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5月财政收支完成情况
1-4月,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564326万元,为年度预算(年度预算为各级人大批准数,下同)的45.16%,同比增加158453万元,增长39.0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53067万元,为年度预算的48.55%,同比增加87545万元,增长32.97%;上划中央收入完成176238万元,为年任务的40.33%,同比增加60778万元,增长52.64%;上划省级收入完成35021万元,为年任务的41.06%,同比增加10130万元,增长40.7%。
从一般预算收入结构看:税收收入完成181797万元,为年度预算的40.59%,同比增加34760万元,增长23.64%;非税收入完成171270万元,为年度预算的61.31%,同比增加52785万元,增长44.55%。
从收入征收部门看:国税部门完成196241万元,为年度预算的38.36%,同比增加68391万元,增长53.49%;地税部门完成179575万元,为年度预算的42.06%,同比增加53853万元,增长42.83%;财政部门完成188510万元,为年度预算的60.61%,同比增加36209万元,增长23.77%。
市级(含开发区、有色园区,下同)财政总收入完成164915万元,为年度预算的39.98%,同比增加46733万元,增长39.5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0500万元,为年度预算的41%,同比增加24406万元,增长32.07%。
1-5月,全市一般预算支出完成617747万元,为年度预算的47.3%,同比增加205149万元,增长49.72%。其中,市级支出完成132279万元,为年度预算的45.77%,同比增加56474万元,增长74.5%;县(市、区)级支出完成485468万元,为年度预算的47.73%,同比增加148675万元,增长44.14%。
二、预算执行主要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1.财政收入完成较好,但增收面临较大压力。受经济增长、投资拉动、矿产品价格上涨以及征管加强等有利因素,全市财政收入实现稳步较快增长。前5个月,全市财政总收入均保持了“两位数、三字头”的增长水平,累计增幅分别为36.79%、47.48%、37.47%、41.53%和39.04%。一般预算收入除元月份仅增长12.04%,2-5月累计增幅分别为35.96%、30.15%、32.4%和32.97%。1-5月,全市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完成年度预算的45.16%、48.55%,超序时进度3.51、6.9个百分点,为近五年来同期进度最快。当前我市财源结构正处在转型时期,传统产业收入因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受到制约,近年财源建设项目尚未见成效,新兴产业还未产生新的税源增长点。特别是今年再生资源利用税收政策取消,我市再生资源行业提供的税收急剧萎缩,4月当月仅入库575万元,同比下降93.8%。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落实生效,土地财政税收增速必然放缓,后期财政增收面临较大压力。
2.县市区均超序时进度,但市级收入不容乐观。今年以来县域经济呈加快发展势头,进而带动财政收入快速增长。1-5月,县(市、区)级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完成年度预算47.72%、52.39%,超序时进度6.07、10.74个百分点。除北湖区不可比外,其他10个县(市、区)均超序时进度,其中汝城、安仁、临武和桂东4县提前一个月完成过半任务,分别完成年度预算的62.98%、60.33%、59.28%和57.55%。市级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完成年度预算的39.98%、41%,落后序时进度1.67、0.65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市级近年税源减少,骨干财源不多,省财政体制改革下放部分企业给市县,近年城区引进的企业大部分是出口退税或免税企业,对财税的贡献不大,收入形势不容乐观。
3.财税部门收入稳步增长,但进展不平衡。各级征管部门进一步加大征管力度,千方百计组织收入,截止5月底,财税三家不同程度增长。国税部门抢抓经济增长有利机遇,把握再生资源政策翘尾巴因素,不断提升征管水平,全市国税收入同比增长53.49%;地税部门借助大投入、大建设能量的释放,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大幅增收,有效拉动地税收入增长42.83%;财政部门认真执行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今年将除教育收费外的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纳入预算内管理,财政部门收入增长23.77%。虽然财税三家均实现了增长,但进度极不平衡,国税、地税、财政部门分别完成年度预算的38.36%、42.06%和60.61%。
4.财政支出保障有力,但结构有待优化。各级财政部门积极筹措资金,按照“调结构、保重点、压一般、强管理”的原则,加快了财政支出执行进度。1-5月,全市一般预算支出完成61.77亿元,为年度预算47.3%,超序时支出进度5.65个百分点,同比增加20.51亿元,增长49.72%,其中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民生支出完成35.28亿元,同比增支13.68亿元,占总增支额的66.7%。同时支出存在不均衡问题,部分项目未达到正常支出进度,如科学技术为年预算的28.66%,文化体育与传媒为37.3%。部分项目支出增幅较低,甚至出现下降情况,如教育支出仅增长19.95%,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还下降了0.58%,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三、下阶段主要工作措施
6月是实现财政收入过半的关键月份。各级各部门要振奋精神,把抓收入、赶进度、促增长作为当前财税工作的首要任务,全力以赴确保实现“双过半”目标。
1.强化责任落实。一是提高思想认识。财政收入“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不单单是一个财税工作问题,也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各级各部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抓落实。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征管部门一定要把财税收入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分管同志具体抓,上下形成合力。三是细化目标任务。对照目标任务算好账,将下欠的收入任务详细分解,落实到项目、到税种、到企业、到领导、到征管人员,做到任务具体,目标明确。四是搞好协调配合。做好财税工作,需要各相关职能部门齐心协力和密切配合,要进一步完善协税护税机制,严防各类跑冒滴漏现象。
2.加强收入征管。一是学习借鉴外地的税收征管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大力推广全市好的征管方式,对重点市场、重点行业、重点税源实行分级管理和专人负责制度,加快制定娱乐行业统一征管标准,逐步建立私房产业税收社区、居委会代征管理模式。二是建立健全矿区资源整合转让前涉税清算机制,加强矿产行业股权转让的税收征管,对产权变化和股权转让行为,及时进行税收清算和税务稽查。三是加强对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采掘业等重点财源的征管,突出做好BT项目税收监管,尽快建立房地产税收“一体化”征收机制,积极推广煤炭电子监控平台建设。四是进一步加强对汽车、总代理等行业以及零申报、低税负等企业的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逐步完善协税护税网络,集中开展重点区域和税收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查处各种偷逃骗抗税行为。
3.严格督促考核。一是健全督查制度。围绕组织收入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对收入任务差欠大的单位实行重点督办,要督办到税源单位,督办到征管人员,切实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及时研究解决征管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二是严肃工作纪律。六月份是“双过半”关键时期,各征收部门要停止一切与征收无关的活动,集中精力,集中时间,全力以赴抓收入征管。三是严格考核措施。要认真按照责任书进行考核,奖惩兑现,并与年度评先评优挂钩。同时,及时将收入完成情况在新闻媒体进行通报,确保顺利实现“双过半”目标任务。
4.优化支出结构。一是突出保障重点支出。按照“保运转、保民生、保经济发展、保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的思路,做到民生支出按政策到位,运转支出按需要到位,法定支出按比例到位,重点支出按要求到位,突出保障“民生100工程”等重点项目的资金需求。二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尽快出台《关于进一步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有关要求的通知》,开展公务用车、公款接待和公款出国(境)旅游专项治理,继续实行招待费征收政府调节资金制度,确保市直机关行政支出实现负增长。三是加大预算执行力度,强化预算约束,严格按预算进度安排支出,年中原则上不受理和办理单位追加工作经费的报告,积极稳妥地推进预算公开工作。四是加强财政支出监管。继续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全面推进公务卡改革,继续开展“小金库”治理,进一步规范财经秩序。强化对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投资项目和民生工程资金的使用监督和支出绩效评价,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责任编辑/不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