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统计工作暨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
基础带动 全面提高
桂阳县统计局
(2004年3月9日)
2003年,我局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都要有举措”的要求,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全力实施“基础带动”战略,推进了全局工作水平的提高,统计业务工作考核实现了进类进位的目标。主要做法是:
一、规范管理依法抓。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统计工作相对于计划经济时代而言,统计内容更加丰富,统计方法更加多样,统计对象更加复杂,改革越深化、经济越发展,统计工作任务就越繁重,工作难度越来越大。市场经济乃法制经济,统计工作的开展必须借助于法律武器,走依法治统之路。过去的几年,我局始终把依法管理和规范各项统计工作作为首选战略,取得了明显效果。但从多年的实际工作中,我们觉得统计法律法规仍存在一些缺陷,可操作性不强,不同程度地制约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基于此,我们结合县情,制订和实施了有关统计管理的办法和规定。一是提请县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意见》,强调了新形势下统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要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加强和重视统计工作,明确了统计工作管理模式,管理手段,考核办法和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内容,成为指导当前和今后全县统计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二是针对乡镇统计工作难抓,难管,影响面大等情况,去年10月,我局制订和出台了关于乡镇统计工作管理的若干规定,以县政府办的名义下发。文件规定:① 各乡镇应依法成立综合统计站,统一领导和管理辖区内各项统计工作。乡镇长对乡镇统计工作负第一责任。② 乡镇统计工作实行属地管理,辖区内各类单位均应接受并完成好乡镇统计站布置的各项统计工作任务,任何部门、任何单位不得拒绝。③ 各乡镇均应依法配备专职统计人员。乡镇统计人员除安排驻村和配合中心工作外,不得兼管其他工作。各社区、居委会至少配备一名专职统计员,各村委会明确一名村秘书负责统计工作。④ 乡镇统计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乡镇统计人员的变动须先由乡镇政府以书面形式征求县统计局的意见。新上岗的统计人员必须参加上岗业务培训,领取统计上岗证。⑤ 对乡镇统计人员的考核考评要参照县统计局的业务考核结果。⑥ 为了确保乡镇各项统计数字及时、准确上报,从今年年报起,凡全年累计迟报统计报表达到两次或两次以上的乡镇,由县统计局登记备案,报县政府批准后取消该乡镇统计员和乡镇长当年的奖励性工资。由县财政工资统发中心办理。对拒报、虚报、瞒报、屡次迟报统计数据,给全县统计工作造成严重后果的乡镇,取消乡镇长和统计员年度评优评先资格,并依据有关规定追究责任。规定的最大特点是填补了统计法律法规对党政机关单位统计违法行为不能进行经济处罚的缺陷,把乡镇统计工作开展的好坏与乡镇领导责任直接挂钩,促使乡镇领导重视统计工作。三是为规范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我局和发展计划局联合草拟了《关于认真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产业项目情况上报工作的通知》,以县政府办名义下发。对国有及其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行分单位,分项目直报,分主管部门归口督促上报制度。对农村非农户投资项目采取属地分乡镇,分项目逐月上报制度。形成了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有效地防止了漏报、重报,促进了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
二、强化督查推动抓。好的制度和机制仅仅给统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而要真正把机制转化为工作效果,关键在于抓各项工作的落实上。为了详细摸清乡镇统计基础工作状况,做到底子清,情况明,8月上旬,利用了半个月时间局领导带队深入34个乡镇统计站,对近年来统计站建设、基础工作和数据质量、统计报表管理、统计台帐建立、统计档案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盘点”。通过检查暴露了当前乡镇统计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明确了工作重点和方向。对部分工作被动、数据质量较差的乡镇,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9月8日将检查情况在有乡镇参加的统计工作会议上给予了通报。为全面贯彻落实《郴州市统计数据质量情况考核评价办法》,县委办、县政府办也印发了《桂阳县统计数据质量情况考核评价办法》,9月17日,县政府常务副县长朱峻柳同志召集有关单位负责人专门布置统计督查工作会议,决定由县政府督查室牵头组织,从统计局、经贸局、外经局、乡镇企业局、发展计划等单位抽调29人和五台车辆分成五个督查小组,从9月18日至22月对全县39个乡镇的统计基础工作和数据质量进行全面督查。全局所有干部职工实行分乡镇包干负责,落实到位。督查结果由县政府督查室通报全县。通过多次督查,极大地推动了全县统计基础建设工作,使统计数据质量有了可靠的基础。
三、自身加压主动抓。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根基不稳,数据不准。为了统计部门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统计工作必须抓基础,保质量,提高可信度。一年来,我们围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重点从统计数据源头抓起。首先是抓统计队伍的稳定和素质的提高。统计工作也要以人为本。只有具备一定素质和能力的人,才能胜任统计工作。全年共举办统计人员培训班4期,参训人员300人/次。其次是抓基础工作的规范。农村统计方面:39个乡镇统计站都建立健全了各项制度。每个乡镇建立了1995年以来的农村统计综合帐和进度台帐,农村居民家庭收入调查,村村都有入户调查原始记录。各种年报、季报都有基层上报资料;工业统计方面全部规模工业企业都建立健全了统计台帐、原始记录。规模以下法人产品销售收入400万元以上的企业、26个样本村、29个村都建立了统计台帐。限额批零贸易餐饮企业、限额以下抽样单位、个体样本企业都建立分月进度台帐。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分乡镇、分项目建立台帐。做到了数出有据,来源可靠。
统计的发展始终落后于形势的发展,抓统计基础工作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不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更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任重而道远,需倍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