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位主要工作职责
(一) 贯彻执行国家统计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统计法律、法规,研究和推进统计制度和统计方法的改革,完成国家和地方统计调查任务;承担组织领导和协调全市统计工作,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及时;监督检查统计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查处各类统计违法行为。
(二) 制定并组织实施全市统计改革和统计现代化建设规划以及统计调查计划;建立健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统计指标体系,拟定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组织实施全市及县市区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投入产出调查,试算全市及县市区生产总值,汇编提供国民经济核算资料,监督管理县市区国民经济核算工作。
(三) 会同有关部门拟定重大市情市力普查计划与方案,组织实施全市人口、经济、农业和投入产出调查等重大市情市力调查,汇总、整理和提供全市有关市情市力方面的统计数据。
(四) 组织实施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仓储业、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社会福利业等统计调查,收集、汇总、整理和提供有关
调查的统计数据,综合整理和提供地质勘查、旅游、交通运输、邮政、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用事业等全市性基本统计数据。
(五) 组织实施全市能源、投资、消费、价格、收入、科技、人口、劳动力、社会发展基本情况、城市基本状况等统计调查,收集、汇总、整理和提供有关调查的统计数据,综合整理和提供资源、房屋、对外贸易、对外经济等全市性基本统计数据。
(六) 组织各县市区、各部门的经济、社会、科技和资源环境统计调查。统一核定、管理、公布全市性基本统计资料,定期发布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信息。组织建立服务业统计信息管理制度、共享制度和发布制度。
(七) 对全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资源环境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预测和统计监督,向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建议。
(八) 依法审批或者备案地方统计调查项目和市直各部门统计调查项目,指导专业统计基础工作、统计基层业务基础建设,建立健全全市统计数据质量审核、监控和评估制度,开展对重要统计数据的审核、监控和评估。
(九)协助地方管理县市区统计局局长和副局长,指导全市统计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管理全市统计专业资格考试、职务评聘和从业资格考试及相关工作,监督管理中央和省、市安排的统计专项经费和中央财政安排的基本建设投资。指导全市统计科研、统计教育、统计宣传等工作。
(十) 建立并管理全市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和统计数据库系统,贯彻执行国家制定的各地区、各部门统计数据库和网络的基本标准和运行规则,指导地方统计信息化系统建设。
(十一)承办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部门收支概况
(一)收入预算。2016年年初预算数为1071.38万元。其中,财政拨款1057.14万元,纳入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14.24万元。
(二)支出预算。2016年年初预算数为1071.38万元。主要包括基本支出539.14万元,项目支出532.24万元。
(三)三公经费预算。2016年年初预算数为52.8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26万元,公务用车运行费26.8万元,因公出国费0万元。
三、财政拨款支出预算(含纳入预算管理非税收入)
(一)基本支出:2016年年初预算为539.14万元,其中:人员支出429.22万元,公用支出109.92万元。主要用于保障单位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人员基本工资、离退休费、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及办公费、印刷费、差旅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办公经费。
(二)项目支出:2016年年初预算数为532.24万元。主要用于地方企业调查、服务企业调查、民意民情调查、统计人员培训、政府绩效考核等工作、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支出、四上企业统计基础设施补助等。
四、“三公”经费预算及增减变动情况说明
根据中央和省、市关于厉行节约有关规定和要求,2016年将继续压减“三公”经费预算。