税信息共享系统(二期)、市政府公开电话多媒体网络系统、电子公文传输系统、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网上办理系统等应用功能。组织完成郴州市电子政务云计算中心、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县市区行政处罚和电子监察平台的项目前期可行性分析、技术方案编制等工作。抓紧完善并下发《郴州市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认真做好“数字档案馆”建设、“数字旅游”项目、中心城区公租自行车管理系统、郴州市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等全市跨部门和重大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的方案论证、技术把关服务工作。
三是推动网上政府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深入规范应用。加快完成《郴州市网上政府服务和电子监察发展规划(2014-2020年)》的编制修订和送审下发工作,以科学指导、深入推进全市网上政府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运行管理工作。按照新一轮行政审批事项清理规范和市本级行政处罚事项清理审核工作情况,结合市监察局审定调整的行政处罚电子监察规则,及时做好系统数据的调整更新。组织系统承建商抓紧完成网上行政审批、行政处罚系统的优化升级,强化和完善系统文书打印功能,倒逼政务服务部门工作人员通过系统实施审批服务,从工作流程上防范“二次录入”、“事后补录”、“体外循环”等行为。积极衔接省数字认证服务中心优化数字证书功能,进一步解决证书登陆不流畅、服务保障不到位、应急处理不及时等方面问题。稳步推进市直及中省驻郴有关部门自有业务系统与行政审批、行政处罚和电子监察系统的数据对接,积极督促各县市区按照全市统一的工作部署和时间节点要求,统筹推进本级行政审批部门、事项、流程100%覆盖入网。结合“政务小超市”提升完善工作,加快推动系统向乡镇(街道)的拓展延伸,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互联互通的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体系。积极督促各相关责任单位按时做好政务服务事项及其收费标准、办理时限、办理流程、各流程岗位人员设置等数据信息的汇总上报、审核认定、信息公开以及系统的调整更新工作。严格按照将公共服务事项纳入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进行办理的工作方案要求,全面完成将公安、人社、民政、房产、计生、交警、住房公积金、运管等重点公共服务部门的所有政务服务事项纳入市、县两级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进行办理并接受实时电子监察,切实提升系统办理量。
四是提升政府网站群服务经济社会民生综合能力。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推进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的精神,健全政务信息公开发布平台,继续完善“市民建议征集、网上调查、嘉宾访谈、网上直播、官方微博”等政民互动栏目功能,不断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确保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和民主化。参照中省考评体系要求,依据用户需求和行为习惯,对市政府门户网站进行优化咨询和改版升级,使页面更简洁、服务更便捷,搜索功能更强大,以更好地满足广大企业和公众日益增长的网上服务需求。严格规范“市长信箱”办理规程,充分发挥信箱倾听民声、集中民智、关注民生、解决民困的积极作用。加强英文门户网站日常运维工作,努力提升政府网站的国际化影响和郴州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完善优化无障碍浏览、移动终端APP、WAP无线门户、政务微博等技术功能,搭建完成市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平台,不断提升政府网站的服务功能、互动能力和用户满意度。
五是保障电子政务系统安全有序稳定运行。强化日常监测,定期对电子政务网络及其承载业务系统进行现场安全配置检查和安全性技术测试,及时制定安全管理实施方案及安全监测、评估、加固方案,切实巩固后台安全。进一步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和应急响应制度,制定市政府中心机房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启动中心机房服务器云化和容灾备份建设工作,优化机房环境,提升设备性能,保障负载均衡。充分利用市政府中心机房硬件资源,调整优化现有设备,更新淘汰破损设备,切实强化对市政府各大电子政务应用系统运行后台的支撑。做好全市电子公文传输系统、市政府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市政府各会议室影音设备的运行维护和值守服务工作,组织完成市政府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应用操作培训。
六是打造过硬电子政务工作队伍。继续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相关规定和部署,深入持久地开展作风大整顿活动和四型机关创建活动,切实加强电子政务信息中心干部职工队伍思想政治、业务能力、工作作风建设,牢固树立电子政务工作队伍勤政廉洁、务实创新、勤勉高效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