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政收支执行概况
(一)收入执行情况
9月份,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39433万元,比上年同月减收42957万元,下降23.6%。其中,上划中央收入完成38653万元,比上年同月减收11198万元,下降22.5%;上划省级收入完成9187万元,比上年同月减收239万元,下降2.5%;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1593万元,比上年同月减收31520万元,下降25.6%。从一般预算收入结构看,9月份税收收入完成47422万元,比上年同月减收10334万元,下降17.9%;非税收入完成44171万元,比上年同月减收21187万元,下降32.4%。
1-9月,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297638万元,为年度预算的74.1%,同比增收188732万元,增长1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00000万元,为年度预算的83.6%,同比增收204414万元,增长29.4%;上划中央收入完成326563万元,为年度预算的58%,同比减收17530万元,下降5.1%;上划省级收入完成71075万元,为年度预算的64.1%,同比增收1848万元,增长2.7%。
从一般预算收入结构看:税收收入完成402061万元,为年度预算的68.4%,同比增收30209万元,增长8.1%;非税收入完成497939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1.9%,同比增收174204万元,增长53.8%。
从征收部门看:国税部门完成369198万元,为年度预算的57.6%,下降5.2%;地税部门完成462206万元(含耕地占用税、契税,下同),为年度预算的69.3%,增长8.6%;财政部门完成466234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5.3%,增长58.7%。
从收入级次看:市级(含开发区、有色园区,下同)财政总收入完成376994万元,为年度预算的67.4%,同比增收33189万元,增长9.7%;县(市、区)级财政总收入完成920644万元,为年度预算的77.3%,同比增收155543万元,增长20.3%。
1-9月,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84878万元,同比增收75421万元,增长68.9%。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73448万元,同比增收76185万元,增长78.3%;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收入3143万元,同比增收705万元,增长28.9%;森林植被恢复费收入1751万元,同比增收881万元,增长101.3%;育林基金收入1837万元,同比减收936万元,下降33.8%。
(二)支出执行情况
1-9月,全市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539156万元,为年度预算的86%,同比增支330856万元,增长27.4%。从级次看,市级支出完成281675万元,为年度预算的77.3%,同比增支31386万元,增长12.5%;县(市、区)级支出完成1257481万元,为年度预算的88.6%,同比增支299470万元,增长31.3%。
1-9月,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16835万元,同比增支89700万元,增长70.6%,其中9月份完成43511万元,比上年同月增支15638万元,增长56.1%。
二、预算执行主要特点
(一)收入增幅加速回落。1-9月,全市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完成129.8、90亿元,增长17%、29.4%,增幅比上月分别回落8个百分点、11.8个百分点,当月分别下降23.6%、25.6%。(详见表一)
表一: 1-9月全市财政总收入执行情况表
单位:万元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累计完成数
|
172562
|
286122
|
469522
|
571234
|
702635
|
919388
|
1031151
|
1158205
|
1297638
|
累计增幅%
|
21.0
|
17.3
|
26.1
|
21.9
|
24.5
|
24.9
|
25.7
|
25.0
|
17.0
|
当月完成数
|
172562
|
113560
|
183400
|
101712
|
131401
|
216753
|
111763
|
127054
|
139433
|
当月增幅%
|
21.0
|
12.1
|
43.0
|
5.5
|
37.4
|
26.0
|
32.9
|
19.7
|
-23.6
|
(二)县级财政普遍增收。1-9月,全市县级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完成92亿元、65.8亿元,增长20.3%、34.2%,11个县市区和2个园区收入普遍增长较快,财政总收入增幅在20%以上有10个县市区(含园区),其中经开区、嘉禾县、桂东县增幅高达92.9%、30.1%、29.7%;财政总收入完成超过序时进度的有10个县市区,其中汝城县、桂东县分别完成年度预算的85.7%、85.5%。
(三)非税收入贡献突出。今年以来,非税收入高位运行,是财政增收的主力军,前9个月全市非税收入完成49.8亿元,同比增收17.4亿元,增长53.8%,对财政增收贡献率达92.3%,拉动财政总收入增长15.7个百分点。
(四)财政支出保障较好。1-9月,全市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53.9亿元,为年度预算的86%,增长27.4%。各级财政积极优化支出结构,全市涉及民生、民本支出高达100亿元,占总支出比重的65.2%,其中教育、医疗卫生支出分别增长38.9%、30.4%。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税收收入进度滞后。受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影响,全市预计直接减收15亿元左右,导致税收收入持续低迷。从增幅来看,1-9月,全市税收收入增幅为1.9%,比上半年、8月底分别回落了7.3、3.5个百分点,比全省同期平均水平低13.9个百分点,增幅在全省市州垫底,为近5年来同期最低。从税种来看,16个税种仅有资源税、土地增值税等4个小税种达到平均增幅,主体税种增值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增幅分别为-7.9%、9.4%、-17.3%,均远低于全市财政收入增幅。从税比来看,今年税比持续低位徘徊,1-9月,全市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61.6%,此项比重在全省和周边市排位靠后,比全省市州平均水平低11个百分点,比2010年、2011年同期分别低13.4、9.2个百分点。
(二)收入发展不平衡。一是市县级不平衡。1-9月,市级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完成37.7、24.1亿元,增长9.7%、17.8%,增幅比县级低10.6、16.4个百分点。市级财政总收入仅完成年度预算的67.4%,滞后序时进度7.6个百分点,比县级进度慢9.9个百分点。二是县市区之间不平衡。县市区之间收入进度相差较大,北湖区(73.4%)、桂阳县(72.3%)未达到年度预算序时进度,进度最快的有色园区(99.5%)比最慢的桂阳县快27.2个百分点。三是征管部门不平衡。1-9月,全市国税、地税和财政部门收入分别完成36.9、46.2和46.6亿元,为年度预算的57.6%、69.3%和105.3%,增幅为-5.2%、8.6%和58.7%。(详见表二)
表二:前三季度全市财政总收入分部门执行情况表
单位:亿元
月份部门
|
1-3月
|
1-6月
|
1-9月
|
|||
完成数
|
增幅%
|
完成数
|
增幅%
|
完成数
|
增幅%
|
|
合计
|
46.9
|
26.1
|
91.9
|
24.9
|
129.8
|
17
|
国税部门
|
10.6
|
-19.7
|
26.9
|
0.7
|
36.9
|
-5.2
|
地税部门
|
15.6
|
18.2
|
33.5
|
17.6
|
46.2
|
8.6
|
财政部门
|
20.7
|
91.5
|
31.5
|
70.9
|
46.6
|
58.7
|
(三)主要行业税收不协调。据统计显示,1-9月,全市矿、烟、电、房地产和建筑业等主要行业贡献的税收占全部税收七成以上,但减收和增幅回落的行业较多,发展不协调。其中有色金属行业(含再生资源回收)入库14亿元,同比减收5.3亿元,下降27.4%;受“高瓦、高突”整治和煤炭价格下跌影响,煤炭行业入库税收6.9亿元,下降11%;受成本上涨及发电量下降影响,电力行业税收完成4.5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1-8月房地产、建筑业税收仍分别增长13.6%、10%,但涨幅同比回落41.1、45.2个百分点。
(四)重点企业税收减收严重。1-9月,全市重点税源企业共入库税收36.2亿元,同比减收6.7亿元,下降15.5%,其中减收企业和未实现收入入库企业较多。从国税看,338户重点税源企业共入库税收25.9亿元,同比减收6.9亿元,下降21%,其中增收企业108户,减收企业228户,减收面达67.5%,尚有71户企业未实现税收入库。1-9月,国税纳税过1000万元的企业只有66户,比上年同期减少16户。从地税看,70户重点税源企业共入库税收10.3亿元,增长2.8%,远低于全市财政收入平均水平,其中增收企业41户,减收企业29户。
(五)财政收支平衡矛盾突出。受全国、全省和全市税收收入增长放缓影响,一方面中省对我市上级转移支付资金预计大幅减少,另一方面地方可用财力增长有限。与此同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财政既要保障扶持战略性新型产业、加快产业升级等方面的资金要求,又要承担产业结构调整、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带来的减收和改革成本,支出缺口巨大。落实中省新出台民生政策的地方配套、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加快保障性住房以及筹集水利建设资金等,全市需要财政投入20亿元以上。前9个月市本级有近2亿元的无预算支出需要通过超收来解决,全年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
1-9月全市税收持续低速增长。16个税种除企业所得税、印花税和契税达到序时进度外,其他税种均滞后于序时进度,特别是主体税种增值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增幅过低、进度严重滞后,主要原因有:
一是经济增速放缓、税收政策调整带动增值税下降。1-9月,全市国内增值税完成31.2亿元,为年度预算的55.1%,同比减收2.7个亿,下降7.9%。全国、全省经济增速普遍回落,1-8月我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CPI增幅回落3.5个百分点,带动税收增收能力下降;受再生资源税收优惠政策调整影响,前8个月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累计入库增值税不到2亿元,同比减收6.9亿元,预计全年减收9亿元以上;国家提高增值税起征点,全市达到起征点且月定纳税额在600元以上的个体工商户减少9000多户,预计全年减收4000万元以上。另外,市电业局、中石油系统增值税预征率下调,预计全年因此减收4500万元以上。
二是结构性减税、国家宏观调控影响营业税增收。1-9月,全市营业税完成13.2亿元,为年度预算的68.3%,同比增收1.1亿元,增长9.4%。增收因素有央行2次下调存款准备金,拉动金融业同比增收4675万元,增长36.5%;减收因素有房地产政策调控,1-8月市城区网签面积、销售额分别下降10%、5.1%,带动销售不动产营业税同比减收1800万元;提高营业税起征点,1-8月私人企业、个体经济同比分别减收200、1600万元,预计全年因此减收9000万元左右。
三是经济不景气、企业效益下滑导致企业所得税增幅回落。1-9月,全市企业所得税完成8亿元,为年度预算的77.9%,同比增收1.2亿元,增长17.4%。其中地税部门征收的企业所得税完成3.6亿元,增长24.2%,增幅较大的有建筑业和房地产企业,分别增长164.2%和86.6%。企业所得税增长主要是上年清算汇缴以及部分行业、企业效益上升,虽然还能保持较高增幅,但呈持续下滑态势,增幅由一季度的69.8%、二季度的29.7%回落到三季度的17.4%。
四是起征点提高导致个人所得税减收明显。1-9月,个人所得税完成5.2亿元,为年度预算的58.5%,同比减收1.1亿元,下降17.3%。主要原因是个人所得税改革扣减基数提高和税率下调,我市纳税人估计减少80%,大企业、重点企业和高收入个人税收大幅减少,预计全年因此减收3.6亿元。
四、下阶段工作措施与建议
四季度是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的攻坚期,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向书记在财税调研时提出的“一保二抓三清四查五严”要求,决战第四季度,确保全面完成全年财税目标任务。
(一)狠抓任务落实。一是各级各部门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学习贯彻市委书记向力力在9月份财税调研活动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副书记、市长瞿海的批示精神,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完成全年财政收入目标任务不动摇。二是要对照收入目标任务,不折不扣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员,定责任、定时限、定措施、定奖惩,做到人人头上有任务,个个肩上有担子。三是加强密切衔接配合,加大收入组织协调力度,尤其是市本级财税征收部门要加强联系,及时反馈信息,积极研究增收补欠措施,最大限度发挥整体合力。四是继续实行收入目标责任、联席会议、定期通报等制度,严格落实月均8.33%进度要求,做到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全年收入任务顺利完成。
(二)狠抓财源建设。一是培财源。认真落实保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项目开工和建设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重点支持引进对财税贡献大的企业和项目;研究落实扶持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措施,主动为企业解决“融资难”、“用工难”等问题。二是争项目。认真研究中央、省财税经济政策和财政资金分配动向,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加快项目的挖掘、包装和储备,想方设法要政策、跑项目、争资金。
(三)狠抓财税征管。一是各级征管部门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强化税源控管,落实征管措施,确保完成各自征收任务。二是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进行排查梳理,整理汇总税收征缴存在困难和问题的企业,建立完善市领导联系企业制度。突出抓好再生资源企业税收,协助企业办理相关证件,积极争取尾矿尾砂、利用废铁生产的铸造等产品纳入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目录。三是要强化个体零星税收管理,加强薄弱环节税收征管,尤其是要强化对金融保险等服务行业的税源监控,加强娱乐行业税收征管,对未纳税或缴税少的企业进行认真清理。四是深入开展房地产、建筑耗材等行业的专项检查活动,加强对土地收入和转移性企业的税费清缴,联合公安税侦、纪检、监察等部门开展打击偷逃骗税专项活动,严厉打击偷抗骗税行为。
(四)狠抓预算管理。一是强化预算约束。加大预算执行力度,按预算进度安排支出,加快重点单位、重点项目的执行进度,提高预算执行和资金的使用效率。二是加大保障力度。按照“保运转、保民生、保经济发展、保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的思路,集中财力保证民生领域、重点项目及“民生100工程”的资金需要。三是厉行节约措施。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厉行节约的各项措施,开展“三公一费”专项治理,试行公务接待电子监管系统,全面推行公车消费电子监管系统。四是确保收支平衡。坚持量入为出、量财办事的原则,严格依法调整财政收支预算,确保全年财政收支平衡。
责任编辑/不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