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名词解释
(以出现先后为序)
1.四个“四年行动计划”:2015年8月,我市启动实施工业转型升级、服务业发展、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等四个“四年行动计划”(2015-2018年),明确以“产业主导、全面发展”为导向,以四个“四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加快推动郴州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2.“五个郴州”:即实力郴州、创新郴州、开放郴州、生态郴州、人本郴州。
3.湖南“新增长极”:根据湖南省“十三五”规划制定的“一核三极四带多点”区域发展战略布局,郴州被确定为重要的新增长极。
4.“一化两城三创四大”:“一化”即国际化现代化;“两城”即建设湖南最开放城市、湘粤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三创”即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四大”即开展交通大建设、产业大转型、城市大提质、作风大整顿四大活动。
5.有色金属“五个一”战略体系:即培育一批品牌企业、组建一个国家质检中心、发布一个价格指数、建立一个交易平台、建设一个展示平台。
6.“四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增添经济发展动力,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
7.“无水港”:即在内陆地区建立具有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在无水港内设置有海关、检验检疫等监督机构为客户通关提供服务。
8.“公交都市”:指为应对小汽车高速增长和交通拥堵所采取的一项城市交通战略,体现了以城市公共交通为机动化出行主体、以城市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为导向的城市布局结构。其主要特征是,具有较高的城市公共交通分担比例,紧凑的城市空间布局、多元化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网络、以人为本的城市公共交通优先政策,高效的城市交通综合管理。
9.“点亮郴州”:指从2012年开始,用3年左右时间,对全市主要交通干线及沿线行政村进行集中整治,通过开展环境卫生整理、植树造林、村庄整治、安装路灯等工作,逐步解决城乡环境“脏、乱、差”问题,实现城乡同步净化、美化、绿化、亮化。
10.“一湖两河三江”:“一湖”即东江湖;“两河”指东西河、西水河;“三江”指翠江、便江、郴江。
11.“民生100工程”:从2011年开始,市政府每年在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扶贫、移民、住房、环保等民生领域实施总投资过百亿元、项目数量近百个的一系列民生项目建设。
12.“七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主体培育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13.“五个一批”: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14.“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即在实施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再整合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实现“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的登记制度。
15.“三清单一目录”:即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市政府外商投资准入管理目录(负面清单)、核准投资项目目录。
16.“四个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17.“两个责任”:即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委(党组)负主体责任,纪委(纪检组)负监督责任。
18.“一片一区”:即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国家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19.“一核三极四带多点”:湖南省“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全省区域发展战略布局。“一核”即长株潭核心引领区;“三极”即岳阳、郴州、怀化新增长极;“四带”即京广、环洞庭湖、沪昆、张吉怀经济带;“多点”即以园区为主的众多地区增长点。
20.“六大产业”:2016年5月,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全力将郴州打造成湖南新增长极的意见》(郴发〔2016〕4号),提出把发展产业作为打造全省新增长极的首要任务,把全面提升产业整体素质、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作为支撑一极地位的关键措施,依托良好的资源、区位和产业优势,加快构建有竞争力、有比较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具体包括六大方面,即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升级、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精品会展及矿物宝石产业发展、生态绿色产业发展、石墨及新材料产业发展、园区产业承接与发展。
21.“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22.三个“十百千”工程:即培育扶持10家农业龙头企业、100家现代农机合作社、1000户家庭农场的现代农业发展工程;建设10个种植结构调整示范片、创建10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组织1000名农业科技人员的科技兴农工程;培育十佳农业科技示范单位、百优农业科技示范单位、千名农业科技示范先进个人的示范带动工程。 23.分享经济:是指将社会海量、分散、闲置的资源平台化、协同 化地集聚、利用,促进供需匹配,从而实现经济与社会价值创新的新形态。分享经济强调的两个核心理念是“使用而不占有”和“不使用即浪费”。
24.“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是指国企(含企业和科研院所)将家属区水、电、暖和物业管理职能从国企剥离,转由社会专业单位实施管理,是当前我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政策。
25.PP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26.“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即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27.“五定”“五有”:即定人头、有责任;定地头、有产业;定龙头、有就业;定户头、有保障;定年头、有成效。
28.“飞地经济”:指两个互相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经济开发、科技合作,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科技创新、合作共赢的一种区域科技合作模式。
29.“海绵城市”: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30.“两供两治”:“两供”即供水、供气;“两治”即城市污水、垃圾治理。
31.“气化郴州”:即大力推进天然气管网建设,力争全市所有县城接通使用天然气。
32.“四好农村路”:2015年5月,交通运输部制定了《关于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意见》,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可持续发展,到2020年实现“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的总目标。
33.“洁净乡村四年行动”:即从2016年起,在全市重点开展农村垃圾治理、“厕所革命”、规范农村村民建房等三大重点整治行动,力争通过四年时间,全力打造整洁、优美、文明、和谐的农村人居环境。
34.“一保二促三抓实”:“一保”就是要竭尽全力、不遗余力地保护好郴州这方环境、这方水土、这方资源;“两促”就是要促转型、促发展;“三抓实”就是要抓实减排任务的完成、抓实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改革试点、抓实环保产业的发展。
35.“河长制”:即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污染治理。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36.“四个切实”:即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
37.“六个结合”:即政策宣传与严格程序相结合,资源利用与旅游扶贫相结合,集中安置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园区带动与促进创业就业相结合,分散安置与农业产业开发相结合,统规统建与创新推进相结合。
38.“四跟四走”:即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
39.乡村旅游扶贫八大行动:2016年8月,国家旅游局在第二届全国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工作推进大会上公布了《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提出实施“乡村环境综合整治、旅游规划扶贫公益、乡村旅游后备箱和旅游电商推进、万企万村帮扶、百万乡村旅游创客、金融支持旅游扶贫、扶贫模式创新推广、旅游扶贫人才素质提升”的八大专项行动。
40.“两后生”:即初、高中毕业后未能继续升学的贫困家庭富余劳动力。
41.“一户一产业工人”:即为全市城乡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自由择业的每个家庭免费培养一名产业工人,帮助新增劳动力掌握1至2项就业技能和致富本领,将一部分农民培养成“技术工人”。 42.市城区医疗卫生服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即从2016年到2018年,通过三年努力,建立健全市城区布局合理、层级分明、功能互补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到2018年实现市城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使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43.中心城区化解“大班额”三年行动计划:即从2015年9月到2018年9月,计划三年内完成教育扩容项目21个,新增学位34790个,新增教师2991名,基本化解“大班额”,使平均班额降至小学50人、初中55人、高中55人,逐步达到规模标准,满足市中心城区中小学就近入学需求。
44.“半床棉被”精神:红军长征时期,部队经过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讲到了这个故事,并引用徐解秀老人的话“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来诠释共产党人精神。
45.“放管服”改革:“放”即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管”即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服”即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
46.“两准则三条例”:即《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问责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