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三严”讲的是怎样做人,“三实”讲的是如何做事。在“三严”当中“严以律己”是非常重要的,严以律己做不好不仅影响严以修身和严以用权,而且影响干事创业的推进。那么如何以实际行动践行“严以律己”的要求呢?下面我结合前段时间学习的一些感悟,参观黄克诚故居的点滴体会,以及统计工作的具体实际,从六个方面谈谈严以律己。
一、坚定信仰不动摇
领导干部在严以律己上出问题,往往与信仰不坚定关系极大。一个人如果信仰滑坡了,那么就会导致世界观的动摇、人生观的偏差、价值观的错位。也就是说,信仰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滑坡,最可怕的动摇。因此,必须从学习、修养、教育等方面坚定信仰。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增强“三个自信”。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当前,尤其要重点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学习不断坚定理想信念,补好精神之“钙”,切实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阔步前进。二是加强党性修养,树立“三种意识”。加强党性修养是每个共产党员的必修课。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如果党性观念不强,宗旨意识淡薄,那么其为党奋斗终生的誓言就无法兑现。因此,必须时时刻刻加强党性修养。要树立党员意识,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把爱党、忧党、兴党落实到工作生活每个环节,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树立规矩意识,用党章严格要求自己,既要正确行使党员权利,更要切实履行党员义务,始终坚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树立先锋意识,在人民群众中当表率、当楷模、当典型,以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角色定位。三是加强警示教育,做到“三个抵制”。以人为镜知得失。要加强警示教育,通过真实的案例剖析汲取沉重的教训,增强自己抵挡欲望和诱惑的定力,不断抵制思想上的变化,抵制观念上的蜕化,抵制生活上的腐化,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爱。
二、紧握戒尺不逾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的领导干部在人生道路上翻车,说到底还是没有遵守规矩,没有握紧戒尺,为所欲为,甚至违法违纪,最后锒铛入狱,自毁前程。为此,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在思想、道德、法纪上守住“三线”,遵守政治规矩、遵守党纪国法、遵守社会公德,像火车司机那样永不越轨。一是筑牢思想防线。要时刻绷紧拒腐防变这根弦,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敬畏纪律、敬畏规矩、敬畏群众。自觉接受宗旨意识、党风党纪和廉洁自律教育,主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动上明确界限,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二是把住道德底线。要始终坚守社会道德标准,坚持用统计职业道德约束自己,树立真实可信、科学严谨、创新进取、服务人民的统计核心价值观,自觉抵制统计数据的弄虚作假,不以权谋私、以数谋私。三是恪守法纪红线。要牢固树立依法行政意识,主动学法、用法、守法,自觉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决不碰触带电的法纪高压线。总之,要以革命前辈为镜,学习他们对信仰坚定不移、对事业执着追求、对工作认真负责、对群众无比关怀、对自己严格要求的崇高品德。要以先进人物为镜,永葆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公仆本色。要以反面典型为镜,汲取目无法纪、阳奉阴违、随心所欲、自行其是、身败名裂的深刻教训。
三、正确用权不谋私
权力是柄双刃剑,善用则利国利民,滥用则害人害己。因此,领导干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用来为人民服务。一是坚持用权讲法则。法无授权不能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不能法外用权,这是用权的基本法则。只有依法用权,才能做到权为民所用,才能保证权力不被滥用。用权不讲法则,就会滋生腐败,最终被权力的利剑所伤。二是坚持用权受监督。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为此,必须切实增强监督意识,自觉接受专门机关、新闻媒体、人民群众监督,把权力运行置于有效监督之下,真正防止权力催生腐败。三是坚持用权不任性。为人民用权,就要集中体现在按规则、按制度用权,不能忘了规矩,乱了章法,任性用权。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案件一次次告诫我们,滥用权力,必然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任何时候都必须做到公私分明、公私清楚、公私有别,绝不能公器私用、假公济私、损公肥私,切实做到不专权、不弄权、不越权。
四、如实统计不造假
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数据造假是统计系统的最大腐败。作为一名统计系统的领导干部,要做到严以律己就是必须恪尽职守,搞准数据。一是着力“三抓”。要严格执行国家统计报表制度,着力抓名录、抓台账、抓报表,做到数出有源、数出有据、数据真实,使统计数据能客观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实况。二是严把“三关”。要严把查询关,重点查询统计数据与发展趋势不一致的基础数据,努力做实源头数据;要严把审核关,按照统计联网直报的要求,逐项逐笔审核基层上报数据,做到审核率达100%;要严把评估关,按照支撑指标的协调性、匹配性、逻辑性要求,科学客观评估统计数据,确保统计数据反映客观实际。三是确保“三可”。要严格按照“真实可信、不出假数”的要求,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努力确保统计数据可信、可靠、可用,真正能够为领导决策、企业发展、民生改善提供优质服务。
五、勇于担当不卸责
习总书记指出,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敢于担当是好干部“五句话”标准当中的重要标准之一。只有克服庸懒散,提振精气神,凝聚正能量,才能真正成为敢担当、敢作为、敢负责的好干部。一是坚持“三不怕”。不怕受委屈,不怕受批评,不怕受报复,始终坚持以党的事业为重,以全局利益为大,以人民利益为上,正确看待个人得失,正确对待误会误解,不争个人名利,不计个人得失,以宽广的胸怀、宽宏的肚量永葆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二是坚持“三不做”。不做“不为官”,不做“甩手官”,不做“太平官”,在持续反“四风”、改作风的新形势下,坚持勇于作为、敢于作为,绝不能患得患失、为官不为,做到敢干事,又不出事;坚持身先士卒、亲力亲为,绝不能发号施令、颐指气使,做到既能当好指挥员,又能当好战斗员;坚持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绝不能得过且过、碌碌无为,做到敢啃“硬骨头”,敢挑“千斤担”。三是坚持“三不推”。份内之事不推,交办之事不推,首问之事不推,坚持把困难想在前头,把工作做在前头,做到工作不讲条件、不推责任、不踢皮球,认认真真做好本职工作,扎扎实实完成交办之事,诚诚恳恳接待群众来访,确保办事结果自己满意、领导满意、群众满意。
六、始终如一不松懈
严以律己不是一朝一夕、一时一刻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而是领导干部一辈子的永恒修炼。只有坚持不松懈、不放弃、不停滞,才能在严以律己中真正取得实效。一是顺境逆境一个样。要正确对待顺境与逆境,身处顺境时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低调低态,不骄傲自满、不沾沾自喜,以平和的心态奋发作为;身处逆境时始终保持信心百倍、斗志昂扬,不垂头丧气、不萎靡不振,以平常的心态奋勇而上。绝不能因为顺境或逆境而影响自己的工作与修行,成为大喜大悲的“两种人”。二是上班下班一个样。无论是八小时之内还是八小时之外,无论有人监督还是没人监督,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家外,都必须做到表里如一、知行合一,绝不能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更不能台前是人,台后是鬼,成为人前人后的“多面人”。三是说的做的一个样。无论是台上还是台下,无论是在职还是退休,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事,都必须做到言行一致、内外兼修,绝不能说一套、做一套,更不能说的是马列主义,做的是自由主义,成为言行两样的“阴阳人”。
总之,严以律己贵在坚持,重在行动。每名领导干部都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少说多做,言行一致,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将问题记在自己的整改清单上,将成绩记在别人的功劳簿册上,做到任尔东南西北风,严以律己不放松,真正过好每分钟,在建功立业的伟大实践中严以律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