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财政局局长 谢革非
(2010年6月29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郴州市 2009年财政决算(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2009年全市和市级财政收入在经济发展、投资扩大的基础上保持较高增长,超额完成预算任务,财政支出大幅增长,财力保障增强,财政管理加强,部门预算改革不断深化,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决算情况较好。
一、全市收支平衡情况
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80.21亿元,为预算的107.85%,比上年增长2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8.84亿元,为预算的112.59%,增长27.05%;上划中央“两税”24.89亿元,为预算的104.93%,增长19.31%;上划中省“两个所得税”6.48亿元,为预算的89.11%,增长0.55%。全市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31.29亿元,为预算的122.13%,增长33.38%。
全市一般预算收入48.84亿元,加上级补助收入80.81亿元、上年结余2.5亿元、转贷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收入2.6亿元、调入资金1.43亿元,收入总计136.18亿元。一般预算支出131.29亿元,加上解上级支出0.74亿元、增设预算周转金0.03亿元、调出资金0.02亿元,支出总计132.08亿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4.1亿元。结转下年支出3.4亿元,净结余0.7亿元。
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9.32亿元,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12.4亿元。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包括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五项,下同)完成18.55亿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15.05亿元。
二、市级收支平衡情况
市级(含经开区、有色园区,下同)财政总收入完成22.34亿元,为预算的106.62%,比上年增长20.4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4亿元,为预算的114.7%,增长29.04%;上划中央“两税”5.56亿元,为预算的109.09%,增长23.49%;上划中省“两个所得税”2.79亿元,为预算的76.2%,下降12.91%。市级一般预算支出完成32.92亿元,为预算的140.45%,增长51.17%。
市级一般预算收入14亿元,加上级补助收入18.41亿元、上年结余0.7亿元、下级上解收入1.88亿元、转贷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收入2.6亿元、调入资金0.35亿元,收入合计37.94亿元。一般预算支出32.92亿元,加上解上级支出0.13亿元、补助下级支出3.3亿元、转贷县市区地方政府债券支出0.77亿元,支出合计37.12亿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0.82亿元。结转下年支出0.58亿元,净结余0.24亿元。
上述市级决算数,与2010年2月向市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报告的2009年预算执行数比较,一是收入合计增加3.56亿元,其中:上级补助收入增加2.86亿元,下级上解收入增加0.75亿元(主要是撤销收费站,有关县分担部分,由市统一划解),调入资金减少0.05亿元;二是支出合计增加2.8亿元,其中:上解上级支出减少0.06亿元,补助下级支出增加2.86亿元。三是净结余增加0.19亿元。主要原因是,经过决算清理和上级审核,部分收支项目的数额有些变化。
市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3.78亿元,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3.76亿元。市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8.86亿元, 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7.27亿元。
三、几项重点支出决算情况
关于2009年农林水事务、教育和科学技术三项重点支出决算,有几点需要说明,一是全市和市级一般预算支出比上年增长较高,主要原因是上级追加专项转移支付增加较多,特别是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补助增加较多,且当年全部在市级列支;二是市级对县市区重点支出的配套资金较多,均列为补助下级支出,没有体现市级相关支出。剔除这些特殊因素,上述重点支出增幅达到规定的要求,且资金使用效果明显,三项重点支出的决算情况如下:
(一)农林水事务。全市农林水事务支出完成15.2亿元,为预算的121.83%,同比增长28.57%。其中:市级完成1.72亿元,为预算的127.62%,增长19.68%。全市发放良种补贴、粮食直补等涉农补贴4.9亿元;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4.6亿元;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完成1亿元、68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资金2.2亿元;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资金完成3296万元,新解决18.8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支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成人工造林50万亩,减少贫困人口5.1万人。
(二)教育。全市教育支出完成25.92亿元,为预算的138.06%,同比增长24.51%。其中:市级完成2.94亿元,为预算的135.98%,增长15.23%。全市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资金2.4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8万人,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3541万元。支持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扩容,城区新增义务教育学位8000个,创建义务教育合格学校103所,改扩建中等职业学校5所。支持郴州职业技术学院搬迁和郴州技师学院筹建。兑现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
(三)科学技术。全市科学技术支出完成1.93亿元,为预算的151.35%,同比增长33.99%。其中:市级完成0.3亿元,为预算的99.84%,增长19.85%。市本级产学研和高新技术发展资金支出1000万元。我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户,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3.6%,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
四、市级超收收入和预备费的使用情况
(一)超收收入使用情况。与2009年12月29日向市人大汇报的超收情况比,决算变化的有:一是2009年一般预算收入实际完成14亿元,实际超收1.79亿元,多超收2900万元。二是总的超收收入弥补调入资金缺口原汇报为6000万元,实际为3500万元,减少2500万元。两项合计增加当年超收收入可安排支出来源5400万元,实际安排5333.8万元。主要用于执法单位办案经费和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综合预算支出。
(二)预备费使用情况。预备费年初预算2000万元,实际执行2000万元。具体安排情况:城区山头绿化工程500万元,苏仙岭风景区灾后植被恢复100万元,甲型H1N1流感防控270万元,第三、四批煤矿地面瓦斯投放系统建设市级以奖代补80万元,重大项目争取经费100万元,市公安局“5.19”专案办案150万元,郴州军分区应急资金30万元、武器弹药销毁处理60万元,农村“两会一部”处置遗留问题185.9万元,各县市区农家书屋建设、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农村敬老院改扩(新)建和“五保之家”项目建设市级配套163.9万元,支援新疆托克逊80万元,按省要求支援西藏50万元(2009年和2010年两年需一次到位,2010年部分50万元从预备费中列支),其他215.2万元。
五、上级转移支付情况
2009年,上级对全市转移支付(含基金收入补助,下同)84.16亿元,比上年增加21.88亿元,增长35.13%。一是税收返还5.44亿元,比上年增加0.95亿元,增长21.16%。二是一般性转移支付33.19亿元,比上年增加3.91亿元,增长13.35%。三是专项转移支付45.53亿元,比上年增加17.02亿元,增长64.64%。
上级对市级转移支付18.42亿元,比上年增加9.01亿元,增长95.75%。一是税收返还1.92亿元,比上年增加0.87亿元,增长82.86%。其中:增值税和消费税税收返还0.74亿元、所得税基数返还0.34亿元、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税收返还0.83亿元。二是一般性转移支付3.19亿元, 比上年增加0.21亿元,增长0.07%。其中:体制补助0.03亿元、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0.65亿元、调整工资转移支付补助1.27亿元、农村税费改革转移补助0.03亿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0.19亿元、结算补助0.52亿元、企业上下划补助0.16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转移支付0.18亿元、公共安全等其它转移支付0.16亿元。三是专项转移支付13.31亿元,比上年增加7.93亿元,增长147.12%。主要是一般公共服务增加0.94亿元、医疗卫生增加1.83亿元、农林水事务增加0.62亿元、交通运输2.09亿元、采掘电力及粮油物资储备金融监管增加0.58亿元。
财政收入和上级转移支付的增加,提高了我市财政实力,其中2009年超预算拨款14950.1万元,除上述多超收等安排了5333.8万元以外,从上级转移支付中安排9616.3万元。
2009年,我市财政在面临国际金融危机、财力保障任务十分艰巨的情况下,超额完成全年预算,成绩来之不易。但是,财政运行中仍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财源结构不优,收入持续增长机制还待巩固;收支矛盾突出,资金调度紧张,财政平衡的压力加大;预算编制和执行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还有不少方面需要完善;规范财政管理、强化财政监督和有效防控债务风险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市审计部门在依法审计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我们高度重视,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五、部门预算决算情况
2009年市本级有市委政法委等10家单位的部门预算提交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总体上,这些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较好,10家单位年度支出预算为11372万元,支出决算为15437万元,为预算的135.75%。大部分单位支出的执行在预算的100%至109%之间,超预算的原因:一是受财力限制,年初单位项目经费安排不足或未能安排,年底因收入超收安排了部分项目经费。二是年中上级新出台的政策需要安排资金。三是市公安局因新建办公楼(综合技术大楼)资金缺口较大,通过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综合预算支出拨付了部分项目资金。10个部门预算单位具体决算情况详见附表。
部门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项目预算编制比较粗放,项目资金的编报和滚动管理机制尚未建立健全,不便于财政部门跟踪管理。二是预算约束力不够,预算追加仍然存在。三是部门非税收入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非税收入没有全部纳入部门预算。
今后我们将按上级要求,在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改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