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政办发〔2017〕47号
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实施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中省驻郴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实施意见》(湘政办发〔2016〕93号)精神,进一步发挥品牌在推进我市供需结构升级中的引领作用,加快实现“五个郴州”宏伟蓝图,结合我市实际,经市人民政府同意,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系列要求,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发挥品牌引领作用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政府推动、市场决定、企业主体、社会参与作用,进一步优化法规政策环境,大力实施品牌基础工程,推动企业创品牌、提品质、增效益,加快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本土品牌,推动供给总量、供给结构更好地适应需求总量、需求结构的发展变化,为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推动经济提质增效,打造成全省新增长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提供持续动力。
二、主要任务
(一)明确品牌创建的目标与任务。到2020年,力争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获批1个,湖南省省长质量奖企业新增1家;全市累计获批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2个,“芙蓉奖”28项,“苏仙奖”180项,地理标志商标10件,马德里国际商标10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7个,湖南名牌产品70个,郴州市市长质量奖企业21家,农业“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300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个、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5个、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2个,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18个。
(二)完善品牌建设的基础与环境。推动郴州质量品牌、商标品牌、服务品牌的发展与创新驱动、“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提高企业标准化水平,增强科技创新支撑,以科技创新促进标准升级,发挥创新对标准化和质量品牌提升的倍增效应。提高企业计量、检验检测、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能力,不断夯实质量技术基础。
创建有利于品牌发展的市场环境,扩大郴州生产的品牌产品的消费与政策支持,为品牌发展提供持续动力,通过打假扶优,实现优质优价。强化行政服务标准化、农村电商标准化、红色文化旅游、健康养老服务业品牌创建,增强郴州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推动郴州质量强市建设,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三)引导企业增强质量和品牌意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引导企业加大品牌建设投入,持续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树立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推广先进标准应用体系和先进质量管理模式,打造高端质量品牌;引导企业诚实经营,信守承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断提升品牌形象;加强企业质量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引进品牌管理专业人才;增强郴州制造产品品牌、“制造业+”服务品牌的市场竞争力,推动产品品牌、服务品牌向产业品牌、区域品牌的发展提升。
(四)营造品牌发展的社会氛围。引导企业积极运用商标品牌参与市场竞争,凝聚社会共识,营造积极宣传、支持有色金属、电子信息、石墨新材料、机械装备、矿物宝石、绿色食品、红色生态旅游等重点支柱产业产品品牌、产业品牌、区域品牌发展的氛围,为品牌建设和产业升级提供优质服务。
三、重点工作
(一)夯实品牌发展基础
1.推行更高质量标准。以先进标准引领消费品质量提升,以创新驱动、技术标准与品牌建设的协作,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鼓励企业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将发明专利转化为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支持我市产品、服务领域企事业单位参与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制修订,以国检中心承担的全省有色金属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省石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为基础推进我市企业参与全国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工作组)的相关工作,提升郴州企事业单位在国内国际标准化领域的话语权。推动我市行政服务、温泉旅游服务等领域提升服务产品标准的制定,开展国家、省级标准化服务试点。以金贵银业、鑫裕环保等公司争创中国标准贡献奖引领重点产业标准化,推动企业追求高标准、高质量,促进不断完善优质优价、优胜劣汰的市场调节机制。(市质监局牵头,责任单位:市农委、市经信委、市商务局、市科技局)
2.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围绕郴州“产业主导、全面发展”的总战略,以有色金属、电子信息、机械环保、文化旅游等主导产业,建材、化工、烟草、农产品加工等重点产业为中心,提升郴州国家石墨质检中心、国家有色贵重金属质检中心、湖南省锻铸造产品质检中心和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等实验室的技术能力。加强检验检测机构基础设施建设,针对技术机构优势检测项目进行完善升级,提高其科研能力和水平。以发展壮大“郴州制造”和“郴州智造”为目标,推进检验检测技术机构与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加快湖南省珠宝玉石检验检测中心的建设步伐,争取新建省级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推动郴州有色金属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通天玉石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强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监管,推进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更好适应我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计量检测机构能力提升,推进先进计量技术和方法在企业的广泛应用。(市质监局牵头,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委、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3.加大品牌创建力度。加大品牌创建的申报培育,根据郴州产业结构和企业特点加大对企业申报中国质量奖、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省(市)长质量奖、湖南名牌产品、地理标志商标、商标国际注册等品牌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通过提质增效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改革中增强郴州品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快创建“郴州制造”区域品牌,打造“中国银都”、“江南铸都”、“中国温泉之城”、“中国铋都”等产业品牌;提升金贵白银、金旺铋、高斯贝尔卫星接收装置、郴粮机械等品牌国际知名度;创响安仁大米、莽山茶、栖凤渡鱼粉、永吉红薯干等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和永兴冰糖橙、桂东玲珑茶、临武鸭、东江鱼、宜章红炮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品牌。做大做强具有郴州特色的百亿级、十亿级品牌产品,打造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郴州制造业与旅游服务业的企业品牌、产品品牌、自主创新品牌、区域品牌。
扎实推进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的创建工作,力争创建嘉禾铸锻造、永兴稀贵金属以及东江湖生态旅游等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推动郴州自然景区区域品牌价值评价和郴州有色金属、电子信息、石墨新材料、绿色食品、医疗服务等产品与服务的品牌价值评价。(市质监局、市工商局牵头,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农委、市卫生计生委、市商务局、市旅游外事侨务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二)促进供给结构升级
1.丰富产品和服务品种。增加有效供给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大力发展郴州特色名优农业,全力打造临武鸭、东江鱼、裕湘食品、桂东玲珑茶、永兴冰糖橙、宜章脐橙、安仁生平米、嘉禾三味辣椒、桂阳烟叶、金朵高山菊等特色农产品和食品产业,构建绿色食品先进配送体系,打造郴州食品安全区域品牌,提高食品安全保障能力。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针对工业消费品市场热点,提升产品标准水平,加快研发、设计和制造,及时推出一批新产品。推进开放式研发设计、网络化制造、个性化定制生产、电子商务等方面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客户满意度。打响“天赐华夏·别样郴州”品牌,升级旅游产品体系,创新发展红色、生态、山水等文化休闲旅游业产品,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实施莽山风景区、东江湖旅游景区、汝城热水温泉景区创新提升工程,推动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向观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并重转变。(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农委、市旅游外事侨务局、市商务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2.大力提升农产品品牌。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管理,实施严格的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构建“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监管体系,建设农药兽药监管平台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平台,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级。推动农业清洁生产、农业污染防治和农业生物防控技术推广使用,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围绕郴州农业生产特色和优势,开展永兴冰糖橙、宜章脐橙、安仁水稻、桂东玲珑茶、苏仙油桐种植及临武鸭养殖等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培育壮大郴州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充分利用已建成的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网络扩大优质特色农产品销售范围,打造农产品品牌和地理标志品牌,满足更多消费需求。大力推行“协会(地理标志商标)+公司(注册商标)+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重点培育和支持一批具有郴州特定地域、特定自然环境或人文因素、特定品质或信誉的特色产品申报地理标志商标。指导已注册成功的地理标志商标使用主体加强质量管理,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价值。(市农委牵头,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工商局)
3.提高康养服务品质。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打造康养服务企业品牌。积极推进医养结合项目,加快建设市康养中心。拓展提升郴州基本养老服务,强化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养老服务业老人满意度。在市城区建设以小埠南岭生态养老园为中心,十八泉、飞天山、龙女、观山洞等为依托的养生养老基地。采取市场化方式,引进专业化养老服务组织参与社区居家养老,巩固兼具养生、养老、度假、休闲等功能的高端养老场所,培育和打造一批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的服务机构。(市发改委牵头,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工商局、市卫生计生委)
(三)推动需求结构升级
1.努力提振消费信心。以监督抽查结果数据为支撑,在发改、质监、工商、农业、食药监等部门网站上提供有公信力的产品质量信息服务。结合郴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食品安全、质量安全、金融安全、环境安全等重点领域建立诚信“红黑榜”发布工作机制,优化“信用郴州”网站和以企业质量信用为主要内容的质量诚信体系,实施信用信息的分级管理。鼓励和支持第三方信用机构开展企业信用和社会责任评价,发布企业信用报告,督促企业坚守诚信底线,提高信用水平。(市发改委牵头,责任单位:市农委、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环保局、市旅游外事侨务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以食品、家用电器、消费类电子、装饰装修、服装服饰、化妆品和日用化学品等消费者普遍关注的消费品为重点,组织实施消费品质量提升行动,提振消费信心。(市质监局牵头,责任单位:市农委、市工商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2.推动农村消费升级。加强农村产品质量安全和消费知识宣传普及,开展农村市场专项整治,清理“三无”产品,提高面向农民的产品服务质量。围绕住房、教育、交通、文化娱乐等农村消费新热点,在各县(市、区)建设文化一条街、中心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文化长廓。加强文化平台建设,加快推动创建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的文化品牌,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充分利用互联网激发农村市场消费升级,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和社会保险等制度,增强农民消费信心。(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商务局、市工商局、市农委、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教育局、市文体广新局、市卫生计生委、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旅游外事侨务局)
3.持续扩大城镇消费。发展旅游、健康、养老、教育等服务消费,推进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家庭服务、市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以东江湖5A级景区和莽山、热水温泉等景区为主导的山水文化旅游产业,构建郴州旅游圈,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培育信息消费需求,拓展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等新兴信息服务业。围绕中高收入群体对消费质量要求不断提升的趋势,大力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为消费者提供更有品质的商品和服务。(市旅游外事侨务局牵头,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商务局、市工商局)
4.培育宣传自主品牌。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郴发〔2015〕9号)精神,深入实施以省(市)政府质量奖、标准制修订、湖南名牌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商标等为核心的品牌战略。实施“郴州制造”自主品牌企业培育工程,提升一批制造业、文化旅游产业精品,培育郴州农产品、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品牌。引导更多的企业追求卓越绩效,拓展品牌营销传播渠道,传播品牌形象,传递品牌价值。加快发展商标代理、咨询、评估、交易、诉讼、援助等商标中介服务机构。(市质监局牵头,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商务局、市农委、市工商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实施。各地、各部门和各行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刻理解经济新常态下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重要意义,着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主推、企业主创”的品牌工作机制,切实落实工作任务。要按照职责分工,细化明确工作任务,把握总体目标和时间进度,制定有力政策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力争尽早取得实效。
(二)加强政策扶持。各地要加大在财政、金融、科技等方面对质量和品牌发展的支持力度,将质量和品牌发展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引导带动企业及相关社会资本对产品质量改进、金融服务产品开发、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支持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的发展提升。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名优产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扶持力度,向企业提供品牌为基础的商标权、专利权等质押贷款。支持企业采取商标投资入股、转让、许可等方式开展经营活动,通过授权经营、连锁经营等方式,促进商标品牌做优、做大、做强。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配套出台湖南名牌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驰名商标、地理标志商标等质量品牌奖励的政策措施,推动质量创新升级。
(三)完善考核监管。按照市人民政府质量工作考核的有关规定,完善提升质量和品牌建设的考核评价体系,形成有利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体制机制。各地要在质量发展社会共治的基础上建立产品生产、旅游服务、商贸物流等重点领域失信联合惩戒机制,通过健全黑名单制度提高失信成本。依法健全完善汽车、计算机、家电等耐用消费品举证责任倒置制度,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
(四)净化市场环境。建立更加严格的市场监管体系,加大专项整治联合执法行动力度,提高执法的有效性,追究执法不力责任。加强对知名自主品牌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破除地方保护和行业壁垒,有效预防和制止各类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五)做好品牌宣传。各地要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宣传质量和品牌,引导消费升级。要结合“质量月”、“3.15”消费者权益日、中国旅游日、世界标准日等群众性质量活动,总结推广郴州企业质量和品牌工作的先进经验做法,动员和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质量建设,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
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10月7日
(此件主动公开)
文档附件: |
郴政办发〔2017〕47号.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